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人
诗歌
诗讯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栏目
搜索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名家
驻站
专栏
头条诗人
诗星
脸谱
访谈
诗词之星
诗讯
活动
征文
图片
出版
专题
视频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课堂
批评家
期刊
书画
每日好诗
旧体诗
电子诗集
诗歌周刊
名家新作
编辑推荐
每日精选
诗讯
名家
诗星
驻站
脸谱
专栏
访谈
头条诗人
诗词之星
汉诗英译
诗学
图片
视频
活动
出版
专题
征文
期刊
书画
排行
登录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名家
驻站
专栏
头条诗人
诗星
脸谱
访谈
诗词之星
诗讯
活动
征文
图片
出版
专题
视频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课堂
批评家
期刊
书画
首页
个人中心
退出
首页
/
诗学
/
诗理论
唐晓渡:“终于被大海摸到了内部”——从大海意象看杨炼漂泊中的写作
一说“漂泊中的写作”而不说“流亡写作”是不是过于中性了?然而,一个更为中性的概念或许更能触及问题的根本。至少,避开后者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容易导致、人们也乐于滥用的道德优势并不多余。另一方面,同样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漂泊...
[
2019-07-08 15:45:45
]
唐晓渡:重新做一个读者
人生只有一世,因而最令人惊诧莫明的是置身那些恍若隔世的瞬间。比如你突然读到这样一段十多年前写下的文字: 我们这一代的幸福在于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因苦难的磨砺而坚韧,并在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丰富和完善着...
[
2019-07-08 15:38:29
]
唐晓渡:从死亡的方向看
活着或者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志。每个时代的诗歌也是如此。从典型的文体角度说,或许没有比长诗更适合作为一个时代诗歌...
[
2019-07-08 15:17:51
]
唐晓渡:“朦胧诗”之后:二次变构和“第三代诗”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七:所谓“朦胧诗”的面世是近十年中国新诗发生的第一件大事。毫不夸张地说,其意义是划时代的:这陌生的“蒙面人”一经出现在诗的地平线上,就使读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视野发生了根本的改观。尖锐的楔子楔入习惯...
[
2019-07-08 15:13:26
]
唐晓渡:心的变换:“朦胧诗”的使命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六:当代文学史,正如当代史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而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现象,大概就数“朦胧诗”了。这首先反映在它的命名上。所谓“朦胧诗”,最早是1979年由一位“读不懂”的困惑者针对几首具体作品提...
[
2019-07-04 15:13:01
]
唐晓渡:纯诗:虚妄与真实之间──与公刘先生商榷兼论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五:公刘先生是当代极具影响,且为我所十分敬重的诗人。正因为如此,他对纯诗的看法才格外值得商榷。在不涉及个人选择和创作实绩的情况下,我的商榷仅集中于如下一点,即诗与政治的关系能否作为纯诗真实性的试金...
[
2019-07-03 16:05:19
]
唐晓渡:内在于现代诗的公共性——在第八十一回“京都论坛”的发言(提纲)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四:时间:2007年12月8日地点:日本京都Righa Royel Hotel一,质询和疑虑一个感觉有点奇怪的题目:看起来像正题,读出来像反题,仔细想想更像一个悖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当然和中国的特定历史语境有关,首先...
[
2019-07-03 16:05:19
]
董迎春:当代诗歌“刺点”及“刺点诗”的价值及可能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口语叙事,成为主流诗歌话语并影响着一直以来的当代诗歌写作,从对无聊、乏味的日常化、凡俗性的现实叙述的关注开始,慢慢形成了文本的机智与幽默的鲜活“口语”风格,这种以“反讽”话语为特征的文本“刺点”的合宜...
[
2019-06-27 11:06:18
]
周瓒:以精卫之名 ——试论诗歌翻译中的声音传递
提要:本文以诗歌的“声音总体”作为替代“音乐性”的核心概念,涵盖了语调、发音、停顿等语音的物质层面,也包含了语感、风格、文化特性、发声主体等精神性内容,对这些特征的捕获和模仿,才是翻译的关键。由于诗歌的“声音”携带着丰富...
[
2019-06-24 14:46:45
]
王家新: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内容提要 诗人昌耀在20世纪80年代重返诗坛后,以他成熟期的历史眼光、风格和笔力,对其早期作品进行了大幅度重写,体现了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也使早期创作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重写已构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但就...
[
2019-06-17 17:46:11
]
陈培浩:丰富的“矛盾” ——洪子诚文学史研究的“矛盾”与辩证
内容提要:新世纪以来,洪子诚的文学史研究获得了极大的学术聚焦和声誉,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学术争鸣。本文认为,洪子诚文学史研究呈现出丰富而耐人寻味的“矛盾”和辩证,表现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矛盾与辩证,启蒙立场与左翼研...
