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媒体通气会上采访获悉,诗会将于9月14日至21日在西安和北京举办。届时来自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等15个国家的40位青年诗人与37位中国诗人以诗为桥,共话诗歌与友谊。
一次中拉文明的深层对话
2025国际青春诗会由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共同举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在媒体通气会上介绍,此次国际诗会确定为中国和拉美国家专场,主题为“文明的回响”。“我们希望此次诗会不仅是一次诗歌艺术的交流,更是一次中拉文明的深层对话,在新时代重新激发相距遥远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回响与共振。”胡邦胜说道。
据了解,此次诗会将有来自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古巴、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墨西哥、巴拿马、秘鲁、委内瑞拉、乌拉圭、多米尼加等15个国家的40位青年诗人与37位中国诗人以诗为桥,共话诗歌与友谊。此次诗会的拉美诗人中最年轻的出生于1995年,中国诗人中最年轻的出生于2000年,他们的对话与互动将为中拉文学交流和文明互鉴注入青春的诗意与活力。
永宁门下再现大唐迎宾盛礼
对于本次诗会在陕西的日程安排,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单红在通气会上介绍,诗会前半段将于9月14日至18日在陕西举办。其中,9月15日清晨,中拉诗人们将走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肃穆军阵中感受大秦的雄浑气魄,午后步入“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唐风市井,夜幕降临,永宁门下再现大唐迎宾盛礼,开幕式将在巍峨城墙上华彩绽放。
诗人们还将于9月16日上午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触摸周秦汉唐的文明厚度;当日下午分赴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开展诗歌朗诵、学术对话与文化互动。
9月17日,诗人们前往商洛柞水牛背梁森林公园,在青山绿水间举办“秦岭诗会”,中午体验终南山寨非遗文化,下午举行“诗歌学术对话会”,中拉诗人将就诗歌创作与文化交流互鉴进行更深度的思想碰撞;9月18日,在陕西最后一天上午,诗人们将漫步唐诗峡,在紫云楼欣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仓鼓乐》。
故宫博物院等待被诗歌唤醒
本次诗会的后半段将于9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其中19日上午举办的诗歌座谈会,中拉诗人将齐聚中国现代文学馆,畅谈诗歌创作与体会收获。他们还将向该馆捐赠著作或手稿,为中拉诗歌交流添上真诚注脚;当天下午中拉诗人们将前往怀柔的慕田峪长城参访,共同进行一场跨越时空、国界、语言的交流,让青春的诗歌精神在古老的长城上不断交汇、交融,创造生生不息、面向未来的精神共鸣。
“20日上午将举行北海诗会。今年是北海公园面向公众开放的第100个年头。中拉诗人在公园感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同时,还将在园内举办‘北海诗会’活动,通过诗歌即兴创作与互动,以诗会友。”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介绍,其间,北大五四诗社的学生们将到现场展示唱诗,并邀请拉美诗人共同表演,展示诗歌跨越国界、直抵人心的独特魅力。
她还称,中拉诗人们将于20日下午进行故宫博物院的参访。2025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故宫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存在,更是一个巨大的文学意象和叙事载体。它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一草一木,都浸透着故事,等待着被诗歌唤醒。“我们把故宫作为此次诗会的压轴参访安排,是希望让拉美诗人通过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现代中国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内核,今后为中拉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赖洪波说道。
中拉诗人将化身“唐诗中人” 与“李白对诗”沉浸式互动
本次诗会开幕式将于西安城墙永宁门举行,以“城”为意象,以“礼”为氛围,重现“落吊桥、开城门、迎贵宾”的盛唐迎宾礼,与《梦长安》演出创意融合,以极具仪式感的“仿古入城式”为序,拉开诗会帷幕。
“中拉诗人将首次联袂在千年城墙上朗诵诗作,完成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副总编辑郭雄透露,演出内容精心编排,经典诗乐舞《春江花月夜》《琵琶行》等将与拉美诗人的原创作品同台辉映。整场开幕式将通过多机位全程直播,向全球同步推送。
诗会还注重沉浸体验,再现盛唐气象。来自15个拉美国家的40位诗人与国内37位青年诗人,将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化身“唐诗中人”,身着唐装,参与投诗赠笺、与李白对诗等沉浸式情境互动,感受“角色代入”式的文化体验和唐代生活氛围,在大唐芙蓉园体验“可触摸的盛唐”与“可感知的诗歌”。
同时,“秦岭诗会”也是本次活动的核心板块之一。将特别邀请《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陈更与拉美诗人深入秦岭展开对话,互赠诗礼、共吟新作,展现中拉文化在创作层面的深度互动。诗会期间,还将安排陕西非遗文化展演,通过实景演出、纪录片跟拍等方式,立体呈现融诗、景、人于一体的文化体验。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