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发酵,蒸馏。
壮豪气,解忧愁。
月下独酌,曲水觞流。
自酿农家享,琼浆豪门秀。
过量伤肝伤身,适量养生延寿。
东坡欢醉词章作,诗仙豪饮诗文留。
注:
发酵:发酵是制酒的重要工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发面、酿酒等都是发酵的应用。
蒸馏:蒸馏是白酒制作的重要工艺。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壮豪气:古代军队多饮酒来壮豪气、增胆气。著名边塞诗人王翰有:“葡蔔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写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解忧愁:喝酒可暂解忧愁。汉末曹操著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慨。罗隐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体悟。 范仲淹曾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的乡愁。李清照有“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的家破国破的愁苦。这些古代诗人多有借酒浇愁的经历,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丰富的作品。
月下独酌:一个人在夜晚独自饮酒。李白曾月下独酌,作有《月下独酌》四首,里面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的描述。
曲水觞流:东晋王羲之曾邀集几十个名人在绍兴兰亭雅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集结成册,王羲之为之写序,文书并茂,后人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中国书法的第一行书,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重要范帖。
自酿农家享:从古至今,许多农家自己在家酿酒,自家人自己享用或待客。陆游曾作《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琼浆豪门秀:权贵人家与富豪人家常举办盛大的宴席,用上好的酒来自娱娱人。李白诗中有“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描述,杜甫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痛斥。
过量伤肝伤身:酒喝多了会伤害肝脏、伤害身体,不利于人体健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就提到了酒,喝多了对人体不利,原文如下:“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也间接提示人们饮酒要适量,不可过量饮酒,损害健康。不同的人对酒的耐受度不同,有的人酒量很好,有的人喝一点就醉,高适写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说明营州这一带北方少数民族酒量特大,千钟不醉。现代仍有饮酒过度造成事故的,有的人醉酒摔伤,有的人醉酒伤人,有的人醉驾撞人,不一而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喝酒千万不能开车,既是保护别人,也是保护自己。
适量养生延寿:适量饮酒,可舒经活络,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利用酒来为人们的健康服务,中国中医的奠基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之一,大多为养生、病因、病机的辨症,直接提及药方的很少,其中提及的一个药方,就涉及到酒,原文如下“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㕮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熅中,封涂封,勿使泄。五日五夜,出绵絮曝干之,干复溃,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这里记载了古人用淳酒、蜀椒、干姜、桂心渍酒热熨去寒痹的方法。这一药方成为后人治疗寒症的重要参考,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之一,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方剂是桂枝汤和四逆汤,桂枝汤用到了桂枝、生姜,四逆汤用到了干姜。后人逐渐用一些中药泡酒,制成一些内服药、外擦药,有人用中药泡酒制作养生酒来养生。
东坡欢醉词章作:苏东坡喜欢喝酒,而且他的很多名作都是喝醉酒以后写的。他写的《水调歌头》成为中国吟咏中秋的绝唱,他在自序提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中也提到了酒,全词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被贬黄州,在朋友的帮助下,住在江边的“临皋亭”,又在东坡种地,盖了“雪堂”,经常跟一帮朋友在雪堂饮酒。苏东坡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提到自己晚上在东坡饮酒喝醉,清醒后又喝醉,直到下半夜才回家。苏东坡写的经典名篇《赤壁赋》,也跟喝酒有关,你看,开始泛舟时“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后来喝酒唱歌,“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再后来对话、喝酒、睡觉,“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从头到尾,把酒言欢是重头戏。苏东坡写的咏杭州西湖的名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是在喝酒后写的,作品题目为证,题目为“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苏东坡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喝酒,“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东坡的许多名作都与喝酒有关,也许喝酒有助于诗人灵感的激发,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篇。
诗仙豪饮诗文留:诗仙李白喜欢喝酒,经常豪饮,他的很多名作也是喝酒以后写的。李白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中说自己长期在酒肆中喝酒,“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在《行路难》中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在《将进酒》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你看李白要一饮三百杯,还要将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李白是不是特豪饮?李白说自己“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大概也是酒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写出来的诗特别有水平,你看这首诗诗名是《江上吟》,前面就有“美酒樽中置千斛”。杜甫《饮中八仙歌》写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印证了李白酒量好,喝酒以后灵感迸发,才思泉涌,诗作高产。诗仙李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佳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发酵,蒸馏。
