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完成于2023年4月19日凌晨
今晚在电脑上又仔细看了一遍我曾经下载的1984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根据著名作家路遥的成名中篇小说《人生》拍摄的同名电影。该电影长达两小时十分钟,由路遥亲自编剧,周里京吴玉芳主演,剧情、演员、服化、外景全都无可挑剔,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和风土原貌,周里京吴玉芳和一众老演员把角色完全演活了,周里京和吴玉芳仿佛就是高加林和刘巧珍本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高加林是陕北农村高家沟一个有文化的青年。他高考落第,在公社当民办教师。当了三年民办教师的他却被公社主管教育的马占胜联手大队书记高明楼给挤兑下来,安排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顶替了他。高加林只能沮丧地待在家抽着旱烟,非常不甘心。不甘心归不甘心,农民的事他也要做,于是他拿起锄把子,疯狂挖地,把怨气都发泄在劳动中,满手都是血泡,血泡磨破了,血肉模糊。同村的姑娘刘巧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喜欢高加林,知道她的加林哥心里不好受,但又无法帮他排解烦恼。
高加林的父母四十几岁才生了这一独子,看着高加林的痛苦也心疼不已,他们知道儿子不想当农民,于是有一天,他们做了一篮子白馍,让高加林拿到县城的集市上去卖。高加林失落地拎着一篮子白馍,趿拉着脚步,向县城走去。巧珍骑着单车悄悄地跟着他。到了县城,高加林找了块地坐着,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不好意思叫卖,后来索性进了附近一家书刊阅览室看书。天色不早了,他又拎着一个也没卖出去的白馍篮子往回走。巧珍骑着单车追上他,“加林哥,我帮你卖吧。”高加林无可奈何把篮子递给巧珍,巧珍骑车回县城把馍卖给了在县城开小吃店的二姨。然后返身追上高加林,把卖馍的钱交给高加林。“加林哥,我们一起回去吧。”“巧珍,我骑车带不好人,怕摔着你。”高加林有些尴尬,他心里并不喜欢这个不识字的农村姑娘。“加林哥,我骑车带你。”“那不好。”“那我就推车走。”“我来推吧。”高加林推着刘巧珍的单车,两人一起步行回村。到了村子,天色已黑。巧珍拿出一小瓶碘酒交给高加林,让他把碘酒涂在磨破的血泡上,“巧珍,你怎么知道我手磨破了?”“加林哥,我知道,我都知道。”说着刘巧珍拿过高加林的手,紧紧贴在自己脸上。“加林哥,以前你当老师时我都不敢想,现在你是农民了,我也是农民,以后你看书,我下地干活,我看到你比看到我爹妈都亲!”
第二天,高加林跟着特别喜欢他和巧珍的德顺老汉犁地。刘巧珍送来一篮自家树上结的红枣给他们吃。德顺爷和高加林吃着红枣,聊起天来,德顺爷问高加林想找对象吗?“想,可没合适的。”“巧珍就合适啊,她是一个好女子咧!”晚上,巧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她的加林哥,高加林也同样翻来覆去,想着爱他的让他动心了的刘巧珍。他俩来到庄稼地上坐着,刘巧珍剥好一个煮熟的鸡蛋递给高加林,靠着高加林的肩头诉说衷肠。高加林听着,感到一阵阵爱情的甜蜜。第二天,高加林就骑单车带着刘巧珍在村里转悠,宣告两人的爱情。
一天,大队书记高明楼出于愧疚找到高家林的父母,让高加林跟着德顺爷去县城拉粪,说这是个轻松营生,让刘巧珍跟着去县城为他俩做饭。高加林答应了。夜里,三人赶着拉粪的驴车出发了。一路上,高加林让德顺爷讲讲他年轻时谈恋爱的事。德顺爷就讲起来。德顺爷年轻时经常走西口,运货物去口外,每次运货物前都会住在一家店里。店主的女儿灵转爱上了他。每次都会偷偷给他送好吃的,晚上会悄悄去他住的窑看他。后来,灵转的父亲要把她嫁给一个天津商人,灵转不从,硬是被带走了。为此,德顺老汉一直未娶。“德顺爷,灵转一定还活着。”巧珍安慰德顺爷,强忍伤心的德顺爷回答:“她一定活着,只要我活着,她就活着,她一直在我心里!”此时,伤感的女声唱起:“哥哥你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大路上的那个人儿多,那么解忧愁。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送你走,手把住那个哥哥的手,你为何泪长流。”
到了县城,他们来到县委大院掏粪。院子里坐着一个中年女人和一个中年男人还有几个小孩。他们吃着西瓜在乘凉。高加林挑着粪从他们身边走过。“担粪的,你到别的地方去担吧,没瞧见这坐着人呢?一点礼貌都不懂!”高加林朝着中年妇女走过来。“你过来干什么?还想吃人?!”中年妇女厌恶地说道。高加林赶紧解释:“同志,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晚上进城拉粪,也是考虑到你们机关白天办公不卫生,没想到你们晚上到院子里乘凉。”中年男人做了个手势让高加林快走。高加林转身准备走了,中年女人鄙夷地说道:“快走吧,满身臭气!”高加林转过身,义正辞严:“我的身上是不大干净,不过我也闻见你身上的一股臭气!”这件事情极大的刺激了高加林。在县城夜晚的小河边,高加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到这里来,我有知识有文化,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一点差!我为什么要受这样的屈辱!”
