三子,1972年出生于江西瑞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参加诗刊社第19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松山下》《镜中记》。现居南昌。
妙 玉 传
1
该设想怎样的方式,让一个人
出场或者退场
是预定的某处伏笔,还是经由某个
不相干之人的口中?
当一个人被创造出来,有了
不属于自己的命运
它的走向,究竟被谁掌握
是手里柔软的笔,还是
纸上,那一点漆黑的墨汁?
所有的疑问,不止源于
某个故事。在预设的背景下
它的真实,往往表现为
一场虚幻:披着臆想的外衣
手指轻轻一戳,却化为
稀薄、漂浮的泡影
譬如,那个总望不见底的梦境
譬如,从那个梦境之中
偶然来到这一首诗里的
叫做妙玉的女子
偶然即是必然,万物
终归如此
当夕光,又一次笼住人间的屋顶
我继续在悼红轩
陷于冥思。就在某一刻
她头戴妙常冠,手执麈尾念珠
自门槛之外,一步步
走了过来
2
朝代是假的
蟠香寺和栊翠庵是假的
苏州人氏,和她的来历
也是假的
若是这样,我构想的情节和场景
会不会变成真的?
册页上
画着十二张脸。她是
颜色最淡的那个
面目和身子,隐在烛火的
影子里,看不清
也描不出。该如何给她安上一份
离奇而妥当的身世?
费尽苦心的除了我,还包括
每一个听故事的你
假的就是真的
为此,她必然出于读书仕宦之家
必然因自小多病
而带发修行
必然有个精演先天神数的师父
为她预判了多年之后的
因果。但真的就是假的
一切,若是与你的所想不同
作为讲故事的人
我无需作多余的辩释
我知道
这是一个模糊的世界
即使再多出一张
模糊的面孔,它不会变厚
也不会加重
3
雨水顺着勾檐落下
一滴,两滴,三滴
细小的声音钻进耳朵
一遍遍地循环。在我的描述中
接下来的一幕是:
一只手,从袖中滑出
将透明的雨滴,轻轻接住
“用雨水煮茶最好”
前年的雨水,好过隔年的雨水
五年前,她收得梅花上的雪
化成的雨水,好过
勾檐上跌落的雨水
盛装的小小花瓮,鬼脸青的颜色
自地里捧出时
那种沁凉,你一个浊物
怎能轻易地尝出?
雨水,还在尾随着
一个个节气洒落
饮下的茶,却不是从前的
滋味。别人用过的杯具
且扔了去罢
在我的描述中,她需要的
只是一间静室:
一滴,两滴,三滴
细小的声音,被雨水接纳
消弭了痕迹
4
栊翠庵的梅花,又开了
白茫茫的雪地,点缀着点点的
红。雪是昨夜落的
梅花,是不经意的时候开的
最冷的天气即将到来
将她的院门关紧——
梅花梅花,你且在雪地里
静静地开着
而折梅的人,披着斗篷
正走在路上
那路,原本看不见
也寻不着,那人竟循着一点踪迹
觅了过来——
梅花梅花,且舍下你的一枝
开到他的瓶里去
作为讲故事的人,我不知
雪地上的梅花
究竟为什么要开
也不知道那一点点的红
最后跌落何处
我只是让她坐在一片白里
茫茫的白,掩着栊翠庵的天地
她在一片白里
继续打坐
5
槛外人
也有自己的肉身。打坐之地
即是寄居之地
书到六十三回,我要讲的故事
已经过半,终于
到了第四次出场的时候
她的面目和身子,却再次隐在
你看不见的影子里
槛外和槛内,隔着一张纸
还是一声轻叹的距离?
笺子是粉红的,笺上的墨
是夜里暗暗研的
槛外人的光阴,更漏中一寸一寸
捱过。提起笔时
她的眼前,是否浮出
一个仿佛相熟的身影?
故事,总会
多出一些曲折
欢聚是大家的欢聚
清冷,是一个人的清冷
青色布幔,于偏僻的一角
垂落下来
如同指缝间的流沙
无声无息
6
无声无息地,不止流沙
还有一行行墨字
书卷又翻过若干页,倏忽之间
一轮圆月,已悬在
从前的屋顶。赏月的人
在纸上缓缓浮现
月光包裹的脚步,窸窣
比从前更碎
桂花阴里,谁
在断续吹笛?缥缈的音调
同样钻进她的耳朵
仿佛那声隐去的叹息
我看着她,出了院墙
来到低洼处的水边
月色轻轻铺开,和眼前的水
融在一起
水里,漂着新联的诗句
寒塘和冷月,鹤影与花魂
当流沙静止
我该怎样让她再一次从暗处
走出,为自己的宿命
续上一段隐喻?
你看:我的手
已无法管住这支在月色下
游走的笔
笔下,有重霜浓露
奇石怪木,有鸟振猿啼
几番翻转,却跳不出寂寂的
悲音。彻旦终有倦时
月色悄无声息地消退
你看:烹茶人已沉沉睡去
我把笔丢开,共你
将余下的茶饮尽
7
所有的情节,都有收尾
我要讲的故事,还未走到
尽头。此园唤作“大观”
世间种种,或许可由此观之
但回头望去,她与你们住的
分明不是同一个园子:她只住在
自己所不知的梦里
在梦里,再织一个梦
此时,她站在哪一个梦里的
哪一头?停下脚步
一缕清风,将册页再度打开
她说:“欲洁何曾洁?”
梅花上的雪,在手掌上
融化;她说:“云空未必空!”
她最终陷在比一团泥淖
更小的空中
我要讲的故事,它
后来的部分,被谁收藏
置放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关于一个女子的结果,除了
在她的梦里死去,没有其他的
归宿。我表演的
其实是一道魔法:蘸一点松墨
将她藏在纸的内部
如果要出来,只需吹熄
眼前的烛火
8
归根到底,一个人的命运
是不足道的
即使用尽更多的笔墨,不过是
另一种多余。我试图
预设好她后来的一切
但这是徒劳的
她终将是你心底的那个谜
或者,是这个故事里
遗佚的那些段落
世上有一千种
让人死去的方法,你看到
和听到的,是有限的少数
而用在自己身上的,只能是一种
除非,你可以像我一样
做一个无用的作家,用文字
作诡异的转换
朝代是假的
蟠香寺和栊翠庵是假的
夜深处,曾经在庵中打坐的
那个女子,是不是真的?
如果她消失
那是你心底的一道影子
如果她重现,那是你
无意中进入了她的另一个梦
9
梦醒时,身之所在
是茫茫的北邙山之麓
三劫历尽,与她相干的故事
已经结束;与她相干
和不相干的人,重聚于此
山中堆土,石上刻字
阵阵清风迎面吹来,暮色深处
隐着我勾画的太虚
册页合上,她是
清冷的旁观者
册页打开,她已成了其中的一个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梦
总会反复地做
梦里的故事,还在上演
——所谓人间
不觉间,又揭开一轮帷幕
金陵到北邙山有多远?
从我居宿的西山脚下的
黄叶村,到眼前的大观园
有多远?从一道千年的铁门槛
到一个小小的土馒头
又有多远?沉沉暮色中
我抛下手里的笔,看她头戴妙常冠
手执麈尾念珠,一步步
走了过来
“头条诗人”总第1138期,《山花》2025年第9期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