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全国诗词名家 长江采风作品集(第一辑)
目 录:
毛子| 车延高 | 田禾 | 陈亮 | 董国政 | 范小雅 | 胡金华 | 李晓晔 | 李浔 | 林东林 | 凌晓晨
长江,一个民族金色的叙事(外三首)
毛子
打开岁月的画轴,蘸满山河的浓墨
我们曾话说长江
长长的一条江啊,她从鸿蒙初开的混沌中走来
她从沧海桑田的造化中走来
她有天地的序言,有纤夫号子的索引
她有璀璨三峡的封面,有生命生生不息的主题
打开她,就打开了一片山河的灿烂抒情
就打开了一个民族辽阔深远的叙事
她的每一道千仞绝壁
都述说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她的每一朵浪花
都汹涌着云海壮蔚的传奇
她的每一声号子
都澎湃着一个民族的激情
她的每一盏渔火
都挂满着吊脚楼里的张望和期冀
仿佛闯进了一阕壮美的史诗
如同奏响了磅礴的交响
那瞿塘峡的险峻、巫峡的妖娆、西陵峡的秀美
她们交织出万里长江最激越的乐章
她们掀开了万里长江最旖旎的表情
这是一条流淌风光的江河
这是一条绽放风情的江河
西陵峡口的云霞啊,你可记得
那个叫嫘祖的纺娘,她纺啊纺
纺出了天地的诡锦秘绣,纺出了五湖四海的一带一路
望夫石上的神女啊,你可记得
那望眼欲穿的相思
她望得地老天荒,她望得断肝裂肺
塞外古道上的琵琶啊,你可记得
那个叫昭君的姑娘,她弹出了一段天涯断肠路
却弹不断绵绵乡恋和乡愁
江水汹涌中的龙舟啊,你可记得
那个屈原的魂魄,他用一部《离骚》和《楚辞》
撞响了汉语诗歌的大吕黄钟
铸就了一个民族九死不悔的精神丰碑
山河开篇,人民压轴
我们穿越历史,在时代的制高点上
又一次话说长江
长长的一条江啊
她是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一条江
她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的一条江
她是巴山夜雨共剪烛的一条江
她是满山红叶似彩霞的一条江
她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一条江
她是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一条江
长长的一条江啊
她是幺妹用情歌拴住的一条江
她是艄公用号子甩出的一条江
她是狼烟猎角吹出的一条江
她是山川作弓射出的一条江
她是人民用音符奏响的一条江
她是时代用中国梦舞动的一条江
她是东方巨龙用黄钟大吕撞响的一条江……
所有的歌声为一片风景而回首
所有的目光为一条河流而聚焦
赞美长江,拥抱三峡,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个民族的美丽风姿
赞美长江,拥抱三峡,让我们一起舞动一方水土的万种风情
在长江文明馆,看一张纤夫的照片
勒进大地的纤痕,也勒进
我的灵魂。
消失的纤夫,拉着一条峡江的生与死
拉着一个部族的荣与枯。
多年之后,未来的考古学
面对这生命的楔形文字
会怎么说?