机会很快就来了!高加林的二叔从新疆转业回了家乡,在地区劳动局当局长。此时已经是县劳动局副局长的马占胜为了自己的前程,通过非正常渠道把高加林调到县宣传部门当通讯员。高加林要跳出农门了!
在去县城工作的那天,刘巧珍把高加林送到村子的小河边。她紧紧攥住高加林提着的旅行袋的带子,深情地对高加林说:“加林哥,你要想着我,只能爱我一个人。”面对着眼前这个深爱自己的姑娘,高加林不知怎样回答,只是有些忧郁地看着她,然后转身踏上去县城的路,头也不回。
高加林在县城的通讯报道做得风生水起。在县广播站工作的高加林的高中同学黄亚萍经常找高加林,和他谈文学,并给他写了一首小诗,希望他是一只飞翔的大雁。黄亚萍越来越不喜欢她的男朋友张克南。张克南是高加林和黄亚萍的高中同学,现在在县副食部当副主任。黄亚萍觉得老实本分的张克南俗气,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过了一段时间,黄亚萍约高加林出来,告诉他自己很快要随父亲转业回故乡南京了。“你想去南京吗?”“我联合国都想去。”高加林说着,“可我没机会去南京出差。”黄亚萍向高加林表白爱情:“我一直喜欢的就是你!”并要高加林和她一起去南京,高加林有些心动了。
刘巧珍专门进城来看望她的加林哥。在高加林的宿舍,巧珍为高加林整理着铺盖。她摸着高加林的被子说道:“被子太薄,我给你蓄点新棉花来,天冷,褥子底下光着也不行,我把我铺的那床狗皮褥子给你拿来。”“千万别拿来,毛哄哄的,别人笑话咧。”“狗皮暖和。”“我这不冷,你看,还有炉子。”两人陷入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刘巧珍又说:“你们家的老母猪下了十二个猪娃,一个被老母猪轧死了,还剩……”“还剩十一个。”高加林有些嘲讽地接过话题。“是还剩下十一个。可是第二天又死了一个。本来……”高加林不等巧珍把话说完,递给巧珍一杯水,“喝水吧。”巧珍接过水,很尴尬很失落地喝着。临走前,巧珍掏出五十元钱对高加林说:“加林哥,你在城里花销大,工资又不高,这五十块钱你拿着。灶上吃不饱,你到街上买些吃的去,再给你买双运动鞋……”“我现在有钱了,还有稿费。你还是留着给自己买几件时新的衣服穿吧。”“不,这是我给你的,我还有。”“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那好吧。我给你留着,你什么时候缺钱花我再给你。”高加林拿出一条红纱巾,“早给你买下了,一直忘了捎给你,来,我给你戴上吧。”高加林怀着复杂的心情为巧珍系上红头巾。巧珍偎依在高加林怀里,特别失落。
当晚,高加林辗转难眠,想着刘巧珍和黄亚萍,想着她们两人对他说过的话,一个是朴实的农村女孩,一个是展望的城市姑娘,最终他决定选择黄亚萍,尽管这一选择是痛苦的。
黄亚萍再次找到高加林,对他和刘巧珍的感情很是不满:“你原来想跟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姑娘结婚。”“啊。”高加林应付着。“我真不能理解一个有文化的高中生,满身才气,怎么能跟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结婚呢?你这简直是一种自我毁灭!”“行了,我那时候黄尘满面,平常的老百姓一个!你们哪一个城里小姐来爱我?”又过了一会儿,高加林把语气放得平缓些,“我这个人脾气不大好,以后在一起你会受不了的。”“你是说,你同意和我一起生活了?加林。”“我得和巧珍说清楚。不瞒你说,我心里很不好受。”“是,你得赶快结束你们的不幸!”黄亚萍有些激动。“也许是个不幸的结束。”高加林淡淡地回答。
巧珍戴着高加林送她的红头巾,骑着单车,满怀希望去赴高加林之约,在那次进城卖完馍回来的那座桥上,巧珍把她向妹妹巧玲学的写的“高加林”三个字给高加林看。高加林眼圈有些犯红,很忧郁,“巧珍,我想对你说件事,可很难开口。”“加林哥,你说吧,你心里有话就对我说,千万不要憋在心里。”“说出来怕你难过。”“你说吧,我不哭。”刘巧珍已经有了某种不好的预感。高加林鼓足勇气,“巧珍,我可能要调到几千里以外的地方去工作,咱们。”高加林停顿了一会儿,“你怎么办?”“加林哥,你别说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你,你去吧,我绝不连累你。加林哥,自从你参加工作后,我不知想过多少回,我尽管爱你爱得要命,可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不识字,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在外面找个比我好的对象,在外面要多操心,人生地不熟的,不象咱本乡天地,加林哥,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爱你!”巧珍转过身掩面而泣。“巧珍,”高加林眼含泪水,“你别哭。”“加林哥,我走了。”刘巧珍骑上车伤心地离去。“巧珍。”高加林念着巧珍的名字,捧着巧珍送给他的狗皮褥子,万分伤感。
