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在读《水经注》,熟悉一个地名
作为背景的汨罗江
有时候是叙事,有时候是抒情
母亲备下糯米,粽叶
捆绑住一段荡气回肠的楚辞
游人编织的一天,只有沉甸甸的粽子
才可以按下去虚无的部分
柴草体内深藏着积年的雪
盛大的燃烧也不能驱赶一身雪意
流放的繁体字有执念
以一个偏旁的形式相逢,重新执着白子
黑子
被触及到的敏感字,终究成为一捧灰烬
母亲只记得我的口味儿,偏甜偏糯
大黄米,糯米
全然不知道一颗粽子
承载了一段怎样的历史
作为背景的汨罗江
有时候是叙事,有时候是抒情
母亲备下糯米,粽叶
捆绑住一段荡气回肠的楚辞
游人编织的一天,只有沉甸甸的粽子
才可以按下去虚无的部分
柴草体内深藏着积年的雪
盛大的燃烧也不能驱赶一身雪意
流放的繁体字有执念
以一个偏旁的形式相逢,重新执着白子
黑子
被触及到的敏感字,终究成为一捧灰烬
母亲只记得我的口味儿,偏甜偏糯
大黄米,糯米
全然不知道一颗粽子
承载了一段怎样的历史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