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棣:诗歌和进入——有关“入门诗”系列的写作动机

作者:臧棣   2018年12月14日 13:22  元知    1425    收藏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尚在青春期的时候,赫拉克利特的箴言曾深深震撼过我的心智。在此之前,我接受的教育中,最能令生命的形象完美的是“人之树”。那意味着,选对了落脚点之后,安静地生长,经历风雨的洗礼,不仅是自我塑造的最本源的方法,也是成就生命的意义的最理想的途径。但在赫拉克利特之后,大河动荡,心潮一旦涌动,就再也不会平息:生命的意义在于追寻。将新生托付给生命的追寻,也就意味着,朝向未知的世界,一方面不断磨砺自身的慧根,另一方面在充满不确定的追寻中锤炼生存的勇气。但是,人世诡谲,如果缺乏心性和机遇,我们的追寻很容易混同于形形色色的冒险。 

当然,精神的冒险,在特异的历史境遇里,有时也是必要的。事实上,假如作为一种选择摆在面前,我们很难判断心灵的追寻和精神的冒险,哪一个更符合我们的生命意愿。困惑的时候,或许《论语》中的历史情境能提供一些深刻的暗示,孔子的作为大约很难归入精神的冒险,他的人生轨迹可以堪称追寻的典范。从最朴素的角度讲,追寻的对象也许因人而异,因为在今天的处境下,它已不能简单地用真理作为说服他人的依据;但是追寻本身包含了一种信念:这荒谬的世界,我们能遭遇万物,并在这样的遭遇中有机会获得生命的觉悟,已近于宇宙的奇迹。对我而言,这样的信念只能残酷地体现在诗的书写中。 

人的追寻,涉及我们的存在境况中最隐秘的生命政治。最明显的,我们首先会遇到两类不同性质的追寻:以现实为界限的追寻,以内心为可能的追寻。这种追寻都从它们各自的角度丰富着我们,又撕裂着我们。将它们统一在个体之中,非常难得。除了运气,几乎没有别的解释。 

就例子而言,苏东坡的一生,不可谓不运气。甚至他的贬谪,都有可能是命运对他的才情的一种自动保护机制。作为诗人,以现今的尺度来衡量,苏东坡的追寻不够积极,缺乏一种果敢的主动性。但从另一个角度,异常难得的,他的追寻竟然融进了汉语自身的追寻中。他的消极体现的是一种更深的智慧,就好像在公开的语言场合中,他从未表明过,他本人已是汉语自身的追寻的一个对象。他处在汉语的出口的位置上,千年一遇;命运待他不薄,而他也没有辜负命运,汉语的命运。 

当代诗人则没他那么幸运,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处在开始的位置上;更糟糕的,我们并不知道出口在那里。也许出口就在附近,但灯下太黑了。“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T.S.艾略特用智者的自尊回击现代性的挑衅,将现代的虚无对我们的冒犯还给虚无本身。听上去,有镇定剂的效果。但是,就诗人的命运而言,频频处于这样的“结束”之中,会很容易堕入自我怜悯的陷阱。保持随时开始的能力,是诗对我们的最大的启发。保持随时结束的能力,是我们对诗给予我们的启迪的最大的回报。对诗人来说,拥有随时结束的能力,会令虚无心虚,对我们无计可施。 

更重要的,既然展开了生命的追寻,就意味着有重新认识世界的可能。从传统的角度看,汉语的感受力中,世界始终是封闭的。道可道,非常道。世界是需要进入的,得道必须经由自我的省察,并信赖修辞的作为。这或许是中国思想最富有诗意的地方,也是它最能经得起时间磨损的地方。这和西方思想有很大的差异。对西方思想而言,最根深蒂固的信念是,世界始终是敞开的。按海德格尔的设想,假如没有人类自身的愚蠢作祟,没有历史之恶的遮蔽,世界原本是澄明的,始终充满本源性的机遇。意识到这样的分别,大约是我近年来从事“入门诗”系列写作的内在动因。 

另一方面,这些入门诗展示的也是一种生命的自我教育。在我们的生存中,世界被运作得太快了。这里面,也许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也许,它就是一种以我们自身的麻木为切口的乖张的欺骗。所以,入门诗系列看上去写得很温柔,触及和关注的仿佛都是世界的细节,但骨子里它们也都带有投枪的影子,是针对人世的堕落的连环反击。无论如何,无论有怎样的风格的迷惑,请记得,它们柔中带刚。 

从事物和认知的关系讲,特别是在诗歌面前,大胆地承认我们还远远没有进入世界,走进万物,也可归入一种最迫切的自我救赎。入门诗的文学动机并没有那么深奥,它们基本上都源于我们生存境况中的强烈的被剥夺的感受。对生命的机遇而言,在自我和存在的关系上,由于世界的加速运作,我们鲜有个人的时间在万物面前,停下自己的脚步。更遑论让自己的内心选择安静地和万物面对面了。 

大多数时间,大多数场合,我们都处于事物的外面。我们不仅很难有机缘走进万物的角度,而且事实上,也很少有时间走进自己的内心。我们以为我们懂得很多,但书写这些“入门诗”,让我强烈地感触到,我们其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苏格拉底的鞭策:我们事实上已很无知。我们陷入的,是近乎一个单向循环的怪圈:我们知道得越多,越无知于我们很无知。 

新的认知假如还能开启的话,新的世界面貌注定只能基于我们坦然于自己的无知,并愧疚于我们尚在门外的处境。这样,通过书写入门系列诗,我或许可以留下一个事实:诗的本意即我们随时都可以换一个角度重新去接触这个世界,并与万物相处于生命的欣悦之中。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