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人生美——赏读《远去的行囊》(组诗)的三个关键词

作者:陈泽亮   2018年12月27日 15:46      252    收藏

        董贺的这组诗是耐读的。
        它标致着现代诗创者已由抒情诗人转向智性诗人。
      《远去的行囊》(组诗)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拜读了诗人董贺的大作后,我的浅见是:《远去的行囊》(组诗)就是告诉要拥抱人生美。
        拥抱人生美,可以解读为三个关键词:一是生存美;二是生活美;三是生命美。
      《远去的行囊》(组诗)表达的生存美,就是三个追求:
        首先是对自然美的追求。
        具体体现在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注。
        在《进山》这首诗中,“回望深浅的脚印,觉得自己是巨人/钻进大山的胸膛,觉得自己是刀/拨开草丛,寻找;擦亮眼睛,寻找/在沟谷的碎石头、烂木头下/在山坡的腐烂的厚叶子里/抠出宝贝———大山带泪的器官/挖出了带泪的串山龙、桔梗、当归/挖出了带泪的党参、黄芪、芍药/挖出了大山被凌辱后的千疮百孔的疼”叙述的是自然的遭遇。
        “满满的袋子让生活沉甸甸/心头多出的糖分又足够做一场好梦”显示的是人类的贪婪。
        怎么做到索取与保护的平衡呢?
        “贴近山的皮肤,以谦卑的姿态俯身前行”呈现的是作者的态度。
        其次是对社会美的追求。
        具体体现在作者对传统与现代共存共融的呼唤。
        在《卖卤虾的男子》这首诗中,“不知何时,卖卤虾的男子就不再来了/即使总有人等着他,望穿秋水地等着/可他就是不来了,没说不来就不来了/也没人说清他是来自哪里,也或者/他到底怎么了,他为什么没来/可他就是不来了,这是童年的一个事实”讲述的是作者对优秀传统文化消失的遗憾。
        “他就像卤虾里的某个成分一转身,就再也寻不见了”表明的是作者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期盼。
        再次是对精神美的追求。
        具体体现在作者对欲望与命运深刻关系的揭示。
        在《钩子》这首诗中,“或许做梦也没想到,在这个清浅的水边/这个雨天,竟还有人觊觎着那滑溜溜的肉体/那晃动的钩子,晃动着感官的极致诱惑/晃动着不可抵制的念,终于被钩住了/钩住愚、痴欲,钩住一厢情愿/钩到不能用腮呼吸的河滩上”揭示了欲望与命运的深刻关系。
        “尘世中有太多的钩子,大的小的/鲜艳的或是灰暗的,跳动的或者静止的/有人在躲避,有人在恐慌/有人却主动把自己挂到钩子上/我仿佛想到了在渭水边垂钓的姜太公/又仿佛,那是一群急于超生的灵魂/在雨的静默里,帮它们超度”表达了作者历史与现实的深入反思。
      《远去的行囊》(组诗)表达的生活美,就是两个真切:
        首先是真切的情感。
        具体体现在作者对故乡与亲情撕心裂肺的倾诉。
        在《这些年,我始终在外面》这首诗中,“我守候着阿斯匹林、阿托伐他/和硝酸异山梨脂,犹如守候亲娘/这些年,我始终在外面/在异乡的天空飞翔又歌唱/我像风筝,摇摇欲坠的/大风也吹不走忧伤与凄怆/总也收不回遥望的视线/那里是寂静的乡村的烟火”表达的是作者的思念故乡的程度。
        “这些年,我始终在外面/去乡则愈贱,挂钟的齿轮划过/牵不到熟悉的唢呐中的悲欢/我甚至找不到更爱你的方式”揭示的是作者的无途表达的酸痛。
        其次是真切的心里。
        具体体现在作者对苦难与喜乐铮铮铁骨的誓言。
        在《时光的翅膀》这首诗中,“指向远方,指向苍茫/在悲喜剧里痛哭或欢唱/像懵懂的孩童在原野上奔跑/搜寻草味,却如何也抓不住时光/苦难如同钢针亲吻着浮生/旅途的风尘迷乱了眼/风中的蝉翼,雨中的坠蕊”这是作者在常常遭遇的苦难。
        如何把苦难转变为喜乐?
        “伛偻、蹒跚,剩不下尊严/是好汉,要三斤牛肉一坛好酒/流年里有轮子的转动、高负荷/我甚至能看到歌声里耀眼的枯黄”这是作者铮铮铁骨的誓言。
      《远去的行囊》(组诗)表达的生命美,就是两个坚定:
        首先是行为的坚定。
        具体体现在作者对理想与追求坚定不移的守护。
        在《记梦》这首诗中,“坍塌的建筑、惊飞的鸟群,失色的脸孔/恐慌、退却然后是纷乱的逃亡/黑色的花朵在遍地盛开/那是痛,扎入大地又刺向天空/预示着颤颤巍巍的归程”描述的是生命的困惑。
        “伸出臂膀,我哭了又笑了/亲吻土地,我笑了又哭了/像个疯子一样在天地间奔跑又摔倒/大风刮过,路面和瓶子在激烈相撞/只剩下,黑暗里一声又一声脆响”抒发的是理想的坚守。
        其次是信念的坚定。
        具体体现作者在对生命与时光飘泊不定的思考。
        在《掬一束光》这首诗中,“那贴近土地的卑微的生命/总是执着地把翅膀伸向天空/那是手臂,也是目光/似乎爱和希望在远方流浪/被打碎的黑夜,夹着咸味/拒绝言语也不能掩饰住泪痕/一会在前,一会在后/一会又在时光的隧道里失控”是作者的生命境遇。
        “沉默,然后舞蹈/忧伤,然后歌唱/我要掬一束光/让它照进我拙劣的诗行”是作者的生命境界。


