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一瞬
风轻轻地吹,空气湿润得
令每根枝条想惬意地叫喊
马驹三三两两,相互依偎着
这片空旷而安静的绿,足够它们
享用一整个夏天的温柔
那些雾,仿佛一个个美丽的谜
顺着风从森林深处吹来
拂过湖面,化为烟雨
径直抵达你,洗净铅华
这一瞬美得让人怀疑
唯有这样的心才配得上这好时光
以前曾说过
“我只想简单明了地生活”
而如今我还要热爱、感恩
把每一个美的日子
珍惜得格外锃锃发亮
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成都广播电视台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刚刚大家听到的是80后女诗人鲁娟的诗歌《美的一瞬》。鲁娟出生于四川大凉山,彝族。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3年获首届“四川省十大青年诗人”称号,2015年获第六届“四川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2016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18年获第九届“四川文学奖特别奖”。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出版有诗集《五月的蓝》《好时光》。
鲁娟曾说过,自己诗歌的血质来源于她的父亲。鲁娟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要求鲁娟和姐姐写日记。父亲是一个感性而温和的人。他教给鲁娟从小对事物和美的感知。鲁娟的童年时光是在边远的山区度过的,但物质和信息的匮乏并没有影响她想象力的生长,父亲给鲁娟两姐妹订阅了一些儿童刊物和故事书,比如《儿童大世界》、《格林童话》和《一千零一夜》等。其中有一个故事讲到阿拉丁神灯,故事结尾说这盏充满万能魔法的神灯最终不知落到了什么角落,说它有可能会被有心的小读者找到。读完这个故事的鲁娟到处寻找这盏神灯,而父亲没有告诉鲁娟这只是一个神话,而是一直鼓励并陪着鲁娟找寻。可以说,父亲是鲁娟人生第一位启蒙老师。
除了父亲的启蒙,鲁娟也感恩家乡、感恩大自然赐予自己那么多充足的养分和源源不断的灵感,倘若没有在一个小山村度过童年的经历,很难想象自己会成为一个诗人。大凉山是鲁娟诗歌的沃土。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彝族文化,小时候听的故事,吟唱的民谣,也都给了她的创作以强大的精神养分。这些都自然而然地流淌到她的笔下,她的诗歌中。鲁娟到现在都还记得,五岁那年初秋的某个傍晚,她坐在家乡卫生院门口的小石凳上,凝望着夜色一点点落下来,她平生第一次感到淡淡忧伤。当时五岁的鲁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个诗人,而那个傍晚的心境应该是她平生写的第一首诗。
成都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文学音乐节目资深主播,文学高编,大学客座教授。编播多部广播短剧、文学专题获国家及省市大小奖,发表多篇文学作品于国家及省市级文学刊物;改编世界名著《安徒生童话》多篇由成都音像出版社有声读物系列出版。为广播电视台专题及广告短片多件配音,为央视电影频道译制片多部配音。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鲁娟的诗作《美的一瞬》,以及诗人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