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文东: 天赋、灵奇、生机——序《我必须宽容》

作者:敬文东   2018年03月28日 12:20  中国诗歌网    643    收藏

微信图片_20180328121755

《我必须宽容》,林江合著


林江合六岁开始发表作品,已有二百余首诗作面世,但到今天他也不过十五岁。有赖于少年人的精纯、素朴、专注的感受力,还有丰盈、开阔的想象力,江合的诗歌乃是身体对事物变化的当下反应,也是想象力在贴近事物变化的秘密时的神秘愉悦。


一般说来,诗人感知事物变化,激活心灵,是诗歌写作得以成立的主要原因,正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他们从事物的变动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引出一种“推移的悲哀”,即使是少年江合也似乎莫能例外。他在成长的喜悦与期待中,偶尔也有浓淡不一的忧愁,一种被他少年化了的“悲哀”,由其看似单纯、充满朝气的诗作纳入自身,形成了一种奇异的美学效应。


少年江合对事物变化的感受,摆脱了在成年人那里普遍存在的名利负累和焦虑感,纯然出于好奇、疑惑与乐感,自由舒展着感受与想象。他以全息的敏锐感官,去感受纷繁复杂事物的变化,并用奇思妙想,揣度这些变化之后的天机与秘密。他写道:“雷霆/从天边的星光中,轰的一声劈散了宇宙/粉色的小溪/从森林的高塔倾泻下来。”(《思月》)小江合想象月亮出现的场景,极富奇妙韵致和声色律动。夸大一点说,这满可以视为江合在理性原则盛行的现代社会,对《天问》的雄奇想象力的一次当下回响,却不无心态上的天真与行文上的祥和,既符合他的年龄,又不符合他的年龄。他在广袤的宇宙中自由游走和环视,以素朴的心灵与宇宙直接交流。江合诗歌中自然、清新的节奏,正是对这种游观事物变化之节奏的直接显现。他用新奇的想象力串联起时空,织染事物变化背后的秩序和经脉。事物的变化是宇宙中的一次力的律动,也是诗人心灵的一次情思感动。诗歌在呈现世界的勃勃生机和盎然奇趣时,连同诗人的活泼心灵也一并呈现了。

         

在世界面前,小江合不采取知性的渗透,他更愿意贴近:用鲜活的身体,感触事物充满奇趣和生机的各种变化,尤其是变化的各种细节。这种观物方式,竟无意中有类于老子所谓的“复归于婴儿”。他以本真的童心,以整体浑然的意识,开放地感应各种宇宙现象,并与之应和。当然,老子向往的这种素朴状态,是出自成熟稳定状态的后置设想;而在江合的诗歌中,因为少年敏锐、纤细的感觉,面对事物的变化也隐隐显露出对不确定性的隐忧、对事物消逝性的“物哀”。他在《朋友艾历克斯》中写道:“艾历克斯嗫嚅着他想说什么/踏着空气匆匆起来/像酒塞一样堵住了他的嘴不透风的墙/哦/可怜的艾历克斯/火山就要爆发了/你为何迟疑着不走。”而在《关于一场夜中惊醒空气的雨》中,他更愿意这样说:“终于我看见/寒冷在向世界兜售/它的离去。”这种隐忧情绪,增加了江合诗歌中下沉的力量,平添了些微沉重的音响,用以平衡过于活泼轻盈的声音和姿态。这轻盈之外的些微沉重,为江合的诗歌带来了某种复杂的意味,既符合他的年龄,又不符合他的年龄。


史蒂文斯说:“一个诗人必须成功地为自己而感觉并且充分地表达自己。” 史蒂文斯的意思是:所谓诗人,就是在感受、认知和再现自我与世界的方式上做调试的人,他在不断炼制自己的隐秘配方,以获得描述自我和世界的最佳方式。一种有效的写作,是在自己身上发现一种新的感知方式和内在视力,犹如发明一种新的光学仪器,改变我们看待世界和自我的眼光。江合基于童心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正是其中有效的探索之一。他在诗歌中描绘的,正是敏感的身体与世界接触的当下瞬间,一个薄而易碎的界面。他在这个界面上率性地做着调试。他在轻与重,快与慢之间,寻求一种巧妙的平衡,不穿透事物的表皮,而以直觉触及事物内部生长的力量,这源自童年生命的生长性和世界自身的生长性的感通。这种感知和平衡能力在江合这里甚至不是一项习得的技艺,更有可能是一种天赋。在天赋的指引下,江合试探着一种新的感知类型,表现出了自我的活泼和世界的灵奇。这集中体现在诗歌《阁楼与早晨》中:

 

红色

止不住的早晨

还有青黑色

欢快得诡异

绿色

早已颓废

腼腆的肚子渲染着酒气

阁楼的钟声还没盖紧

盐一样咸涩的金色席卷而出

太阳的眼睛

花一样的绽开。

 

江合犹如一张浑身充满敏感触点的感光底片,在和世界的相遇中,当即捕捉和呈现事物变化的光影和踪迹。他用诗歌传达出这样一种感觉:世界不是固定不变的原子结构和理性架构,而是一缕缕跃动的光线,一片片流动的色彩,是无所不在的初露端倪的潜能、动力和生机。在这里,没有生存的重负,没有压抑,只有一派春光普照,一派灵动的生机,一种自然而然生长的希望,如初露的曙光,花儿的萌芽。这就是世界在江合眼中呈现出的天机和生机。而所谓天机,就是世界含而不露的真理。少年江合对天机的直观,有赖于全息的观看和想象之后的总体呈现。这种感知力和表现力属于这个特殊的年龄,增不得半分,也减不得半分,增一分便偏向偏狭,减一分则滑向稚拙。这恰如初升之日,不是以强光照彻万物,而是以晨曦温柔地涂抹寰宇。


愿林江合本此初心,走向广阔和厚重。是所望焉。

 

2017年11月12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