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创作视角的一个大突破
作者:陈泽亮 2018年12月04日 11:41
350 收藏
现代诗创作视角的一个大突破
——诗人杨立杰《情怀》赏读
陈泽亮(安徽)
长春无名小卒老师 的《情怀》小诗是对当前现代诗创作的视角小、情感冷、叙事碎、抒情假的一个大突破。
这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小诗表达出了当前现代诗所缺乏的一个重要品格:情怀。
情怀是这首诗在诗志上最大的成功。
这种情怀具体表现为五种具态:
“灰暗/不是我们时代的色彩”是作者表达的 时代情怀。
“感叹/更不是这一代人的情怀”是作者表达的主人情怀。
“包扎好心灵的创伤吧/用梦想和信念编织的绷带”
是作者表达的理想情怀。
“纵然是还渗着血/也要扑向祖国的未来……”是作者表达的祖国情怀。
“诗人有勇气去颠覆并创造了新的技术。在语用语式、意象合并等诗智上漫漶了新的美学基因。”是作者表达的探索情怀。
附文:
情怀
文/无名小卒(长春)
灰暗——
不是我们时代的色彩
感叹——
更不是这一代人的情怀
包扎好心灵的创伤吧
用梦想和信念编织的绷带
纵然是还渗着血
也要扑向祖国的未来……
作者简介:杨立杰,网名无名小卒,笔名扬言,杨木,中国诗歌报总编办主任兼中诗报吉林工作室主编。打小偷过街坊鸽子,少年时去图书馆“挖洞”盗取过“粮食”,青年时加入了共青团,走上了阳光之路,并成为退休前的党务工作者。爱好朗读、乒乓球、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报告文学等,二十余年,有多篇文字发表在《长春晚报》、《长春日报》、《城市晚报》、《中国诗歌报》2017年卷、2018年春季卷、《中国诗歌报》2017年临屏诗精华作品选等报刊,一篇报告文学收录于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时代主乐章》一书,三篇杂文获三等奖。
陈泽亮,中共党员,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淮南五中高级教师,中国先秦史研究会与国语双语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安徽省省级家庭教育名师,《大西北诗人》杂志签约作家,中诗网特邀编辑,中国诗歌报吉林编辑部诗评部主任,《西北凤凰诗社》社长,现代诗歌文媒美国总社社长,曾在《中国华文教育》《同步悦读》《大西北诗人》《四川人文》《泰山青未了诗社》《诗歌联盟》等网站、杂志、平台等发表诗歌近三百首。 2017年,本人撰写的《把家庭教育过程伦理化》《把家庭教育力度课程化》《建立高效家长学校课堂的两大途径》《四个举措抓实家庭教育工作》等五篇文章分别被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浪网、财经腾讯网和凤凰网所转载。 诗观: 诗是奔向远方孤独的激情, 诗人用激情把一杯水酿成了一杯酒!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