壮豪气,解忧愁。
月下独酌,曲水觞流。
自酿农家享,琼浆豪门秀。
过量伤肝伤身,适量养生延寿。
东坡欢醉词章作,诗仙豪饮诗文留。
注:
发酵:发酵是制酒的重要工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发面、酿酒等都是发酵的应用。
蒸馏:蒸馏是白酒制作的重要工艺。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壮豪气:古代军队多饮酒来壮豪气、增胆气。著名边塞诗人王翰有:“葡蔔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写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解忧愁:喝酒可暂解忧愁。汉末曹操著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慨。罗隐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体悟。 范仲淹曾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的乡愁。李清照有“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的家破国破的愁苦。这些古代诗人多有借酒浇愁的经历,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丰富的作品。
月下独酌:一个人在夜晚独自饮酒。李白曾月下独酌,作有《月下独酌》四首,里面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的描述。
曲水觞流:东晋王羲之曾邀集几十个名人在绍兴兰亭雅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集结成册,王羲之为之写序,文书并茂,后人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中国书法的第一行书,成为后人学习书法的重要范帖。
自酿农家享:从古至今,许多农家自己在家酿酒,自家人自己享用或待客。陆游曾作《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琼浆豪门秀:权贵人家与富豪人家常举办盛大的宴席,用上好的酒来自娱娱人。李白诗中有“昔时陈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描述,杜甫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痛斥。
过量伤肝伤身:酒喝多了会伤害肝脏、伤害身体,不利于人体健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就提到了酒,喝多了对人体不利,原文如下:“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也间接提示人们饮酒要适量,不可过量饮酒,损害健康。不同的人对酒的耐受度不同,有的人酒量很好,有的人喝一点就醉,高适写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说明营州这一带北方少数民族酒量特大,千钟不醉。现代仍有饮酒过度造成事故的,有的人醉酒摔伤,有的人醉酒伤人,有的人醉驾撞人,不一而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喝酒千万不能开车,既是保护别人,也是保护自己。
适量养生延寿:适量饮酒,可舒经活络,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利用酒来为人们的健康服务,中国中医的奠基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之一,大多为养生、病因、病机的辨症,直接提及药方的很少,其中提及的一个药方,就涉及到酒,原文如下“黄帝曰:刺寒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㕮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熅中,封涂封,勿使泄。五日五夜,出绵絮曝干之,干复溃,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这里记载了古人用淳酒、蜀椒、干姜、桂心渍酒热熨去寒痹的方法。这一药方成为后人治疗寒症的重要参考,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之一,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方剂是桂枝汤和四逆汤,桂枝汤用到了桂枝、生姜,四逆汤用到了干姜。后人逐渐用一些中药泡酒,制成一些内服药、外擦药,有人用中药泡酒制作养生酒来养生。
东坡欢醉词章作:苏东坡喜欢喝酒,而且他的很多名作都是喝醉酒以后写的。他写的《水调歌头》成为中国吟咏中秋的绝唱,他在自序提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中也提到了酒,全词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被贬黄州,在朋友的帮助下,住在江边的“临皋亭”,又在东坡种地,盖了“雪堂”,经常跟一帮朋友在雪堂饮酒。苏东坡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提到自己晚上在东坡饮酒喝醉,清醒后又喝醉,直到下半夜才回家。苏东坡写的经典名篇《赤壁赋》,也跟喝酒有关,你看,开始泛舟时“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后来喝酒唱歌,“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再后来对话、喝酒、睡觉,“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从头到尾,把酒言欢是重头戏。苏东坡写的咏杭州西湖的名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是在喝酒后写的,作品题目为证,题目为“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苏东坡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喝酒,“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东坡的许多名作都与喝酒有关,也许喝酒有助于诗人灵感的激发,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篇。
诗仙豪饮诗文留:诗仙李白喜欢喝酒,经常豪饮,他的很多名作也是喝酒以后写的。李白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中说自己长期在酒肆中喝酒,“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在《行路难》中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在《将进酒》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你看李白要一饮三百杯,还要将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李白是不是特豪饮?李白说自己“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大概也是酒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写出来的诗特别有水平,你看这首诗诗名是《江上吟》,前面就有“美酒樽中置千斛”。杜甫《饮中八仙歌》写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印证了李白酒量好,喝酒以后灵感迸发,才思泉涌,诗作高产。诗仙李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佳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