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抛轩冕显风流,
白首松云卧野丘。
每念田园期酒盏,
常怀江渚泛渔舟。
飞花古径诗章在,
照月幽林雅韵留。
妙笔天然承梦境,
清樽还对重阳秋。
轩冕(xuān miǎn):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生于公元 689 年,卒于 740 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家境较为殷实。在诗界,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王维并称“王孟”,在盛唐诗坛占据重要地位。
孟浩然早年有志于仕途,曾多次赴长安应举,却仕途不顺、困顿失意,最终选择归隐田园。他曾游历四方,足迹遍布江南各地,在山水之间寻求心灵慰藉,其诗作也多创作于游历与归隐期间。
孟浩然有不少故事及趣事。据说他曾在太学赋诗,“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句,令众人折服。还有一次,王维邀他入内署,恰遇玄宗到来,他因紧张而躲于床下,王维据实以告,玄宗命其出,他却因吟诗有“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导致求仕之路更为坎坷。
其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承相》等。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质朴淡雅,善用白描手法描绘山水田园景色,于平淡之中见醇厚韵味,诗中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偶有怀才不遇的幽思。
孟浩然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山水田园诗为唐代诗歌开辟了重要流派,对后世如王维、储光羲、韦应物等诗人在山水诗创作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其诗风也影响了后世对于田园生活审美意趣的表达,不断被后世诗人借鉴与模仿,在古典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物特点上,孟浩然性情高洁,热爱自然,虽有仕途抱负却坚守内心的纯净与质朴,不媚世俗,其性格特质也充分体现在他的诗作之中。
赏析:这首诗在创作上巧妙地化用了孟浩然相关的经典诗句,生动地塑造出孟浩然的形象并传达出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首联:“轻抛轩冕显风流,白首松云卧野丘。” 化用李白《赠孟浩然》中的“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弃轩冕”描绘出孟浩然在年轻时就超脱于功名利禄之外,决然地抛弃官场的荣华富贵;“白首卧松云”则展现其晚年归隐山林,与青松白云为伴的闲适、高洁生活。诗人在此处化用,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孟浩然一生不慕权势、钟情自然的超逸形象,为全诗奠定了对孟浩然追怀赞美的情感基调。
颔联:“每念田园期酒盏,常怀江渚泛渔舟。” 通过对田园生活与江渚风光的描写,展现出孟浩然诗歌中常见的生活场景与情趣。其中虽未直接化用某一完整诗句,但“田园”“酒盏”等元素能让人联想到孟浩然《过故人庄》里所描绘的田园雅聚之乐,使读者感受到田园生活的质朴与惬意,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颈联:“飞花古径诗章在,照月幽林雅韵留。” 虽未直接化用孟浩然特定诗句,但整体意境与孟浩然擅于刻画自然山水、营造清幽之境的创作风格相符。“飞花”“古径”“照月”“幽林”这些自然意象的组合,烘托出一种静谧、诗意的氛围,暗示着孟浩然的诗章与雅韵如同这自然景致一般,虽时光流转却依然留存,彰显出其诗歌的持久魅力与深远影响力。
尾联:“妙笔天然承梦境,清樽还对重阳秋。” “妙笔天然”精准地概括了孟浩然诗歌清新自然、不假雕琢的艺术风格,这也是孟浩然诗作的一大特色。“清樽还对重阳秋”化用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借重阳佳节这一充满诗意与情感寄托的时刻,描绘出诗人在重阳秋日里,手持酒杯,遥想孟浩然的情景,抒发了对孟浩然的深深追思与缅怀之情,使全诗在幽远的情思中余韵袅袅,耐人寻味。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