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人
诗歌
诗讯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栏目
搜索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头条诗人
脸谱
访谈
诗词之星
专栏
诗讯
活动
征文
出版
专题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目录
批评家
期刊
《诗刊》
《中华辞赋》
每日好诗
旧体诗
电子诗集
诗歌周刊
名家新作
编辑推荐
每日精选
诗讯
名家
诗星
驻站
脸谱
专栏
访谈
头条诗人
诗词之星
汉诗英译
诗学
图片
视频
活动
出版
专题
征文
目录
书画
排行
登录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头条诗人
脸谱
专栏
诗词之星
访谈
诗讯
活动
征文
出版
专题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批评家
目录
期刊
《诗刊》
《中华辞赋》
首页
个人中心
退出
首页
/
诗学
/
诗理论
唐晓渡:“终于被大海摸到了内部”——从大海意象看杨炼漂泊中的写作
一说“漂泊中的写作”而不说“流亡写作”是不是过于中性了?然而,一个更为中性的概念或许更能触及问题的根本。至少,避开后者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容易导致、人们也乐于滥用的道德优势并不多余。另一方面,同样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漂泊...
[
2019-07-08 15:45:45
]
唐晓渡:重新做一个读者
人生只有一世,因而最令人惊诧莫明的是置身那些恍若隔世的瞬间。比如你突然读到这样一段十多年前写下的文字: 我们这一代的幸福在于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因苦难的磨砺而坚韧,并在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丰富和完善着...
[
2019-07-08 15:38:29
]
唐晓渡:从死亡的方向看
活着或者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志。每个时代的诗歌也是如此。从典型的文体角度说,或许没有比长诗更适合作为一个时代诗歌...
[
2019-07-08 15:17:51
]
唐晓渡:“朦胧诗”之后:二次变构和“第三代诗”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七:所谓“朦胧诗”的面世是近十年中国新诗发生的第一件大事。毫不夸张地说,其意义是划时代的:这陌生的“蒙面人”一经出现在诗的地平线上,就使读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视野发生了根本的改观。尖锐的楔子楔入习惯...
[
2019-07-08 15:13:26
]
唐晓渡:心的变换:“朦胧诗”的使命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六:当代文学史,正如当代史本身一样,充满了戏剧性;而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现象,大概就数“朦胧诗”了。这首先反映在它的命名上。所谓“朦胧诗”,最早是1979年由一位“读不懂”的困惑者针对几首具体作品提...
[
2019-07-04 15:13:01
]
唐晓渡:纯诗:虚妄与真实之间──与公刘先生商榷兼论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五:公刘先生是当代极具影响,且为我所十分敬重的诗人。正因为如此,他对纯诗的看法才格外值得商榷。在不涉及个人选择和创作实绩的情况下,我的商榷仅集中于如下一点,即诗与政治的关系能否作为纯诗真实性的试金...
[
2019-07-03 16:05:19
]
唐晓渡:内在于现代诗的公共性——在第八十一回“京都论坛”的发言(提纲)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四:时间:2007年12月8日地点:日本京都Righa Royel Hotel一,质询和疑虑一个感觉有点奇怪的题目:看起来像正题,读出来像反题,仔细想想更像一个悖谬。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当然和中国的特定历史语境有关,首先...
[
2019-07-03 16:05:19
]
董迎春:当代诗歌“刺点”及“刺点诗”的价值及可能
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口语叙事,成为主流诗歌话语并影响着一直以来的当代诗歌写作,从对无聊、乏味的日常化、凡俗性的现实叙述的关注开始,慢慢形成了文本的机智与幽默的鲜活“口语”风格,这种以“反讽”话语为特征的文本“刺点”的合宜...
[
2019-06-27 11:06:18
]
周瓒:以精卫之名 ——试论诗歌翻译中的声音传递
提要:本文以诗歌的“声音总体”作为替代“音乐性”的核心概念,涵盖了语调、发音、停顿等语音的物质层面,也包含了语感、风格、文化特性、发声主体等精神性内容,对这些特征的捕获和模仿,才是翻译的关键。由于诗歌的“声音”携带着丰富...
[
2019-06-24 14:46:45
]
王家新: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内容提要 诗人昌耀在20世纪80年代重返诗坛后,以他成熟期的历史眼光、风格和笔力,对其早期作品进行了大幅度重写,体现了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也使早期创作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重写已构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但就...
