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词缘何热度不减?

作者:张中江   2021年06月18日 09:43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866    收藏

打开电视,诗词大会、《国学小卫士》、《中华好诗词》……一档档与传统古诗词相关的节目令人眼花缭乱;走在街上,常常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最为火爆的短视频平台上,悠扬古曲配上诗词,播放量蹭蹭上涨……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肉眼可见,曾经被视为“老旧”的传统古诗词,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再次焕发新生。

这样一股古诗词热,从何时兴起,又将往何处而去?借着《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新书发布之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了这档热播节目的出题专家、4位获奖冠军以及出版方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徐俊,以梳理传统诗词重新获得关注的脉络。


曾经不受重视的传统诗词 而今重新焕发生机


李天飞是校注过中华书局版《西游记》的专业学者。《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到第六季,他都是出题组的专家。在他看来,传统诗词的热潮,是在新世纪2000年以后才兴起的。在那之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旧体诗词实际上处于不太被人在意的状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的自尊心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与日俱增。

不过在早期,痴心于传统诗词的人群还是相对封闭的小圈子。这些人通过BBS结识,以诗会友,不太和外面的大环境产生联系。李天飞本人也是参与者之一,并且在诗词论坛担任过版主。后来包括他在内的一批传统诗词爱好者通过电视节目等途径,担任出题专家或者顾问等,逐渐与大众产生联系。当然还有另外一群人,依然坚持在小圈子里谈论诗歌。

在他看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推出,对旧体诗词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央视这样的强势媒体,将原本属于小圈子的爱好,迅速扩大为全民关注并参与的一场集体事件。

对于能扩大诗词传播的新的传播形式,李天飞很乐于尝试。他通过短视频平台做了很多传统诗词的普及工作。在某短视频平台个人账号的签名档,他这样写道:“传统文化不是老古董,而是生生不息的血脉。”

供职于中国作协《诗刊》杂志的彭敏同样认为,当下这股古诗词热潮,大概是从2017年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开始的。从国家层面来讲,政府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工作,自上而下推动了全民对古诗词的阅读与喜爱。诗词大会则让观众意识到“古诗词也可以如此有趣”。再加上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改革、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提高了全国的学生和家长对这个领域的重视与投入,所以无论从兴趣还是现实的角度,古诗词在国人心中的地位都极大地提高了。

在连续两届与冠军擦肩而过之后,彭敏终于在第五届诗词大会上夺冠。在大会上的精彩表现,让彭敏更多为外界所知,陆续参加了《诗中国》《开考啦国学》《我爱古诗词》等节目,还与一家教育机构合作了面向中小学生的直播课程。

谈到传统诗词传播的未来趋势,彭敏认为,古诗词的受众主要是中小学生,未来古诗词的普及和传播,大概率也主要在学生群体中展开。要抓住这个受众群体,因为趣味性和获得感很重要,前者可以留住很多人,后者则可以塑造很多人。


4位冠军受诗词大会影响的人生轨迹


在这股诗词热潮中,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收获了众多关注,他们的人生轨迹,也或多或少因诗词而发生改变。

在6月6日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陈更和第五季冠军彭敏,被安排在同一环节登场。

陈更一上来就从工科生的角度,谈及过往学习的收获。在她看来,理工科的学习,让她知道学无止境,永远懂得谦卑和不知足。即便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今天,依然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就像人们不知道如何在不伤害野象的情况下,让它们回归自己的家园。不过即便是经过了多年的理工科训练,出于对传统诗词的热爱,她未来的职业规划还是偏向古典文学的相关工作。

在活动现场,陈更分享了自己最近喜欢的一首诗。

她说自己最近最喜欢的是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在她看来,中国古典诗词有一个很大的,和西方文学不一样的特点是“留白”,不会把话都说出来。《夜上受降城闻笛》画面感很强,同时也很含蓄,非常思念故乡和孩子以及年迈的父母,但是不直说,牵挂和思念不能回家的忧愁,已经浸入到了如霜的月色、如雪的细沙里,这是情意万千的艺术魅力,既有画面感、又含蓄,又体现了诗词艺术的集大成。这首诗体现了淡远、苍白的审美,代表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后面两句是音乐美,中国人即便一贫如洗,驻守边疆也要吹竹管,也是有艺术修养和文化生活的,要听音乐、吹竹管的人,在污泥之中也要保持自己的清净之心。