在高加林家里,心情沉重的德顺爷叼着旱烟,数落着高加林:“你该把根扎在咱们土里呀,可如今你变成个豆芽菜,根儿上一点点土都没有呀,哼!你把良心都卖了。巧珍那么好个娃娃,那是块金子啊!你把人家搁在半路上!你呀,你做孽呀你!哼!”高加林的父亲也反对高加林抛弃巧珍。“你们也许说得都对,可我上了这沟坎下不来了。再说,你们有你们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像你们一样,在高家沟的土山上刨挖一辈子。”高加林毅然说着自己内心的想法。他向往着外面广阔的世界。
巧珍难过地躺在床上,伤心不已。绝望的她答应了一直在追求她的憨厚质朴的马栓。在巧珍出嫁的当天,一个人待在家里的德顺爷气得把喝光的酒瓶子打落一地,破碎。
张克南的母亲,也就是高加林进城掏粪时羞辱过他的那个中年女人,在县城担任要职。她看到自己儿子的女朋友居然被高加林抢走了,气不打一处来,出于泄私愤,她向上级举报说高加林是走后门进的县政府。结果县里免去了高加林通讯员的差事,同时免去了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的职务。高加林只有背起行囊,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在得知高加林要回来的消息,刘巧珍的姐姐决定在高加林回来的路上给他难看。善良的巧珍恳求姐姐:“姐,我央告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要是你这样整治加林,就是拿刀子捅我的心呐!”刘巧珍的姐姐搂着善良的妹妹,无话可说。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煮了那个钱钱哟下了那个米,大路上搂柴瞭一瞭你。清水水的玻璃隔着窗子照。满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双扇扇的门来哟单扇扇地开,叫一声哥哥呀你快回来!……”冯健雪有些苍凉的歌声响起,高加林失落的背影在广漠的黄土地上孤寂。
一心想离开黄土地的高加林又回到这块贫瘠的黄土地,命运一次次和他开着玩笑。他有文化,渴望到外面的世界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他最终只能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像父辈一样当个农民。为了离开黄土地,他抛弃了深爱他的姑娘刘巧珍,选择他并不爱的姑娘黄亚萍。最终两个姑娘都不属于他。他事实上也不爱两个姑娘。对巧珍他只是被她的爱所打动,对黄亚萍高加林不过是想借助她改变命运。高加林和刘巧珍是两个世界的人,刘巧珍没文化不识字,尽管很善良很贤惠,是传统的中国女性,但有文化的高家林是不愿意接受这个农村姑娘为妻的。他骨子里想娶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姑娘为妻,这是人之常情。对于黄亚萍,虽然有文化,但并不是有文化就会被同样有文化的人喜欢。高加林骨子里是不会喜欢黄亚萍的,因为在他心里,黄亚萍又缺少了刘巧珍那种质朴的可爱。如果高加林最终和刘巧珍结合了,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可对于高加林来说是痛苦的,高加林痛苦,深爱他的刘巧珍必然也不会快乐。
爱而不得,这就是人生的痛苦与无奈。
——兰军
2023.4.19 02:40
湖南.长沙.城市.20℃夜
高加林是陕北农村高家沟一个有文化的青年。他高考落第,在公社当民办教师。当了三年民办教师的他却被公社主管教育的马占胜联手大队书记高明楼给挤兑下来,安排高明楼的儿子高三星顶替了他。高加林只能沮丧地待在家抽着旱烟,非常不甘心。不甘心归不甘心,农民的事他也要做,于是他拿起锄把子,疯狂挖地,把怨气都发泄在劳动中,满手都是血泡,血泡磨破了,血肉模糊。同村的姑娘刘巧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喜欢高加林,知道她的加林哥心里不好受,但又无法帮他排解烦恼。
