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学敏:黄昏,有只鸟在歌唱——浦君芝诗集《夜之书:胎记》

作者:倾听书卷   2017年09月28日 09:37      848    收藏
黄昏,有只鸟在歌唱
——浦君芝诗集《夜之书:胎记》

龚学敏

前年的秋天,我第一次来到常熟,第一次遇到许多的江南诗人,也是第一遇到在常熟地方志供职的诗人浦君芝。浦君芝给我的印象,完全符合我对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历史所在的想象。一大早,浦君芝便带我到虞山脚下的兴福寺去吃蕈油面,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囊中羞涩又喜美食的吃客而言,蕈油面在满足我对美食追求的同时,也让我在浦君芝边吃面边给我聊常熟、聊虞山、聊兴福寺时,徒生了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

我出生的九寨沟除了自然风光之外,历史上便是一个藏汉民族文化分界、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交通极为不便的弹丸之地,在不长的历史中,没出过一个秀才,解放前有一所小学,校长由在外县去读过两年中学的外公有事无事地当着。外公这一族人也算当地有名的文化人了,因为一本学着县志体例写成的《南坪乡土志》,就出自外公堂兄的,这本书是现在叫做九寨沟县的这个地方本地人最早的文字记载。我小时候记在脑子里的词语,除了我眼看着的大山与河流有着本地人给它们起得当地名字之外,其它诸如太阳、月亮、树、草,包括动物都是山外面的人起好了名,让我们跟着他们叫而已。我从小便喜欢听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来自山外的,就连土生土长的传说现在想起来,怕是很难有原创,顶多算是移植。比如小时候我对西湖极度的憧憬,完全来自一本关于西湖的民间传说集,我现在依旧认为有传说的地方是最美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神灵。


和我一起吃面的浦君芝,定然想不到作为常熟地方史工作的学者的他,无数次地给外地人讲过的故事,在极大地让我感到过瘾的同时,又会让我回到小时候的自卑里。这种自卑自然让我对浦君芝产生了羡慕之感,一个对当地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的人,一个生活在当地的传说中的人,一个与当地山川、草木、甚至小地名中的神灵们朝夕相处的人,在我心中已经完全符合小时候我认为可以和神仙沟通的人物的想像了。

带着这样的感觉游雨中的虞山,自然会有意外的收获的。然后,我们相约还来常熟,还来吃兴福寺的蕈油面,还来听吴文化中那么多让人痴迷的典故与传说……

再后来便是我读了许久的诗人浦君芝的这本诗集《夜之书:胎记》了。

胎记是与生俱来的。诗人把其中一组诗的题目写进这本诗集的名字,仿佛在强调这组诗所告诉我们的所谓诗人的胎记,就这样贴在了诗人人生的封面上。同时,让我们知道了在诗人眼里,诗歌、诗意如同长在我们身体上的胎记一样,是与生俱来的,是想抹也抹不去的。“这时候,你一抬头,云朵会发芽/你一低眉,青石板长进眼眸里/它们的纯粹,成为你诗歌中的胎记”——《胎记》。能够成为胎记的必定纯粹,像是与诗人一同生长的云朵、青石板,如同诗人永远都长不大的童年。“我要在夜晚,用诗的语言寻回丟失的物件/每晚,语言的光芒在夜的上空舞蹈/指引并赐予我在黑暗中跋涉的勇气/我在夜晚的书本上,寻到一些梦的谷物/寻到一些出走的灵魂,和黑暗的花朵”——《我的夜之书》。从某种意义上讲,童年之后的我们何尝不是进入了夜晚,我想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慨必定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缘由,这一点在诗中是可以感受到的。“我无视那些高大上的诠释/这与尊敬无关。我尊重除我以外的一切/我与一些文字结为一体”——《我是一枚汉字》。一位真正的诗人的人生莫过于如此,浦君芝写到了,相信他也真正地做到了。看书名《夜之书:胎记》,便知其用了心。