        
附文:
《远去的行囊》(组诗)

⊙进山

为了进山,要特意换上破旧的衣裳
要特意准备一日的干粮和水
要特意带一把随身的护刀,要特意
就像准备一场大战,迎接一场风雨
然后就走吧,向群山进发
贴近山的皮肤,以谦卑的姿态俯身前行
没有招展的红旗,只有荆木丛和成片的橡树
还带着大大的塑料袋子,像要来捕风捉影
坡上的石头支楞着,露出惨白的牙,怪笑
此刻,我们就是最勇敢的人
回望深浅的脚印,觉得自己是巨人
钻进大山的胸膛,觉得自己是刀
拨开草丛,寻找;擦亮眼睛,寻找
在沟谷的碎石头、烂木头下
在山坡的腐烂的厚叶子里
抠出宝贝———大山带泪的器官
挖出了带泪的串山龙、桔梗、当归
挖出了带泪的党参、黄芪、芍药
挖出了大山被凌辱后的千疮百孔的疼
满满的袋子让生活沉甸甸
心头多出的糖分又足够做一场好梦

⊙卖卤虾的男子

卖卤虾的男子推着破旧的自行车
佝偻的身体就如同一只虾,“卖卤虾嘞”
他费力地吆喝着,在乡村的土地上
却像丝绸之路上的大使一样受欢迎

卖卤虾的男子一开始什么都买
破铜烂铁、旧鞋底、玻璃瓶、牛骨头

那些年,房前屋后和河道路旁都被拾掇干净
一分两分的换成零花钱,换成我们的笑靥

卖卤虾的男子后来什么都卖
女人们用的针头线脑
孩子们的拨浪鼓、小汽水
所有人都爱吃的鸡架和发糕
他就像魔法师,总会带来惊喜

再后来他就只卖卤虾了
卤虾是粉红色的,那是少女的颜色
撩拨着神经线,总让人充满渴望

卤虾里并不都是虾,也有被机器打碎的
螃蟹和小鱼,放油、加火、一阵乱炖

那扑鼻的香足以让你做一辈子的好梦
不知何时,卖卤虾的男子就不再来了

即使总有人等着他,望穿秋水地等着
可他就是不来了,没说不来就不来了

也没人说清他是来自哪里,也或者
他到底怎么了,他为什么没来
可他就是不来了,这是童年的一个事实

他就像卤虾里的某个成分
一转身,就再也寻不见了
(注:卤虾就是虾酱,这是唐山沿海对虾酱的叫法。)