流动的元素已经凝固
凝固成路途的遥,岁月的苦
河流的肋骨。
置于这沉默的现场
一个声音告诉我:粗犷的生命来过又走了
而我的目光,身陷遗留的痕迹
已经无法拔出
我感到一台无声的打桩机
把我深深打进河床
让我找到
自己古老而遥远的根基……
大坝奏鸣曲
只有天地才能安放这样的琴箱。
只有磅礴的江河,
才配得上如此的琴键。
当悬崖打开耳朵,
群山起伏成伟大的听众。
苍穹之下,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
弹奏吧!自然的伟力。
歌唱吧!人类的奇迹。
这一泻千里的激情,
汹涌成一条江河的心跳
托起东方水电之都的坐标。
写在三峡工程发电调度中心
最豪华的乐队,在如此的阵容前
也会屏气凝神。
最富有想象力的指挥
也难于调动如此庞大的乐队
——当我们动用了
一条大江的汹涌、奔腾
当我们动用两岸的悬崖、山峰和云朵
我们在最伟大的水立方上
在世界动力的心脏上
演出当惊世界殊的
磅礴交响……
力 量
车延高
眼睛告诉我
这是世界上排第一的过船闸
看了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
再看万吨大船爬楼梯,千吨小船坐电梯
会想到左臂右膀
想到
力拔山兮气盖世
这里汇集了水的力量,也汇集了人的力量
合二为一,就是中国力量
站在这里掂量自己
人要如何修炼,才有如此的底气
提得起,放得下
暮晚的长江(外一首)
田禾
武汉人,千千万万的日子,
都汇成了一条长江。
水是漂浮的一生,
石头只有下沉的命运。
江水的一片蓝,天空的一片蓝,
都高挂在帆影上。
枯水季,江水落下去很低,
鱼嘴咬住坠入深渊的夕阳。
过夜的货轮停在暮晚的江边,
浪涛拍打着码头和堤岸。
江上灯影悬浮,
水中微微晃动着整座城市的灯火。
月亮继续升起,月光抚平波涛,
我和朋友坐在江滩的长椅上。
长江不舍昼夜地流淌,
我们静静聆听这江水的流逝之声。
长江隧道
我开车,几乎每天
要经过长江隧道
隧道是一段镂空的江水
是江城人,透过江底
抠出的大地的呼吸
是江城的另一根动脉血管
隧道的长度
就是江水的宽度
它把江南江北连接起来
开车从隧道经过
横穿长江
江上浪花飞溅的水声
在人们的脑畔激荡
有的送孩子上学
有的赶往江对岸上班
有的去对岸谈一笔生意
或者去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
车辆匆忙地搬运着
一座城市的白昼与黄昏
车辆从隧道口钻出
从黑暗中赶出一群灯火
在武汉和长江相见
陈亮
长江来自青藏高原海拔 6621 米的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来自沱沱河
长江到达武汉之前要经历青海
西藏、四川、云南、重庆
经历那么多的村子,那么多的人生
那么多的悲欢。长江到达
武汉之前,还要将雅砻江、岷江、嘉陵江
乌江、湘江、汉江汇入自己一起奔跑
我来自北方,来自山东青岛胶州后屯乡一个叫后屯的村子
到达武汉之前要乘坐母亲的后背
牛车马车、三轮车、摩托车
拖拉机、地铁、高铁、飞机——
我还要经过饥饿的童年
辍学的少年,迷茫的青年,繁乱的中年
在此之前,我想到了飞翔,并且练习过
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来到这里时,我已经五十岁了
骨肉有些松,背有些驼
嗓子有些干哑,但眼睛里还有星星
我已经扛了很多东西,如果需要
我感觉自己还可以再扛一些
长江来到这里时,也扛了很多东西
如果可能,它也可以再扛一些
在这个南国的秋天,我和长江终于
相见了,像两个老炮儿,不用说话
只相互点燃彼此的香烟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相见,但仿佛
已经相见了无数次,相识了无数年——
大海的召唤
董国政
站在山峰上看长江时
整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江面上
此时,人像一只小鸟在湖面上飞翔
江水释出雄浑,速率,江鸥的倩影
一种内在的旋转,像一个人的舞步,从不迷失方向
大江紧紧搂住了大地的腰板
生活在长江边上的人们
私怀着在水一方的别样滋味
暗拥着枕涛而眠的别样沉醉
轮船拖载着泰山般的物资,在长江里穿梭
航道鲜亮,赛过恒河、尼罗河和密西西比