组诗《山光》多写虞山景致与历史掌故,诗人在现实与历史中自由进出,就如同诗人在现实中的角色一样,一边研究过去发生的林林总总,一边抒写着内心的千头万绪,我仿佛看到诗人在阅读那些已经发黄的典籍时,记载中的事物,以及先贤,纷纷进入诗人在现实中为他们设计的场景,这个场景便是诗人自己的想象力。“几滴清雨,打湿小辋川的信息,打湿/一位诗人从唐朝捎来的信笺”——《虞山小辋川》。其实,诗人每天上班的环境,不就是在接收古时,包括唐朝的信息的场景嘛,岂止上班,在我心目中,常熟就是一个具有浑厚历史文化气场的场景,在常熟写诗的人是有幸的,诗人浦君芝是其中之一。

午后虞山,阳光恹恹地伸个懒腰
一些云朵,高深莫测地穿过寺中小潭
 
几株野花,在寺院墙角窃窃私语
琉璃瓦,经幢,香烛坛,一一流过梵音
 
流过百年的杏。叶色收藏冬的日子
收藏风的凝息静气。一粒尘埃,在阳光下
 
追着另一粒尘埃。一缕云影,掠过
一朵菊的残骸,掠过一件黄色僧衣
 
午后,我在虞山的某处,看一些山光现象
这些现象,藏着一些人性的秘密

我喜欢这首小诗《山光》。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与古人比起来是不是走得太快了?还有就是这种快究竟是什么驱使的?这一点很重要。是呀,现代让我们有了许许多多的便捷,可是,其中多少除了物欲,与我们的内心有关?其中又有多少与我们的灵魂有关?当然,如果我们有灵魂的话。我始终认为,诗人如果有用的话,他必须是发现人的内心与自然之间神秘关系探秘者,因为自然产生了人,而不是人能够决定自然。诗中伸着懒腰的阳光、高深莫测的穿过寺中小潭的云朵、窃窃私语的野花、琉璃瓦、经幢、香烛坛、杏……等等这些构成的意境不会逼着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快步地走,而是慢慢地品味,这个慢甚至让你真可以感觉到一百年不过是一片树叶而已。不过,这种慢也仅仅是一个午后,并且是一个现实中的午后。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现实世界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人类活动过的古迹?那么,人类心灵活动的古迹在那里?不可能仅仅存活在文字之类的艺术作品里吧?有时候,我们莫名其妙的一感动,会不会和这个古迹有关?这个秘密是不是应该有人找出来,去感动更多的人?

可以看出诗人浦君芝在诗歌中竭力想要打通现实与传统之间横亘在我们面前的这堵墙。中国汉字从鸦片战争开始与中国的文化一道已经丧失了这么久的自信了,打通,谈何容易,这已经不是浦君芝一人所能为的了。今年,在一次有关话题的座谈会上,我说,曾经,我和一位年近八十的老诗人聊天,自然而然地聊到中国诗歌该怎么走,或者,可能怎么走时,我们都以符合什么样条件,或者达到什么样要求的诗人,才可能成为优秀诗人,甚至大师为话题进行描述。我讲了不短的时间,力图想从很多方面,把自己心目中的大师形象,尽可能地描述清晰。可是,这位让人尊敬的老诗人,只用了简单、生动的八个字:背靠传统,面向现代。

我很高兴的是我们的这个传统真还有许许多多的写诗的浦君芝们背靠着,这里面不仅是对母语的依恋,还有纵观世界文学后的一种必然选择,和今天我们真正需要的自信。

我想用《黄昏,有只鸟在歌唱》这首诗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在这首诗里,在这本诗集里,我高兴地听到了一种源自传统而又根植于现代的诗意,人类不管怎样快地朝前走,这份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诗意是永远不会走失的,并且,走得越快,人类可能越需要这样的诗意,在黄昏唱歌的这只鸟,正是给我们传播诗意的诗人。
 
仿佛一支纯粹的民谣,叩击我的心
一只鸟在黄昏的山坡宛转鸣啾
 
鸟从一棵佝偻的矮枝跳上另外的枝头
鸣啾声也从一根弦飘上另一根弦
 
秋阳西沉,我见到最后一只鸟
象个歌手,为血色黄昏唱着赞歌
 
我感觉自己成了一缕怅然的秋风
每个细胞都是谣曲,都是盈盈秋籁
 
暮霭弥漫,夜色悄然拉上大幕
鸟停止歌唱。异乡有人客死,有人泪盈满眶


(2015年6月,成都)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