高加林的父母四十几岁才生了这一独子,看着高加林的痛苦也心疼不已,他们知道儿子不想当农民,于是有一天,他们做了一篮子白馍,让高加林拿到县城的集市上去卖。高加林失落地拎着一篮子白馍,趿拉着脚步,向县城走去。巧珍骑着单车悄悄地跟着他。到了县城,高加林找了块地坐着,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不好意思叫卖,后来索性进了附近一家书刊阅览室看书。天色不早了,他又拎着一个也没卖出去的白馍篮子往回走。巧珍骑着单车追上他,“加林哥,我帮你卖吧。”高加林无可奈何把篮子递给巧珍,巧珍骑车回县城把馍卖给了在县城开小吃店的二姨。然后返身追上高加林,把卖馍的钱交给高加林。“加林哥,我们一起回去吧。”“巧珍,我骑车带不好人,怕摔着你。”高加林有些尴尬,他心里并不喜欢这个不识字的农村姑娘。“加林哥,我骑车带你。”“那不好。”“那我就推车走。”“我来推吧。”高加林推着刘巧珍的单车,两人一起步行回村。到了村子,天色已黑。巧珍拿出一小瓶碘酒交给高加林,让他把碘酒涂在磨破的血泡上,“巧珍,你怎么知道我手磨破了?”“加林哥,我知道,我都知道。”说着刘巧珍拿过高加林的手,紧紧贴在自己脸上。“加林哥,以前你当老师时我都不敢想,现在你是农民了,我也是农民,以后你看书,我下地干活,我看到你比看到我爹妈都亲!”
第二天,高加林跟着特别喜欢他和巧珍的德顺老汉犁地。刘巧珍送来一篮自家树上结的红枣给他们吃。德顺爷和高加林吃着红枣,聊起天来,德顺爷问高加林想找对象吗?“想,可没合适的。”“巧珍就合适啊,她是一个好女子咧!”晚上,巧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她的加林哥,高加林也同样翻来覆去,想着爱他的让他动心了的刘巧珍。他俩来到庄稼地上坐着,刘巧珍剥好一个煮熟的鸡蛋递给高加林,靠着高加林的肩头诉说衷肠。高加林听着,感到一阵阵爱情的甜蜜。第二天,高加林就骑单车带着刘巧珍在村里转悠,宣告两人的爱情。
一天,大队书记高明楼出于愧疚找到高家林的父母,让高加林跟着德顺爷去县城拉粪,说这是个轻松营生,让刘巧珍跟着去县城为他俩做饭。高加林答应了。夜里,三人赶着拉粪的驴车出发了。一路上,高加林让德顺爷讲讲他年轻时谈恋爱的事。德顺爷就讲起来。德顺爷年轻时经常走西口,运货物去口外,每次运货物前都会住在一家店里。店主的女儿灵转爱上了他。每次都会偷偷给他送好吃的,晚上会悄悄去他住的窑看他。后来,灵转的父亲要把她嫁给一个天津商人,灵转不从,硬是被带走了。为此,德顺老汉一直未娶。“德顺爷,灵转一定还活着。”巧珍安慰德顺爷,强忍伤心的德顺爷回答:“她一定活着,只要我活着,她就活着,她一直在我心里!”此时,伤感的女声唱起:“哥哥你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大路上的那个人儿多,那么解忧愁。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送你走,手把住那个哥哥的手,你为何泪长流。”
到了县城,他们来到县委大院掏粪。院子里坐着一个中年女人和一个中年男人还有几个小孩。他们吃着西瓜在乘凉。高加林挑着粪从他们身边走过。“担粪的,你到别的地方去担吧,没瞧见这坐着人呢?一点礼貌都不懂!”高加林朝着中年妇女走过来。“你过来干什么?还想吃人?!”中年妇女厌恶地说道。高加林赶紧解释:“同志,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晚上进城拉粪,也是考虑到你们机关白天办公不卫生,没想到你们晚上到院子里乘凉。”中年男人做了个手势让高加林快走。高加林转身准备走了,中年女人鄙夷地说道:“快走吧,满身臭气!”高加林转过身,义正辞严:“我的身上是不大干净,不过我也闻见你身上的一股臭气!”这件事情极大的刺激了高加林。在县城夜晚的小河边,高加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到这里来,我有知识有文化,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一点差!我为什么要受这样的屈辱!”
