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守德诗集《吾山伊水》出版

作者:汪守德   2018年08月20日 17:19  中国诗歌网    1053    收藏

微信图片_20180820171343

《吾山伊水》,汪守德著


【序 言】


我见青山多妩媚

孟繁华


汪守德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散文家,就文学批评来说我们是同行,常见他的批评文章发表在各大报刊。有评论集《遥望星辰》《军旅诗情》《寻梦军旅》《点燃与盛开》和专著《世界战争小说》《中国战争诗歌》等出版;同时他也是位作家,曾有散文集《岁月的风铃》《倾听阳光》《秋天的和弦》等问世。

吟诗作文历来被认为是雕虫小技,心怀大志者只是偶尔为之,只是抒怀咏志借题发挥。因此,曹丕的所谓“文乃经国之大作业,不朽之盛事”的文,与文学没有关系,那是文章之学的文。是策论、表、奏、书之类的应用文章,是与经世治国有关的文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心怀天下的文人,往往会感叹壮志难酬或意气难平。我们读到这样的诗句,大体反映了这种心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壮志未酬人欲老,寒林落雾心茫然;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里山等等。诗都是好诗,诗人放不下的情绪或心结隐含的还是家国情怀,这着实令人感动;但是,毕竟还有另外一种境界同样令人向往和追随,这就是辛弃疾的《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辛弃疾一生轰轰烈烈挥洒自如。不仅战场上勇冠三军,更有诗文名垂千古。即便岁月老去,仍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潇洒、自信和倜傥风流。我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汪守德当然不是辛稼轩。但他近年来遍游名山大川,祖国的好山河尽收眼底,所到之处,信笔拈来,不拘格律亦不拘平仄。兴之所至,借景抒情,物我两忘。在自媒体时代,他的创作即刻发布。我在分享之余,更多的是为汪守德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情怀心胸所打动——离开了工作岗位,他仍有寄托,那便是诗集《吾山伊水》中的江山万里。

于是,寄情山水间,“时光不磨青春老,静观山水此身闲。”“更将手机拍万象,任谁不是摄影家。”“静观”是心态,“任谁”便是自由。这种“新常态”给汪守德带来的不是怅然,更不是落寞,他的欣喜之情几乎溢于言表:“堤岸信步寻春色,戛然一声冰河裂。欣喜几回度微风,桃花杏花看不歇。” (《春之韵》八)“适闻梅花正满山,人在满山梅花间。梅花不被风吹去,我心二月是江南。”( 《春之韵》十九)这样的诗句,几乎让我们看到汪守德匆忙的脚步和满面春风。究其缘由,他在《登燕山》中做了这样的回答:欣登燕山意若何,云也半坡花半坡。人间不拟回头望,缤纷天上色彩多。

不料人间回头一望,天上有更多的缤纷色彩,这便是审美移情说。正所谓“心中若无挂碍事,便是人生好时节”。除了放浪于山水的诗作之外,我觉得汪守德的“忆旧诗”写得真挚动人。比如《忆少时》,“少年无敌上高房,曾是邻家千杀郎。”一个兴风作浪精力过剩的淘气少年,几乎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比如(《清明》二)“我回故乡荠菜老,泪眼父母墓上草。花黄麦绿新叶红,万千疼爱何处找。”这是发自内心无须矫饰的诗句,它的普遍性就是游子和儿女心。

汪守德不用新诗的形式,而是用四言、五言或七言。这一选择显然是有意为之的。一方面是汪守德有古诗的修养,一方面古诗的古意可能更适于他表达当下的心境。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散文家,他当然最能把握或掌控自己。废名认为新诗的形式是散文的,内容是诗的;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形式是诗的。在我看来,汪守德写诗,无意于诗歌形式内容的辩难或探讨。只要适合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情怀,新的古的又有何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汪守德的潇洒、自如和自由,也可看作是追随稼轩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境界吧。


微信图片_20180820171336


【作者简介】

汪守德:男,安徽省定远县人。1973年12月,服役于浙江宁波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1978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3年5月,调入总政治部艺术局。2008年11月退休。业余从事文学写作、文艺研究与评论工作,著有各类文集、专著共10多部,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等门类的评论文章数百篇。



后 记

应该说《吾山伊水》是微信时代的产物,若不借助这样一种新的传播平台,便没有这本诗集的问世。自从数年前加入微信之后,欣喜地发现在朋友圈阅读和发送各种帖子,是一件很时尚、很开心的事情,也渐渐养成一种写作习惯,即将行旅、际会、起居等的所思所想,甚至是悲欢爱恨,以简短的四言、五言、七言,乃至骚体等的图文形式在朋友圈发布,大有既刷存在感,又与好友分享的意味。于是在昼夜晨昏之中,在日积月累之中,便有了这样一本可称为旧体的诗集。令内心十分惶恐不安的是,由于自身修养的不足,写作时只求托物言志和抒情达意,不求工稳妥贴和合乎格律,以此形式公然出版貌似旧体的诗集,一定贻笑于诗界方家了。感谢众好友多年来的一路点赞和评论,感谢张良村副总编为编辑出版本书所付出的心血,感谢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兄为拙著所作的最为知心的序言,感谢我的家人给予的各种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忱。


著者 

2018年1月24日于北京四道口

责任编辑:祝滢 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