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俊厚:血与铁的长城——1933-1945张家口抗战叙事 | 《诗选刊》

“头条诗人”2025年9月第7期

作者:毕俊厚   2025年09月17日 10:05  中国诗歌网    1680    收藏

1733229ab9de862614f731e13a6eebae

毕俊厚,祖籍河北沧州,现居张家口坝下山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表于《诗刊》《当代·诗歌》《诗选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等文学期刊;曾获刘半农诗歌奖、黄亚洲诗歌奖等奖项;2018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燕赵文化之星,2020年上榜河北文学诗歌榜。


血与铁的长城:1933-1945张家口抗战叙(组诗)


冯玉祥的布衣或电波声声


低矮的帐篷内

挂着几张被红笔圈圈点点的作战图

发报机仿佛一群蟋蟀在“唧唧”叫个不停

几个参谋官往来穿梭,忙得不可开交

冯玉祥将军反剪着手,满脸愁容

潦草的胡子,布满血丝的双眼深陷在眼眶里

他在狭小的指挥室来回踱步

脱下将星缀饰的制服

换上一件士兵的土布上衣

六月的烈日下,汗珠与泪水

在磨破的领上结晶成盐  

暗室里,发报机“嘀嘀嗒嗒”地

吐出带血的电码 

共产党员张慕陶的手指起伏在加密的电流中  

一张覆盖华北的歼敌网悄然形成



吉鸿昌的怀表或刀刃


怀表停在凌晨三点——

吉鸿昌将军的马刀在沽源清凉的月光下

淬出一道醒目的蓝焰

城墙下,四十名敢死队员的胸膛  

袒露成坚硬的最后的盾牌 


五月的风,卷着《抗日阵线》的传单

多伦的城垛上,一面残破的军旗  

裹着阵亡者的名字

在硝烟中慢慢烧成灰烬


他猛地吸了一口烟斗

吐出一团团莲花状的烟圈

像是吐出连日来的疲惫和艰辛

他将紧握的拳头

如铁锤般猛地砸向东拼西凑的作战桌上——


南京的谈判桌上,烟灰缸里堆起高高的烟头

凌乱的纸片七零八落地趴满了桌子

《塘沽协定》的墨迹还没有干透

就被一匹战马的嘶鸣震得稀碎


他烧掉妻子的家书,将变卖首饰的银圆  

铸成复仇的子弹,一粒粒射向荒木旅团的炮台  

当电报上的几个大字“察东四县光复”出现

将军终于露出久违的笑意



赐儿山的四次日落或麻袋战壕


1938年8月。北方的初秋,天高云淡

大雁的悲鸣声,由远迫近

它们不断在变换着队形

而赐儿山的战事却进入胶着状态

已经四个昼夜了

山头的工事被日寇的飞机炸平

随即又修筑起来。炸平,修筑

修筑,复又夷为平地……

察哈尔主席刘汝明看着光秃秃的山头一筹莫展

尺把厚的土层荡然无存

战士们的身体暴露在敌寇的炮火之下

伤亡与日俱增……

刘汝明当机立断,命令士兵

用麻袋填满砂石,筑起新的战壕

八角台在震天的炮火中摇摇欲坠

整座赐儿山就像一个有裂纹的大陶罐—— 

刘汝明掏出怀表,看了看渐渐西沉的落日

他清楚地记得,这是决战后的第四次落日了

第一次冲锋,刺刀挑破雾霭 

第二次,手榴弹在腹腔生根  

第三次,机枪哑火,战士们用牙齿咬开拉环  

第四次,李凤科团长的右腿 

被弹片削成枯枝,他紧咬牙关

豆粒般的汗珠啪啪掉在地下,溅起一串串灰泡

他仅靠独肢支撑倾斜的地平线……

而八角台仍在刺刀的寒光中摇晃


赐儿山的岩石在炮火中崩裂 

像碎齿般嵌入他们的肩胛——  

一架望远镜从日军指挥官本多丘的指间滑落  

地图上的箭头,被血染成模糊的河流……



海坨山或铁血长卷


当封锁的铁丝网隔断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天空

海坨山的战士在寒风中瑟缩,衣不蔽体

1940年的那场骤雪,冻结了所有温暖的可能

刘开锡率领的队伍,如利剑刺破阴霾

从长安岭据点夺来的土白布,化作希望的火种

李万义支起大铁锅,煮沸岁月的苦涩

乡亲们捧出草木灰,采来沾染土

在日夜不停的熬煮中,把苍白染成坚毅的灰

有人拆开棉衣,有人翻遍山林

棉花羊毛汇聚成河,流向战士颤抖的身躯

十几个村庄的妇女在油灯下编织黎明

银针穿梭挑破漫漫长夜

战士们在战斗间隙,纺出坚韧的线

一针一线织就军民同心的冬衣


当敌人的封锁切断粮食的生命线

海坨山的百姓咽下糠菜捧出土豆

在宿营地,热炕腾给战士,自己睡在秸草上

而八路军在山林间搭建马架窝棚

将梯田改造成温暖的“炕”守护着深情

敌人的“扫荡”焚毁了房屋,却烧不尽我

  们坚定的信念

战士们扛起锛凿锯与百姓并肩重建家园

军民手中擎起夜晚的灯火

石头堡子山中,修械所的火花点亮希望

老庙地的炸弹厂,用土法铸造杀敌的利器

没有火药,就发动群众熬制、研配

把石头錾成雷,把智慧熔成弹

每一颗自制的地雷,都镌刻着不屈的誓言

而伤病员的床前永远有温柔的守候

海坨山的故事是用热血与深情写成的长卷



狼窝沟的黎明或最后一道命令


1945年8月,野狐岭的风从坝头掠过

在狼窝沟战场上

苏蒙联军的炮火用俄文的句号

即将终结这场持久战

复苏的冻土犁出深浅不一的裂痕

破败的太阳旗萎缩在工事里

电台中敌人瑟瑟发抖的声音

被一场又一场的雪崩覆盖


张家口的月光正被火车一节节运往北平

扎哈罗夫缓慢地举起望远镜

晨雾中,耀眼的信号弹突破黎明的咽喉

仿佛是快马加鞭传来的战报:

平北军分区司令官詹大南的刺刀

已撬开大境门的铁栅 

日军指挥官渡边的军刀

仿佛一根稀软的面条,瘫作一团

武城街的钟表突然开始走动  

秒针嘀嗒的声音淹没在队列整齐的步伐中


朱老总签署的电文如炸开的礼花

斑斓的星光照彻整个古城

高粱又一次挺直红彤彤的穗头

红旗漫过野狐岭,插在大境门的每一个垛口

当落日将大境门的影子越拉越长  

所有期待的瞳孔多么像繁星辉映的银河系

而最闪亮的北斗,刺穿漫漫长夜

它指引着我们的航向,迎接新的黎明



“头条诗人”总第1137期,《诗选刊》2025年第9期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