与她同台的彭敏,尽管不能说改变了原来在文学界发展的路径,但无疑参加了更多诗词活动,收获了更多的关注和名声。公众号“彭敏先森”目前拥有几万粉丝,虽然不能算是大号,但打开率很高,评论非常热烈,可见喜爱他的读者忠诚度之高。

彭敏在活动现场不改其赛场上展示过的幽默本色。他自嘲说:“2017年有一位16岁高中女生打败了北大硕士获得了‘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我就是那位北大硕士!友谊第一、彭敏第二!人生经历就好,无所谓第一第二、冠军亚军,人生最好的幸运是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2020年第三次参加‘中华诗词大会’,跟我决赛的是11岁的小学生,实力非常强,我是老当益壮、臭不要脸。”

他还分享了自己对于 《西洲曲》的感受。他说这一首特别浪漫的爱情诗,尤其是最后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古代文人不太愿意写情诗,一个男人整天惦记着谈恋爱大家认为他没出息,《西洲曲》把爱情放在非常高的位置上,特别适合文艺男生。

如果单从职业来说,第一次在决赛中击败彭敏的雷海为,或许是冠军中受节目影响最大的。这位被媒体渲染过很多的前“快递小哥”,在世人面前展现了自己极强的诗词功底。斩获冠军之后,他也改换工作,如今在心田花开学校做教研老师,平常的工作就是编写教材、审核课件,跟诗词关系紧密。

新科冠军陈曦骏最近有点忙。在本职工作之外,他的业余时间都被诗词活动占满了。用他的话说就是:“大型活动每周都有,小型活动每天都有,线上的活动随时都有。不是在参加活动,就是在准备参加活动,或者去往活动的路上。”同时他本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也非常活跃,拥有数百万粉丝,和两个千人读者群。

此次《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新书,花落以传统古典读物出版闻名的中华书局。在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徐俊介绍了图书和电视节目的区别。

据徐俊介绍,鉴于图书与电视呈现形式的不同,书局的编辑在节目台本的基础上,以展现知识点为主旨,在保留整体的节目结构与形式的同时,对节目内容进行了梳理,进行更加适合阅读体验的调整。比如节目中是对每一个选手进行出题,图书则将相同的题型进行归类整合,避免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觉得过于零散琐碎。

新书还恢复了节目中因限于时长而剪辑掉的嘉宾解读环节,使解读更加丰富。编辑们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反复核查,保证知识的准确,又对一些口语化的表述进行调整、润色,让读者阅读起来更加流畅。所有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一档高水准电视节目,以一本高质量图书作为最终呈现方式,显得更加丰富、充实、立体、完备。


徐俊:诗词热背后是传统文化热,

普通读者的需求提高了


在徐俊看来,当下的传统诗词热,其实背后是整个大环境的传统文化热。从大的阅读态势看,这几年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阅读的范围更广。普通读者中,很多是有水平,有水准的。

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远远超过出版机构对于图书的布局。他们会触类旁通去寻找更有文化意义的,甚至是学术意义的图书,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阅读和理解。这是最近几年一个很大的变化。

这几年有很多书,普通读者想要阅读的,甚至中华书局还没有出过相应的学术整理本。比如中华书局的三全系列,出了100多种。其中有些甚至学术层面都没出过的古籍整理本,现在因为有读者需要,也需要做一个注释的本子。

举个例子,比如最近像《天工开物》,其实是很偏的书。中华书局用半年时间做了《天工开物》的注释加翻译的全本,可以方便很多人用最快的速度去接近全文。应该说读者的阅读需求,跟现在社会大的文化教育背景有关。从前所说的传统文化普及性作品的读者,这几年已经不只是爱好者,有些人其实已经是专业的研究者。他既要读本专业的书,也要阅读大量相关的书。现在不像以前,一说要读传统文化的书,就看看《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了。应该说十几年前是那个样子,这些年变化特别大。

再有像《二十四史》的修订本,一般来说会认为这是学术研究的一套书。但是如果放到全社会的层面,明确感觉到普通文史爱好者,在购买和阅读的人数上,要大大超过专业研究者。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前几年比明显不一样,阅读图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以前。

在徐俊看来,这个变化能够给出版机构,在传统文化经典的大众化出版方面,提供很大信心。

提到中国诗词大会这类电视节目对古诗词普及带来的提升,徐俊表示,这几年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电视节目,以及少年儿童参与的吟诵活动,对传统诗词的推广都有很大推动。

从实际销售来说,某一段时间大众媒体节目的热播,立即会对中华书局的产品销售带来影响。具体到图书,这几年文学类卖得最多、关注度最高的还是《诗经》。人们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从《诗经》里去找。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