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西安外国语大学活动侧记

作者:罗建森   2025年09月17日 14:09  文艺报    14    收藏

金秋时节,诗意丰盈。9月16日,作为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的重要环节,“诗桥连心,相知相亲——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术对话交流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中外诗人与西外师生齐聚一堂,共探诗歌之美、共话文明交融,留下充满青春与诗意的难忘记忆。

活动伊始的主旨发言环节聚焦“诗歌之美——诗歌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巴勃罗·卡查季安(阿根廷)、雷南·奈尔伯格(巴西)、李东(中国)、梅赛德斯·哈尔丰(阿根廷)、何不言(中国)、杰西卡·弗罗伊登塔尔(玻利维亚)等诗人先后登台分享。

巴勃罗·卡查季安表示,他的创作受到道家思想与咏春拳的启发。对咏春拳的学习,让他形成了“有方向,同时开放和接纳世间的一切”的创作理念。他将创作中遇到的障碍视作突破的契机,始终以敏锐的姿态进行艺术探索。他谈到,希望能通过笔下的文字表现独特的结构和思想,“至少是一幅自画像,让大家明白本土的诗歌传统和全球的诗歌文化如何滋养了我的创作之旅”。

雷南·奈尔伯格认为,诗歌是语言的悸动,无论是灵感的自然流露还是作者的不懈雕琢,诗中的文字都拥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它们既是素材,也承载着意义。诗歌翻译或许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文本中的语词意义无法被全部完美转译,“但我们又怎能忽视,所有人类文化都是由不同社群间的经验交流所构成的。因此,我们看似在诗歌欣赏的普及化上陷入僵局,但这实际上正揭示了诗歌真正的普遍追求,即锻造一种不可简化的独特表达方式,进而跨越时空的界限”。

李东谈到,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陕西的不同地域风貌孕育了各具特色的诗歌,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别具一格的窗口。在全球化背景下,今天的陕西诗歌创作需要坚守“本土性”,诗人们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传承独特文化内涵,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积极与域外文明互学互鉴,推动实现“本土性”与“世界性”融合发展。

梅赛德斯·哈尔丰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触各类诗歌作品,从阿根廷本土诗人到杜甫等中国诗人,都影响了她的创作。在她看来,文学的阅读不仅发生在纸页上,“我们所有的经历,所有相识的邻居和朋友,所有让我们潸然泪下的歌曲和电影,甚至我们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和做过的发型,那些我们透过窗户看到的一切,都会成为写作的养分,共同汇聚成我们写下的文字”。

何不言谈到,每个中国当代诗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世界性”,因为我们参照的诗歌范本、汲取的文化滋养,无一不是全球化的产物,我们都是“世界”的孩子。他认为,现代诗不仅仅是用现代语言写成的诗,更是具有现代性的诗。今天的诗人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感,保持对字和词的敏锐感受力。

杰西卡·弗罗伊登塔尔介绍了玻利维亚诗歌的创作特色。她谈到,玻利维亚诗歌是多种文化共同的结晶,每一首诗自成一个世界,同时也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门。这些诗歌既植根于本土的口头传统与历史记忆,与丛林、矿井、山谷、城市、高原进行对话,又在数字时代发生新的转向,借助互联网平台走向世界,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主旨发言后的学术对话活动以“中拉诗歌创作与文明互鉴”为主题,马克西米利亚诺·莱尼亚尼(阿根廷)、本杰明·查韦斯(玻利维亚)、里卡多·多梅内克(巴西)、段若兮(中国)、龙少(中国)与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师曹韦、荀羽琨、侯健、徐辉、邓艮一起,围绕“在文明对话中,诗歌扮演何种角色”“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用诗歌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理解”等话题展开交流。大家谈到,诗歌是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无需复杂的理论阐释,就能够通过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意象,传递人类共通的情感与生命体验,让全世界的读者和作者相互理解和包容,印证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发展理念。诗人们表示,诗人需要时刻保持创作的清醒和敏锐,做历史和时代的见证者。要善于从个体经历和经验中看到人类共有的生命轨迹与情感力量。只有抓住人类社会的“共性公约数”,才能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搭建起沟通理解的桥梁,让不同的文明在全球化浪潮中被相互看见。

“孤烟直插云暮间,酒尽沙头月影单。马卧风前嘶渐瘦,夜宿荒上梦却宽。”“竹叶将黄昏筛作细金,/绿荫为鸟鸣化作古潭。/王右丞遗落山间的玉砚上,/倒映着晚霞如火的姣姿。”“我们的生命交织缠绕,/像一条流向他方的河。”学术对话活动后,是充满青春活力的“诗歌推荐官”环节。露西亚·卡瓦略(玻利维亚)、塔尔索·德·梅洛(巴西)、李越(中国)、孔令剑(中国)等诗人与4位西外学生一起,分别围绕“大漠孤烟直”“人闲桂花落”“红豆生南国”“长安千万门”4组主题,在3分钟的时间内现场进行诗歌创作,以合作共创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了诗歌的独特魅力。

在“我的青春记忆”环节,程继龙、黎衡和露西亚·卡瓦略、塔尔索·德·梅洛等诗人登台,分别朗诵了自己与“青春”主题相关的诗作。“回忆在不经意间伸出柔软触角/如向日葵转身,用弧线收割阳光/曾经用想象触摸过的山峰/正以向上的姿态托举未完成的梦……”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们随后上台,用多语种共同朗诵了一首《青春的同题诗》,其中诗句均摘录自与会诗人们的作品。每位诗人都在活动结束时收到了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特殊礼物——一个专属相框,上面是一枚特制的二维码,扫码就可以听到同学们朗诵自己诗歌的音频。

活动虽短,情意绵长。在诗歌的联结下,中华文明与拉美文明得以跨越山海进行对话,青春的力量也在年轻一代心中传递和激荡。希望有更多青春力量能够加入到文化传承交流的队伍中,以更饱满的热忱传承诗歌薪火、探索文化创新,让诗意在我们身边永续流淌。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