[
2019-06-03 16:57:26
]
张伟栋:自动写作、多调互换与实体的观念
一、 新诗音乐性的两个向度文学史上的惯例是,愈是流行的诗人,遭受的误解愈深,新诗史上最著名的两个诗人,徐志摩与海子同属此列。除却两人奇异的命运因素,就诗歌本身来说,徐志摩与海子流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鲜明的音乐性特征,...
[
2019-05-23 14:59:34
]
王光明:张枣与现代汉语诗歌
现代中国诗歌是变革自己的写作传统的诗歌,许多人称之为“新诗”,按照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选诗杂记》的说法,头一个十年中国新诗人“努力的痕迹”,是“怎样从旧镣铐里解放出来,怎样学习新语言,怎样寻找新世界。” ①这种...
[
2019-05-23 11:14:14
]
杨小滨:符号幽灵与迷宫剧场:陈东东诗中的都市幻境
摘要:通过陈东东诗歌写作中涉及的都市元素, 从拉康精神分析学中关于符号域欲望与真实域绝爽的论述出发,可探讨当代诗如何切入都市生活锃亮诱人的快感内核。这种剩余快感(绝爽)的语言又纳入了戏剧化的样式,展示出东西方不同文化碰撞下...
[
2019-05-23 11:08:42
]
张清华:以梦为马的失败与胜利、远游与还乡:海子诗歌入门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屈原《:远游》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海子《:祖国(或以...
[
2019-05-16 16:23:46
]
李国华:紧贴自身的可能性与当代诗的强度——以姜涛诗歌为考察中心
摘要:从郭沫若开始,中国新诗的写作就存在以一驭多的元话语。这既是一种诗歌写作方式,也标示了新诗诗人发声的位置。姜涛诗歌中同样存在这一元话语,但没有延续元话语背后强大的主体形象,姜涛诗中的主体反而显得游移不定,镶嵌在整个社...
[
2019-05-09 14:36:35
]
郭婷:不是我,是众生——论杨勇诗歌中的生命情怀
内容提要:黑龙江籍70后诗人杨勇,诗歌里呈现着多重意蕴的生命意向——人类的生老病死,自然的大道周流,社会的喧嚣百态。诗中通过不断探索生命目的,追寻生命体验,表达着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以此来唤醒人们对当下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存在的...
[
2019-05-09 10:33:40
]
贾鑫鑫:重审中国现代诗创作中的“双语现象”
摘要:在中国新诗的草创期和发展期,由于中文语汇及表述方式不足以表现复杂的诗思与现代经验,许多诗人在汉语创作语境中直接运用外文(英、法、日、德等)词汇,使同一文本中出现两种语言交杂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双语现象”。以胡适、徐...
[
2019-05-09 10:18:07
]
钟怡雯: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与再诠释
摘要:历来的五四文学研究,都离不开对作者生平传奇性的关注,甚至将之标签化,徐志摩新诗的典律化过程更是如此。徐志摩被定义为浪漫主义者,“生平研究”和“浪漫主义诗人”的刻板印象,遮蔽了他的创作面貌,其后期批判现实和社会的诗风...
[
2019-05-09 10:05:19
]
史言:郑愁予晚近诗作的“纵向意识”与“中心轴意识”研究
原题:郑愁予晚近诗作的“纵向意识”与“中心轴意识”研究——以诗集《寂寞的人坐着看花》为例摘 要:《寂寞的人坐着看花》是郑愁予晚近作品中的代表性诗集,其中的空间书写颇具特色,所表现出的“内在空间意识”更加不容忽视。对之进行...
[
2019-05-09 09:44:51
]
共 560 条记录,每页20条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末页
第
页
诗人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徐崇武  230
怀乡  60
中国诗歌网管理员  50
悠荷  20
葱葱果果  10
雨霖儿  10
完整榜单>>
徐崇武  2450
中国诗歌网管理员  960
远山0709  930
乐小宝  770
玄虚  480
咏怀  300
WIFI  100
以岁月之名  100
姜继恒  100
铭晖  100
完整榜单>>
毛岸雄季斌  17800
玄虚  5860
中国诗歌网管理员  3810
乐小宝  2180
天叶  2160
远山0709  1290
咏怀  1150
信奉  910
fanss  860
苍翠江南  780
完整榜单>>
信奉  144000
代雨东  81730
咏怀  69740
苍翠江南  64380
野花自野  55320
二月风雪  51430
董凤云  47120
中国诗歌网管理员  39670
周士强  32420
海空  32390
完整榜单>>
诗歌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客途寄怀  450
满庭芳.贺信阳师范大学建校50周年  200
七律·荠菜花语   110
渴望  100
山居闻晨鸟  100
跟着蜂群,飞  100
杭州诗二首  100
五绝·春晓  100
进入三月  100
大自然  100
完整榜单>>
茶禅意  6000
抽烟  2570
七言律诗、谷雨  1050
五言绝句.无名花赋  960
七绝.谷雨寄友  870
七言绝句.春暮.感吟(二首)  840
南楼令·问柳  800
七律.山城夏韵  790
凋落  550
客途寄怀  500
完整榜单>>
宙巨辰  50000
