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为诗集出版

作者:傅大为   2018年07月10日 15:50  中国诗歌网    1037    收藏

微信图片_20180710153741


【作者简介】

傅大为,满族,辽宁本溪清河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防作家协会主席、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作品见于《人民日报》《诗刊》《星星》《绿风》《青岛文学》《脊梁》《作家报》以及“中国诗歌网”等,代表作在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庆祝建国60周年和纪念建党90周年等大型诗歌音乐朗诵会上播出。20余次获《诗刊》、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等文学赛事一、二、三等奖。出版诗集《多情岁月》《傅大为的诗》、散文集《青青苦丁》,作品被收入全国诗歌年选、经典作品选等多种选本。《诗刊》“当代诗人群像”曾予以介绍。2017年被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文化厅联合授予“陕西省职工艺术家”称号。


微信图片_20180710153807


【相关评论】


大为和大为的诗

周养俊

 

我是通过读大为的诗认识大为的,认识大为我对诗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写过诗,也出了四本诗集,忽然间感觉不会写诗了,因为现在的诗有些我读不懂,能读懂的又不喜欢,自己写不了“时尚”的诗,于是困惑、纠结。

一天,读到大为一组写秦岭的诗,眼前忽然亮了。很长时间读不到这样好的诗了,很兴奋,于是四处打问作者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也巧,不久就在成立陕西职工作协的会议上见面了。

大为浓眉、大眼、方脸、高个儿,浓厚的东北腔,一身的“豪放派”,说话却慢悠悠的斯文,倒像江南的“小桥流水”。相处久了,发现大为是个看似粗糙却内心丰富细腻的人,他是职工作协的副秘书长,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办事讲原则,待人很热情,大家都喜欢他。

认识了大为,就更关注他的诗歌,并与其多次交流诗歌的创作。发现大为写作从不轻易动手,绝不粗制滥造,无病呻吟,几乎首首是精品。他对事物观察细致,视角也十分独特,就象一个巧媳妇在做精美的手工,做成了就抢手。

读大为的诗歌,我觉得这几点比较突出:


1、感情真挚。

无论是怀念亲人,缅怀爱情,吟哦友情;不论抒发浓郁的乡愁,还是呵护底层民众、感悟人生,大为的诗都满怀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具有不可阻遏的穿透力,达到了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一首亲情《离家》(2009.5《诗刊》.上半月),动感画面极强,“离家的时候/心,挤不出门缝”,两句话,把亲人出行的心情抓得十分准确。“离家的时候/身后永远跟着/两双眼睛”,一语“跟着”,真的让人拍案了……远行人敢回头看那“两双眼睛”吗?情感有大小之分,豪放与婉约是矛盾而统一的。大为微信名曰“白山黑水”,一黑一白,黑白分明,既是地理标识,更是性格暗示。如此,他的笔端能同时流出“小桥流水”和“大江东去”,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秦岭的章节》(《脊梁》2016.1) 里,他说“你这东方大地上的船/左舷,测着黄河五千年深浅/右舷,狠狠拍打长江三千里/荣辱吃水线”。

      

2、语言清晰脱俗。

大为的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热情健康、积极向上、通俗易懂。著名诗人商子秦曾定义他的诗歌:是行走在新潮与传统之间的。辽沈老诗人张蓬云先生评价他说,绝不是“别有用心地把中华民族语言折腾得乱七八糟,以自诩高雅”,他的诗“清新而深刻,直白但不浅俗”。在《山坳.马.太阳雨》里,作者再显画面创造能力,“阳光之缰/牵在马的手里/有一口无一口地/啃食宁静”(《星星》2010.9),马在啃食着宁静,那么看马的人在享受什么呢!他时刻牢记着同族作家叶广芩的一句叮嘱:语言是个苦力活。为此他为这个“苦力活”,一直努力《在路上》(《绿风》2008.5)“一步山河震颤/一声脚的疼痛”、“没有脚的纠缠/路的日子太寂寞”,为诗之路、为世之路,尽收笔端。

       

3、意象丰满。

真挚的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语言清新脱俗无疑提高了诗歌的格调,这两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营造意象服务的。意象很重要,有时候它甚至会决定一首诗歌的成败。他把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缩放进26行的《兵谏亭下五间厅》(《诗刊》2010.5)分行文字里,“历史的长麻丝/捋到现代时,又有些乱/那五间房子,便是绾出的一个结”、“一个重要的结,与家园有关/与枪刺挑破民族太阳有关/紧紧拴着三个人”,这些宽厚的意象肩膀,承载了难以言说的历史重量。上楼爬楼,常见的日常行为,在他笔下却赋予了王之涣登鹳雀楼的高度,“他把那楼,连同白日/连同那汹涌入海的大河/搬到纸上之后,我们/便习惯了登楼”、“我们学会揽时空在怀/指挥目光驮起幽幽雀鸣”、“我们习惯了登楼/登那座空前绝后的楼/并成为空前绝后的/登楼人”(《登王之涣的楼》香港《文学月报》2017.8)。千百年来,我们一代又一代,在书中,沿着文字的阶梯,不停登这座楼,这是一个民族的高度,目的是为了抵达“空前绝后”。

     

4、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大为生于长白山脚下,工作在秦岭南北两麓35年。东西两座大山的雕刻、黑黄两块土地的浸润,成就了他大山一样的胸襟和体魄、泥土一样朴实的性格。他对古城、秦岭,对陕西的一草一木,还有所从事的航天事业,具有浓厚的感情,他爱这块神奇的土地,爱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更爱头顶的那片星空、那浩瀚的宇宙。他不会唱秦腔,但却吼出来了秦腔黑头的声音,“撕碎了闪电/揉碎了风”、“我看见,古塬的肺叶/连绵咳出粘稠稠的血”(《听唱秦腔黑头》香港《文学月报》2017.8);那洋洋洒洒155行的《秦岭的章节》(《脊梁》2016.1),仅仅是他秦岭系列的一个开始,那是秦岭的山山水水从他骨子里、脉管中的立体流淌,还有《终南山》《丝绸之路》等等。

大为是航天人,曾在秦岭腹地最艰苦的航天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工作过七年。浓于血的航天情怀,给予他长征系列火箭一般的创作动力。他发表于《诗刊》的系列航天题材诗作,将他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可谓开辟了航天题材创作的先河!《天地伟业》二首(《跨越苍穹》、《长征火箭,直挂天庭的立体组歌》)曾斩获2008年《诗刊》改革开放颂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之后连续直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庆祝建国60周年和纪念建党90周年等大型庆典舞台;《月亮,我们来了》(《诗刊》2008.1)荣登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

大为是我的朋友,也是我喜欢的诗人,更是我们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倾情推崇的重量级诗人!我祝贺他诗歌创作取得的优异成绩,也祝愿他今后写出更新更美的诗篇来!


2018年1月17日于高新

 

作者简介:

周养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联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职工文联副主席、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散文协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祝滢 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