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新作《无端欢喜》出版

作者:时宏强   2018年06月25日 15:23  人民网    1320    收藏

2018年6月21日,诗人、作家余秀华受新经典文化之邀,携其首部散文集《无端欢喜》,在单向空间与读者分享她近三年的文字创作体会。

《无端欢喜》收入了余秀华近年创作的四十余篇散文。在书中,余秀华谈人生、谈故乡、谈友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安,灵魂的动荡,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痛苦与喜悦。她独有的细腻的觉察力、绚烂的想象力和浩荡的内心世界,让人看到一个坚强坦诚、深沉达观又天真俏皮的真实的余秀华。

新书刚一上市立获出版界和文艺界的认可和好评。作家、出版人止庵说,余秀华的散文,令我对她刮目相看,我觉得比她的诗歌还好;ELLE主编晓雪一边读一边用记号笔画下自己喜欢的句子;主持人陈鲁豫、歌手小河、作家水木丁读过书后都用声音记录下令自己感动的段落。


首部散文集:不同于诗歌的惊艳


2015年,余秀华的诗一夜之间红遍网络。之后,她相继出版了三本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总销量达四十余万册,为二十年来国内诗歌销售之冠。堪称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她与诸多优秀的诗人一起,引发了新一轮的读诗热潮,让一度“冷门”的诗歌,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前半生几乎从未踏出横店的余秀华,在成名后的三年中,诗歌带着她天南海北满世界地跑。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她视为“天”的母亲身罹癌症离世。眼看着曾经熟悉的小院,只剩下父亲和自己。随着农村建设,那个她把一草一木都融入自己诗歌创作的横店村,被新的楼房取代,曾经熟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

热闹背后,余秀华还是要面对日常琐事,生存的艰辛、人生的痛苦和焦虑。每次外出,余秀华都是独自一人,常常因为腿脚不便和身体虚弱而摔倒坐在地上。“上台阶上到一半摔倒了,旁边有一些人看着我,但是没有一个人拉我一下,我挣扎了几下,没有力气爬起来,索性坐在地上歇一会儿……我在人来人往的台阶上坐着,也在陌生的好奇的冷漠的目光里坐着。如果这个时候感觉不到孤独那肯定是骗人。”

这几年,这些事,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故。生活的苦难,命运的垂青,故土的辽阔,亲人的惆怅,生死的迷惘,爱恨的交叠,家国的感慨……她把这些感受都写进了散文集《无端欢喜》。


清醒而孤独,写尽人间万般滋味


余秀华的成名几乎是一场“突发事件”,蜂拥而至的媒体争相报道,让她获得了突如其来的名声,但同时也被贴上了“脑瘫诗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等标签,承受着各种质疑和压力。

对于一个近四十年未踏出乡村的、身体残疾、说话略显吃力的女人来说,这突如其来的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舆论的压力,应该会让人无所适从。但是作者本人对此却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我不知道上天为何厚待于我,我如何有被如此礼遇的资本?我没有。我只是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唯一的好处,不虚伪。有时候非常累,但是说不出累从何来。有时候很倦怠,又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一直有人问:你现在成名了,生活有什么改变?天,让我怎么回答?生活是什么,是一个接一个的细节,我参加的那些活动、节目怎么能叫生活?我虽然不会对这美意警惕,但是的确无理由欣喜若狂。我心孤独,一如从前。”她在文章中写到。

她在精神上一直是孤独的。邻居、家人,甚至丈夫都不理解余秀华——“关心灵魂的事情是闲得太狠了的无事生非”。丈夫一年回家一两次,相对而坐,却无话可说。爱情是余秀华诗歌永恒的主题,爱情是一种证明,希望能借此把自己拖出怀疑的泥沼。

“我想要一场虚境来戳破本身已经存在的虚境。”但现实的婚姻并没有给予她精神上的安慰,她的婚姻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人莫名其妙地走在了一起,还有一纸不许随便离开的契约……两个身体和灵魂之间有缝隙,发现缝隙的存在就是怀疑开始的时候。”所以尽管面对父母的反对、外人的质疑,余秀华也要用尽所有的勇气与坚决,结束这怀疑,摆脱这枷锁。

书中处处流露着千帆过尽的疲倦与从容、天真中的顽强与坦诚。余秀华的横空出世,并非一时的炒作。她以其独特鲜活的生命体验,加上内心的敏感和才华,对生存之痛有着近乎本质的思索。她的文字源于日常生活,是对个人体验最坦诚、最清醒的书写,体现出强烈的主体精神和对于人的价值与尊严最深刻的思考。

“人活着哪怕千重不幸,但是存在着,存在就抵消了不幸带来的一切毁损……大部分人必须过的是漫长的没有意义的枯燥的日子,这是我们必须忍受的。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事业的成功以外,更持久和更入心的成功是在庸俗的日子里寻找到快乐。”在书中,余秀华以一种常人难得的达观看待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种种不如意,这种达观是一份对生命坚定的热爱,这份坚定给了这苍凉的人世无限温暖。

“我怨恨过生活的不公,但幸运的是,真正的喜悦都是来自灵魂深处,而不是外界。”余秀华说。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