⊙钩子

或许做梦也没想到,在这个清浅的水边

这个雨天,竟还有人觊觎着那滑溜溜的肉体

那晃动的钩子,晃动着感官的极致诱惑

晃动着不可抵制的念,终于被钩住了,

钩住愚、痴欲,钩住一厢情愿
钩到不能用腮呼吸的河滩上

尘世中有太多的钩子,大的小的
鲜艳的或是灰暗的,跳动的或者静止的

有人在躲避,有人在恐慌
有人却主动把自己挂到钩子上

我仿佛想到了在渭水边垂钓的姜太公

又仿佛,那是一群急于超生的灵魂
在雨的静默里,帮它们超度

⊙时光的翅膀

指向远方,指向苍茫
在悲喜剧里痛哭或欢唱

像懵懂的孩童在原野上奔跑
搜寻草味,却如何也抓不住时光

苦难如同钢针亲吻着浮生
旅途的风尘迷乱了眼
风中的蝉翼,雨中的坠蕊
眼中的浑浊程度真是不敢去想

伛偻、蹒跚,剩不下尊严
是好汉,要三斤牛肉一坛好酒
流年里有轮子的转动、高负荷
我甚至能看到歌声里耀眼的枯黄

⊙这些年,我始终在外面

掐住一点执念,秋天的光影
时不时就安抚一下脆弱的心脏
我守候着阿斯匹林、阿托伐他
和硝酸异山梨脂,犹如守候亲娘

这些年,我始终在外面
在异乡的天空飞翔又歌唱
我像风筝,摇摇欲坠的
大风也吹不走忧伤与凄怆

总也收不回遥望的视线
那里是寂静的乡村的烟火
从容谈笑安静行走
用瘦弱的指,按住平淡背后的希望

这些年,我始终在外面
去乡则愈贱,挂钟的齿轮划过
牵不到熟悉的唢呐中的悲欢
我甚至找不到更爱你的方式

⊙掬一束光

那贴近土地的卑微的生命
总是执着地把翅膀伸向天空
那是手臂,也是目光
似乎爱和希望在远方流浪

被打碎的黑夜,夹着咸味
拒绝言语也不能掩饰住泪痕
一会在前,一会在后
一会又在时光的隧道里失控

沉默,然后舞蹈
忧伤,然后歌唱
我要掬一束光

让它照进我拙劣的诗行

⊙记梦

坍塌的建筑、惊飞的鸟群,失色的脸孔
恐慌、退却然后是纷乱的逃亡
黑色的花朵在遍地盛开
那是痛,扎入大地又刺向天空
预示着颤颤巍巍的归程

伸出臂膀,我哭了又笑了
亲吻土地,我笑了又哭了
像个疯子一样在天地间奔跑又摔倒

大风刮过,路面和瓶子在激烈相撞
只剩下,黑暗里一声又一声脆响


作者简介:董贺,河北青龙人,满族,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邢台现代诗歌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邢台市诗人协会理事、南宫市作协副主席、梧桐雨现代诗社社长。著有诗集《上树》、《绿色的火焰》,作品多发表在《关雎爱情诗》《中国草根》《河南经济报》《河南科技报》《长江诗歌》《中国风》等纸刊上。


陈泽亮,中共党员,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淮南五中高级教师,中国先秦史研究会与国语双语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安徽省省级家庭教育名师,《大西北诗人》杂志签约作家,中诗网特邀编辑,中国诗歌报吉林编辑部诗评部主任,《西北凤凰诗社》社长,现代诗歌文媒美国总社社长,曾在《中国华文教育》《同步悦读》《大西北诗人》《四川人文》《泰山青未了诗社》《诗歌联盟》等网站、杂志、平台等发表诗歌近三百首。 2017年,本人撰写的《把家庭教育过程伦理化》《把家庭教育力度课程化》《建立高效家长学校课堂的两大途径》《四个举措抓实家庭教育工作》等五篇文章分别被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浪网、财经腾讯网和凤凰网所转载。 诗观: 诗是奔向远方孤独的激情, 诗人用激情把一杯水酿成了一杯酒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