机会很快就来了!高加林的二叔从新疆转业回了家乡,在地区劳动局当局长。此时已经是县劳动局副局长的马占胜为了自己的前程,通过非正常渠道把高加林调到县宣传部门当通讯员。高加林要跳出农门了!
在去县城工作的那天,刘巧珍把高加林送到村子的小河边。她紧紧攥住高加林提着的旅行袋的带子,深情地对高加林说:“加林哥,你要想着我,只能爱我一个人。”面对着眼前这个深爱自己的姑娘,高加林不知怎样回答,只是有些忧郁地看着她,然后转身踏上去县城的路,头也不回。
高加林在县城的通讯报道做得风生水起。在县广播站工作的高加林的高中同学黄亚萍经常找高加林,和他谈文学,并给他写了一首小诗,希望他是一只飞翔的大雁。黄亚萍越来越不喜欢她的男朋友张克南。张克南是高加林和黄亚萍的高中同学,现在在县副食部当副主任。黄亚萍觉得老实本分的张克南俗气,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过了一段时间,黄亚萍约高加林出来,告诉他自己很快要随父亲转业回故乡南京了。“你想去南京吗?”“我联合国都想去。”高加林说着,“可我没机会去南京出差。”黄亚萍向高加林表白爱情:“我一直喜欢的就是你!”并要高加林和她一起去南京,高加林有些心动了。
刘巧珍专门进城来看望她的加林哥。在高加林的宿舍,巧珍为高加林整理着铺盖。她摸着高加林的被子说道:“被子太薄,我给你蓄点新棉花来,天冷,褥子底下光着也不行,我把我铺的那床狗皮褥子给你拿来。”“千万别拿来,毛哄哄的,别人笑话咧。”“狗皮暖和。”“我这不冷,你看,还有炉子。”两人陷入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刘巧珍又说:“你们家的老母猪下了十二个猪娃,一个被老母猪轧死了,还剩……”“还剩十一个。”高加林有些嘲讽地接过话题。“是还剩下十一个。可是第二天又死了一个。本来……”高加林不等巧珍把话说完,递给巧珍一杯水,“喝水吧。”巧珍接过水,很尴尬很失落地喝着。临走前,巧珍掏出五十元钱对高加林说:“加林哥,你在城里花销大,工资又不高,这五十块钱你拿着。灶上吃不饱,你到街上买些吃的去,再给你买双运动鞋……”“我现在有钱了,还有稿费。你还是留着给自己买几件时新的衣服穿吧。”“不,这是我给你的,我还有。”“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那好吧。我给你留着,你什么时候缺钱花我再给你。”高加林拿出一条红纱巾,“早给你买下了,一直忘了捎给你,来,我给你戴上吧。”高加林怀着复杂的心情为巧珍系上红头巾。巧珍偎依在高加林怀里,特别失落。
当晚,高加林辗转难眠,想着刘巧珍和黄亚萍,想着她们两人对他说过的话,一个是朴实的农村女孩,一个是展望的城市姑娘,最终他决定选择黄亚萍,尽管这一选择是痛苦的。
黄亚萍再次找到高加林,对他和刘巧珍的感情很是不满:“你原来想跟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姑娘结婚。”“啊。”高加林应付着。“我真不能理解一个有文化的高中生,满身才气,怎么能跟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女人结婚呢?你这简直是一种自我毁灭!”“行了,我那时候黄尘满面,平常的老百姓一个!你们哪一个城里小姐来爱我?”又过了一会儿,高加林把语气放得平缓些,“我这个人脾气不大好,以后在一起你会受不了的。”“你是说,你同意和我一起生活了?加林。”“我得和巧珍说清楚。不瞒你说,我心里很不好受。”“是,你得赶快结束你们的不幸!”黄亚萍有些激动。“也许是个不幸的结束。”高加林淡淡地回答。
巧珍戴着高加林送她的红头巾,骑着单车,满怀希望去赴高加林之约,在那次进城卖完馍回来的那座桥上,巧珍把她向妹妹巧玲学的写的“高加林”三个字给高加林看。高加林眼圈有些犯红,很忧郁,“巧珍,我想对你说件事,可很难开口。”“加林哥,你说吧,你心里有话就对我说,千万不要憋在心里。”“说出来怕你难过。”“你说吧,我不哭。”刘巧珍已经有了某种不好的预感。高加林鼓足勇气,“巧珍,我可能要调到几千里以外的地方去工作,咱们。”高加林停顿了一会儿,“你怎么办?”“加林哥,你别说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你,你去吧,我绝不连累你。加林哥,自从你参加工作后,我不知想过多少回,我尽管爱你爱得要命,可我知道我配不上你,我不识字,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在外面找个比我好的对象,在外面要多操心,人生地不熟的,不象咱本乡天地,加林哥,你不知道,我是多么爱你!”巧珍转过身掩面而泣。“巧珍,”高加林眼含泪水,“你别哭。”“加林哥,我走了。”刘巧珍骑上车伤心地离去。“巧珍。”高加林念着巧珍的名字,捧着巧珍送给他的狗皮褥子,万分伤感。
