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文艺华章 奏响时代强音

——纪念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七十周年座谈会侧记

作者:李晓晨   2019年07月17日 09:02  中国作家网    550    收藏

16日上午,纪念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主持座谈会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在会上发言


2019年7月,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迎来七十华诞。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砥砺前行,这是新中国和她的文学事业共同前行、壮大的70年,这是波澜壮阔令人自豪的70年。70年来,广大作家和文艺工作者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写文艺华章,奏时代强音。

7月16日上午9时30分,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会场,震撼人心,纪念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文艺工作者共聚一堂,热烈庆祝中国文联、中国作协70周年生日快乐。

国歌声落,全场肃穆,主持人庄严宣告,“下面,宣读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题写的贺信。”全场掌声雷动,翘首以盼。“值此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是一份十分珍贵、格外厚重的生日礼物,是一份内涵丰富、情真意切的浓浓祝福,这是对中国文联、中国作协70载春华秋实的褒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热望与重托。


在这里找到美好与阳光 找到理想和信念

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方面肩负重要职责。作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娘家”,中国文联、中国作协70年来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作家艺术家,传递温暖,给予力量。诚如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所说的那样,中国作协始终是我走上文学道路的一个感召,一个依靠,一个指南,是我的精神亲人之家。没有作协,就没有今天的王蒙。


著名作家王蒙在会上发言


几十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王蒙在发言时回忆起1949年之后的往事,从《青春万岁》到《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的风波再到新时代的创作,言语间满是对中国作协的感念与情谊。他说,作家的劳动主要是个体的,或谓“宜散不宜聚”。作家比较强调个人风格与个性特色,有时一些同行表现了任性与相轻,社会上也时有对作协的刻薄质疑,这为作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同时,正是这些难点,说明了作协的存在与积极运转,有助于创造更加健康与诚挚的文风与世风,作家的艰难与或有的孤独与常有的困惑,正是作协存在的理由。所谓“宜散”的文艺家们,正可以在作协的组织中找到美好与阳光的相聚;伟大的信念、使命与传统,心灵的沟通与智慧的切磋,正可以带来文学上相互提携砥砺的希望。

在王蒙看来,中国作协对于采风与深入生活的组织推动,对于与社会各方面的生动与密集的信息获得,对于青年作家的培育与引领,对于与世界文学界的交流,对于文学报刊与出版物的编辑与支持,对于优秀作品的讨论、彰显、评奖与推广,对于作家的劳动与生活的关爱照顾,其任务是毫无疑义的。以文会友,以文助神,以文丰富提升作家们包括自身的精神生活与精神境界,这是毋庸置疑的天职与光荣。


不忘初心 到党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壮阔航程需要领航的力量,斑斓图景有待新的创造。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情深意切,是推动新时代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遵循,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对新时代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


著名艺术家田华在会上发言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我愿永远做党的女儿”,中国文联荣誉委员田华已年届九旬,聆听完总书记的贺信,她眼眶湿润,几度哽咽。这个12岁参加八路军,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功塑造过喜儿、李玉梅等形象的老艺术家,由衷表达着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对艺术理想的执著追求。

田华在发言中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最美好的新时代,一个最伟大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的文艺事业、对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几次致信,质朴亲切,语重心长,贯穿始终的是希望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虽已至耄耋之年,但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不断锤炼自身的艺术修养,演党的女儿,做党的女儿,忠诚于党,报效祖国,到党和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只要初心不忘,使命牢记,就会有无尽的潜能,我将用好我手中的这把艺术之枪,趁着自己这颗螺丝钉还没有完全老化,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挥余热,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我的一切。”


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在会上发言


笔墨当随时代,丹青寄托豪情。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在发言时回顾了新中国美术事业70年来的光辉历程。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包括美术家在内的中国文艺家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我们要自觉承担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心用情用功创作艺术精品,攀登艺术高峰,“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在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中国美术的思想性含量,展现中国美术的人民性特色,提升中国美术的艺术性水平。


因时代而新 到人民中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动我国文艺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湖北作协主席李修文在会上发言


在湖北作协主席李修文看来,无论是个人创作还是文学组织工作,都需要去重新发现,继续担当。回忆起自己的创作和生活,他不无感慨地说,我们需要重新发现自己和时代、和人民的关系,“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不仅是此刻的使命,更是真正的创作者终其一生都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吾土与吾民,已因时代而新,但是,持续地滴血认亲,持续地辨认出新的困顿和渴望、新的庄严和热情,仍然是记录巨大新变的根本路径,也惟有如此,我们时代的人民,才有可能跟我们的创作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我们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更加深沉和雄阔的人格力量。“我们更应该继续担当起作为时代亲历者、见证者的责任……回到新文学的初心:到人民中去,发出平民的、大众的、有血气的声音。而这两者都需要坚强的直面——直面传统在今日的被激活,直面时代新人的诞生;直面价值观被文学重新塑造的过程;直面古老文脉如何通过个人实践得以静水深流。”

时代与人民,永远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念兹在兹的关键词。


青年舞蹈家黄豆豆在会上发言


习惯了用舞步表达心声的中国舞协副主席黄豆豆生动讲述了他近30年习舞之路的几个细节,从排练《保卫黄河》到《延安记忆——张思德》再到《红星闪闪》,始终不忘人民与生活。2012年他接到《延安记忆——张思德》的创作演出任务,把自己关进练功房闭门编舞。他发现手中没有道具枪竟然不会演战士了,在总导演的建议下他静下心来学习张思德的资料,还通过网络查找陕北地区传统剪纸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最后,终于在“张思德胸前的白毛巾”这一人物符号上,找到了艺术创作的切入点。此后,他又随剧组赴延安体验生活,在张思德工作、牺牲的地方切身感受那一方水土赋予革命人的无私情怀,再一次对舞蹈进行修改,最终演出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他说,我深刻理解了总书记所说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使命在肩,重若千钧,牢记嘱托,方能扬帆远航。从“高原”迈向“高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必将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倾心投入、倾力创作,立德修身、崇德尚艺,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书写属于自己、更属于党和人民的光荣与辉煌的使命担当,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现场

会场全景

(摄影:王纪国 等)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