[
2019-06-17 17:46:11
]
陈培浩:丰富的“矛盾” ——洪子诚文学史研究的“矛盾”与辩证
内容提要:新世纪以来,洪子诚的文学史研究获得了极大的学术聚焦和声誉,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学术争鸣。本文认为,洪子诚文学史研究呈现出丰富而耐人寻味的“矛盾”和辩证,表现在“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矛盾与辩证,启蒙立场与左翼研...
[
2019-06-03 16:57:26
]
张伟栋:自动写作、多调互换与实体的观念
一、 新诗音乐性的两个向度文学史上的惯例是,愈是流行的诗人,遭受的误解愈深,新诗史上最著名的两个诗人,徐志摩与海子同属此列。除却两人奇异的命运因素,就诗歌本身来说,徐志摩与海子流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鲜明的音乐性特征,...
[
2019-05-23 14:59:34
]
王光明:张枣与现代汉语诗歌
现代中国诗歌是变革自己的写作传统的诗歌,许多人称之为“新诗”,按照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选诗杂记》的说法,头一个十年中国新诗人“努力的痕迹”,是“怎样从旧镣铐里解放出来,怎样学习新语言,怎样寻找新世界。” ①这种...
[
2019-05-23 11:14:14
]
杨小滨:符号幽灵与迷宫剧场:陈东东诗中的都市幻境
摘要:通过陈东东诗歌写作中涉及的都市元素, 从拉康精神分析学中关于符号域欲望与真实域绝爽的论述出发,可探讨当代诗如何切入都市生活锃亮诱人的快感内核。这种剩余快感(绝爽)的语言又纳入了戏剧化的样式,展示出东西方不同文化碰撞下...
[
2019-05-23 11:08:42
]
张清华:以梦为马的失败与胜利、远游与还乡:海子诗歌入门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屈原《:远游》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海子《:祖国(或以...
[
2019-05-16 16:23:46
]
李国华:紧贴自身的可能性与当代诗的强度——以姜涛诗歌为考察中心
摘要:从郭沫若开始,中国新诗的写作就存在以一驭多的元话语。这既是一种诗歌写作方式,也标示了新诗诗人发声的位置。姜涛诗歌中同样存在这一元话语,但没有延续元话语背后强大的主体形象,姜涛诗中的主体反而显得游移不定,镶嵌在整个社...
[
2019-05-09 14:36:35
]
郭婷:不是我,是众生——论杨勇诗歌中的生命情怀
内容提要:黑龙江籍70后诗人杨勇,诗歌里呈现着多重意蕴的生命意向——人类的生老病死,自然的大道周流,社会的喧嚣百态。诗中通过不断探索生命目的,追寻生命体验,表达着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以此来唤醒人们对当下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存在的...
[
2019-05-09 10:33:40
]
贾鑫鑫:重审中国现代诗创作中的“双语现象”
摘要:在中国新诗的草创期和发展期,由于中文语汇及表述方式不足以表现复杂的诗思与现代经验,许多诗人在汉语创作语境中直接运用外文(英、法、日、德等)词汇,使同一文本中出现两种语言交杂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双语现象”。以胡适、徐...
[
2019-05-09 10:18:07
]
钟怡雯: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与再诠释
摘要:历来的五四文学研究,都离不开对作者生平传奇性的关注,甚至将之标签化,徐志摩新诗的典律化过程更是如此。徐志摩被定义为浪漫主义者,“生平研究”和“浪漫主义诗人”的刻板印象,遮蔽了他的创作面貌,其后期批判现实和社会的诗风...
[
2019-05-09 10:05:19
]
史言:郑愁予晚近诗作的“纵向意识”与“中心轴意识”研究
原题:郑愁予晚近诗作的“纵向意识”与“中心轴意识”研究——以诗集《寂寞的人坐着看花》为例摘 要:《寂寞的人坐着看花》是郑愁予晚近作品中的代表性诗集,其中的空间书写颇具特色,所表现出的“内在空间意识”更加不容忽视。对之进行...