万寿无疆 节选•大爱无疆  49980
母亲的心向着那片海  12560
森  6200
悼家父  1700
在复兴号上,我追赶春天  1500
一只流浪狗舔食着黄昏  1420
五绝·冬吟 上平四支  1390
雨季,电梯里的快递小哥  1230
七律.秀水春语  1210
完整榜单>>
万寿无疆 节选•大爱无疆  50000
宙巨辰  50000
母亲的心向着那片海  42230
我站在出站口等你  39010
李园白+“每日好诗”投稿(旧体诗)  38930
我们的名字叫应急  29950
芳华  24160
九张机  23240
游武功山  22810
人  22700
完整榜单>>
诗讯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温雄珍:身体里依然有山河
首届新大众诗会诗展之十一:黑小白的诗
李少君: AI时代,激活和强化人的主体精神
首届新大众诗会诗展之七:希冀的诗
“AI 时代,如何守住诗歌的本心”——第16届“青春回眸”诗会座谈会成功举办
“感动社会诗人” 胡少杰诗词人生座谈会在陕西榆林召开
花为媒,诗会友,家庭为舞台:第三届“家庭牡丹诗会”举办
每日好诗第47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诗刊》社第十六届“青春回眸”诗会在广安武胜启幕
首届新大众诗会诗展之六:榆木的诗
完整榜单>>
百年必读的10首新诗 | 世界读书日 · 专场直播
远村诗集《向北的高墙》出版
每日好诗第47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首届新大众诗会诗展之一:王计兵的诗
每日好诗第47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5湖南·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集启事
北京书市:《诗刊》社新工业诗歌朗诵走进市民中间
首届新大众诗会诗展之三:温馨的诗
首届新大众诗会诗展之四:尹东在的诗
武胜,美丽的地图正在铺展……(李元胜、叶延滨等)
完整榜单>>
第十四届恭王府“海棠雅集”征稿启事
每日好诗第46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每日好诗第46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每日好诗第46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每日好诗第46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在京启幕
每日好诗第466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每日好诗第46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一群特殊的“诗人”:在透析中绽放诗意人生
完整榜单>>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诗刊》征集广告词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完整榜单>>
诗人活跃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代雨东
海之兰
崔共鸣
霁后
莫君愁
万家华
枕石听涛
罗诗镱
浩淼心澜客
哗啦啦啦
完整榜单>>
叶冬
汤牧云
兰原
天山云烟
滋兰润玉
卿人
雪痂翁
冰希
水流山坑
西山寒玉
完整榜单>>
龙党高
岳阳
大浪dL
少六
黄贵忠
陈远佳
一家人
快乐雅士
兮香君
丁子69
完整榜单>>
龙山文士
黄仲阳
柳絮飘飘
东篱园主
阿Qiu
沉吟至今
武立之
言诗凡
王泽民
赜迩
完整榜单>>
<
首页
/
诗学
/
诗理论
唐晓渡:“终于被大海摸到了内部”——从大海意象看杨炼漂泊中的写作
诗理论
0
0
唐晓渡:重新做一个读者
诗理论
0
0
唐晓渡:从死亡的方向看
诗理论
0
0
唐晓渡:“朦胧诗”之后:二次变构和“第三代诗”
诗理论
0
0
唐晓渡:心的变换:“朦胧诗”的使命
诗理论
0
0
唐晓渡:纯诗:虚妄与真实之间──与公刘先生商榷兼论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
诗理论
0
0
唐晓渡:内在于现代诗的公共性——在第八十一回“京都论坛”的发言(提纲)
诗理论
0
0
董迎春:当代诗歌“刺点”及“刺点诗”的价值及可能
诗理论
0
0
周瓒:以精卫之名 ——试论诗歌翻译中的声音传递
诗理论
0
0
王家新: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诗理论
0
0
陈培浩:丰富的“矛盾” ——洪子诚文学史研究的“矛盾”与辩证
诗理论
0
0
张伟栋:自动写作、多调互换与实体的观念
诗理论
0
0
王光明:张枣与现代汉语诗歌
诗理论
0
0
杨小滨:符号幽灵与迷宫剧场:陈东东诗中的都市幻境
诗理论
0
0
张清华:以梦为马的失败与胜利、远游与还乡:海子诗歌入门
诗理论
0
0
李国华:紧贴自身的可能性与当代诗的强度——以姜涛诗歌为考察中心
诗理论
0
0
郭婷:不是我,是众生——论杨勇诗歌中的生命情怀
诗理论
0
0
贾鑫鑫:重审中国现代诗创作中的“双语现象”
诗理论
0
0
钟怡雯: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与再诠释
诗理论
0
0
史言:郑愁予晚近诗作的“纵向意识”与“中心轴意识”研究
诗理论
0
0
正在加载...
我要投稿
每日好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