在高加林家里,心情沉重的德顺爷叼着旱烟,数落着高加林:“你该把根扎在咱们土里呀,可如今你变成个豆芽菜,根儿上一点点土都没有呀,哼!你把良心都卖了。巧珍那么好个娃娃,那是块金子啊!你把人家搁在半路上!你呀,你做孽呀你!哼!”高加林的父亲也反对高加林抛弃巧珍。“你们也许说得都对,可我上了这沟坎下不来了。再说,你们有你们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像你们一样,在高家沟的土山上刨挖一辈子。”高加林毅然说着自己内心的想法。他向往着外面广阔的世界。
巧珍难过地躺在床上,伤心不已。绝望的她答应了一直在追求她的憨厚质朴的马栓。在巧珍出嫁的当天,一个人待在家里的德顺爷气得把喝光的酒瓶子打落一地,破碎。
张克南的母亲,也就是高加林进城掏粪时羞辱过他的那个中年女人,在县城担任要职。她看到自己儿子的女朋友居然被高加林抢走了,气不打一处来,出于泄私愤,她向上级举报说高加林是走后门进的县政府。结果县里免去了高加林通讯员的差事,同时免去了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的职务。高加林只有背起行囊,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在得知高加林要回来的消息,刘巧珍的姐姐决定在高加林回来的路上给他难看。善良的巧珍恳求姐姐:“姐,我央告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要是你这样整治加林,就是拿刀子捅我的心呐!”刘巧珍的姐姐搂着善良的妹妹,无话可说。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煮了那个钱钱哟下了那个米,大路上搂柴瞭一瞭你。清水水的玻璃隔着窗子照。满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双扇扇的门来哟单扇扇地开,叫一声哥哥呀你快回来!……”冯健雪有些苍凉的歌声响起,高加林失落的背影在广漠的黄土地上孤寂。
一心想离开黄土地的高加林又回到这块贫瘠的黄土地,命运一次次和他开着玩笑。他有文化,渴望到外面的世界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他最终只能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像父辈一样当个农民。为了离开黄土地,他抛弃了深爱他的姑娘刘巧珍,选择他并不爱的姑娘黄亚萍。最终两个姑娘都不属于他。他事实上也不爱两个姑娘。对巧珍他只是被她的爱所打动,对黄亚萍高加林不过是想借助她改变命运。高加林和刘巧珍是两个世界的人,刘巧珍没文化不识字,尽管很善良很贤惠,是传统的中国女性,但有文化的高家林是不愿意接受这个农村姑娘为妻的。他骨子里想娶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姑娘为妻,这是人之常情。对于黄亚萍,虽然有文化,但并不是有文化就会被同样有文化的人喜欢。高加林骨子里是不会喜欢黄亚萍的,因为在他心里,黄亚萍又缺少了刘巧珍那种质朴的可爱。如果高加林最终和刘巧珍结合了,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可对于高加林来说是痛苦的,高加林痛苦,深爱他的刘巧珍必然也不会快乐。
爱而不得,这就是人生的痛苦与无奈。
——兰军
2023.4.19 02:40
湖南.长沙.城市.20℃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