风光旖旎是长江的甜点
在长江的课堂上,江鸥飞,鲟鱼跃
一座座桥梁横贯南北
让大地血脉畅通,体格健壮
远方大海的召唤
是致命的诱惑
源于大海复归于大海
——把山的伟岸与大海的辽阔咬合在一起
——把情感的流动和大地的丰盈咬合在一起
——把生命和希望咬合在一起
长江融入大海之前
已掘开土地的干涸和枯井的干涸
她丰沛的乳汁
春风春雨一样行遍大地
滋润涵养万物
长江,长江
范小雅
紧挨着长江的辽阔与浩渺
沿江大道上的一辆大巴,就要出发。
路边梧桐树叶泛黄的金边上
阳光跳跃着,似有挽留之意。
曾经无数次高声朗诵过崔颢、李白、杜甫
曾经无数次,停留在他们的长江里。
现在坐在车窗口
一抬眼就能望见——
依然是那个长江,又好像不是。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好像都不贴切。
阳光照在江面上——
照在滚滚东流上
眺望的人,
看到上面,闪烁着今天的光芒
看见那无穷里,
翻涌着自己的命运。
奔跑,长江的姿态
胡金华
在武汉,不跑步都对不起修跑道的人
望不尽的江堤有望不尽的江滩
望不尽的绿化带里有望不尽的彩色塑胶道
望不尽的人头攒动,望不尽的人间烟火
一声长笛一行白鹭
一阵江风一江灯影
市井里的公园让人陶醉
在长江,奔跑是一种姿势
大江日夜奔腾
人们日夜奔波
高速高铁和舟船一同运动
电站的输变线路挽着城市乡村
与万里江景一道日新月异
中华鲟
李晓晔
大名鼎鼎,却从未目睹真容
在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
那一个个圆圆的池子里
大大小小的中华鲟欢快地游动
中华鲟,和我们一样
是华夏大地上古老的居民
和我们一样,喝同一江水
深爱同一片土地
曾经,大坝截断了它们洄游的路径
曾经,因为种群的灭绝而忧心
而在这些圆圆的水池里
所有的忧虑涣然冰释
它们三五成群,快乐地游来游去
偶尔跳起,溅起朵朵水花
它们都在等待某个时刻
重新回到长江的波里浪里
这是长江
李浔
这是长江,昼夜奔流
有着快乐和悲伤
把中国的岁月拉得很长
让中国人学会游泳
看见对岸、看见大海
这是长江,与屈原的诗编织在一起
成为一根鞭子
让任何一个时代疼痛醒悟的长江
大多数时间,长江
它有着漫长又弯曲的抱负
一次次重复自己的倒影
审视、迷惘,也有疑惑
这一切多像一条有使命感的江
把任何的苦难与快乐都流过了一遍
有许多年了,很中国的长江
已长成了参天大树
那么高、那么密
一直在为中国遮风挡雨
这是长江,让源头
可可西里的干净的雪说话
让两岸的清风说话
今天的长江,豪迈的时候
有装得下所有想象的河埠
让三峡大坝成为一台风琴
弹奏着中国浩荡的开放情怀
抒情的时候,让每一架长江大桥
成为一支排箫,吹奏一曲
致敬自然的致敬中国的长调
浪漫的时候,也可以让你拥有
长江献上的亿万朵祝福的浪花
总有一些植物
林东林
总有一些植物
想回到土块、岩缝、溪流边
立在阳光和雨露中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被制成标本
固定在衬纸上
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
总有一些植物
想回到没有被发现之前
悄无声息地度过一生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被折采回来
标上序号,赋予名字
分门别类为什么科,什么属
是的,总有一些植物
是这样想的,至少
总有一些来植物研究所参观的人
是替它们这样想的
虎跳峡
凌晓晨
狂风骤雨中,浪若虎崽踏雪而来
瞬间,屏蔽所有声音和想象
让时间凝固,携裹千山万水的呼啸
气势如万马逃亡,压抑壮阔
是水的奏响,汹涌而起的疯狂
奔腾跳跃的姿势,吞没生命的咽喉
截断血液般的流淌,追逐
碰撞,雨中的语言飘过一切苍茫
峡谷陡峭,山峰高耸
刀削斧砍的悬崖,记录历史的深度
云朵、雨滴、流水、瀑布
诉说着不屈,沧桑和鬼斧神工
有多少激情与豪迈,逆袭玉龙雪山
翻滚着反方向的澎湃,折流向东
大浪淘沙,远远不足以形容
如梦幻般沉醉,无法自拔其中
目光远眺,两岸夹击的天空
让时光流转的雨珠,暴烈清新
风停雨息,缕缕云雾挪移时空的见证
默默不语中,山间空挂一双彩虹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