[
2019-05-09 09:44:51
]
共 560 条记录,每页20条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末页
第
页
诗人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寰尘隐客  300
商儒  100
适清  100
溪浣雪  100
鱼愚  50
施卫新  50
王正鹏  10
张扬文静  10
完整榜单>>
寰尘隐客  700
溪浣雪  630
吴蜀潇湘  500
云奚  100
周士强  100
风泉清听  100
泓柯  80
落雪听蝉  60
陈慧勤  60
姜锦安  50
完整榜单>>
溪浣雪  3910
徐崇武  1500
西山寒玉  1000
紫聪显  470
天心化云  460
泓柯  400
咏怀  400
青山望天涯  400
王凝  400
一梦天下  310
完整榜单>>
信奉  144550
代雨东  81730
咏怀  70590
苍翠江南  66820
野花自野  57350
二月风雪  51430
董凤云  47120
毛岸雄季斌  38720
周士强  33120
晨笔  32530
完整榜单>>
诗歌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坚守者  1000
秋乘绿皮火车独游  400
乙巳登临四明赋  200
左江岸边的村庄  200
孤勇的执壶人  200
肃肃白杨树——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二首  200
站在独岭之巅  160
秋天的时光  150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150
雄狮醒世.寰宇同辉  100
完整榜单>>
敬诗友  7100
做自己的星辰  2050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990
昨晚的告别  760
雪  710
定风波·问星宇   500
千秋铭  430
思念,被秋色捻成一朵花  410
鹧鸪天.咏白露  400
心田有花  400
完整榜单>>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2500
七夕对情人节  2270
沁园春.巴灵台①  2000
咏留侯  1880
地脉  1800
卑微的野草  1400
雨夜,问酒  1390
寂夜  1310
红海滩叙事诗  1240
蝶恋花.情劫  1150
完整榜单>>
日红冉  51550
母亲的心向着那片海  42240
我站在出站口等你  39010
李园白+“每日好诗”投稿(旧体诗)  38930
我们的名字叫应急  29950
芳华  24160
九张机  23240
游武功山  22810
人  22700
活着  18330
完整榜单>>
诗讯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完整榜单>>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完整榜单>>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完整榜单>>
《诗刊》征集广告词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完整榜单>>
诗人活跃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青年导演朱甘霖
W3300066
三棵松子
常长平
舒途
脉齐
半川
王福军
林颂
梁菁菁
完整榜单>>
茂林边周巍挺
林露嬛
雁鸣先生
韩韩罕韩俊
木棉歌若
黄石子
李亚强
agmruizujq
王杰云
游方
完整榜单>>
李亚强
宝瓶净水
杨中文
月朗星稀客
一玊
木棉歌若
碧落鸟
孙剑兵
吴丽跃
笔名西石
完整榜单>>
龙山文士
黄仲阳
柳絮飘飘
东篱园主
阿Qiu
沉吟至今
武立之
言诗凡
王泽民
赜迩
完整榜单>>
<
首页
/
诗学
/
诗理论
唐晓渡:“终于被大海摸到了内部”——从大海意象看杨炼漂泊中的写作
诗理论
0
0
唐晓渡:重新做一个读者
诗理论
0
0
唐晓渡:从死亡的方向看
诗理论
0
0
唐晓渡:“朦胧诗”之后:二次变构和“第三代诗”
诗理论
0
0
唐晓渡:心的变换:“朦胧诗”的使命
诗理论
0
0
唐晓渡:纯诗:虚妄与真实之间──与公刘先生商榷兼论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
诗理论
0
0
唐晓渡:内在于现代诗的公共性——在第八十一回“京都论坛”的发言(提纲)
诗理论
0
0
董迎春:当代诗歌“刺点”及“刺点诗”的价值及可能
诗理论
0
0
周瓒:以精卫之名 ——试论诗歌翻译中的声音传递
诗理论
0
0
王家新: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诗理论
0
0
陈培浩:丰富的“矛盾” ——洪子诚文学史研究的“矛盾”与辩证
诗理论
0
0
张伟栋:自动写作、多调互换与实体的观念
诗理论
0
0
王光明:张枣与现代汉语诗歌
诗理论
0
0
杨小滨:符号幽灵与迷宫剧场:陈东东诗中的都市幻境
诗理论
0
0
张清华:以梦为马的失败与胜利、远游与还乡:海子诗歌入门
诗理论
0
0
李国华:紧贴自身的可能性与当代诗的强度——以姜涛诗歌为考察中心
诗理论
0
0
郭婷:不是我,是众生——论杨勇诗歌中的生命情怀
诗理论
0
0
贾鑫鑫:重审中国现代诗创作中的“双语现象”
诗理论
0
0
钟怡雯: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化与再诠释
诗理论
0
0
史言:郑愁予晚近诗作的“纵向意识”与“中心轴意识”研究
诗理论
0
0
正在加载...
我要投稿
每日好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