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白、王维与晁衡(阿倍仲麻吕)的情

作者:郝久增   2015年12月07日 10:33  新浪网    3522    收藏



在唐代这个中日交流的鼎盛时期,有两个人不应该被忘记,一个是中国的和尚鉴真大师,一个是日本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鉴真大师的纪念碑在扬州,阿倍仲麻吕的纪念碑就在西安的兴庆宫遗址公园。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汉白玉砌筑,仿唐结构,碑高5.36米,端庄峻拔。碑正面刻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八字,背面镌刻其事迹,柱顶四侧是表现中日友好的樱花、梅花浮雕,柱基是采用莲瓣雕饰,柱板上刻日本遣唐使船浮雕,两侧分别是李白《哭晁卿衡》诗和阿倍仲麻吕《望乡》诗,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阿倍仲麻吕来到唐朝后起汉名晁衡,到长安以后不久,,仲麻吕就入了国子监太学,攻读礼记、周礼、礼仪、诗经、左传等经典,太学毕业后参加科试,一举考中进士。仲麻吕作为一个外国人,不用十年寒窗苦读就取得进士的桂冠,说明他的学识确是何等的出类拔萃的。酷爱学习中国文化的仲麻吕,不以自己的成就为满足。为了继续深造,他决心留在长安而暂不回国。其实当年唐朝时很多日本的来华留学生都像阿倍仲麻吕一样滞留长安不归,因为那时的唐朝实在是太强大、太先进了,就像今天的中国留学生一毕业后就留在美国一样。不过这位仲麻吕的确是太优秀了,他的才华很快得到朝廷的赏识,开元19(731), 仲麻吕擢任门下省左补阙(从七品上),职掌供俸、讽谏、扈从、乘舆等事。仲麻吕担任这个职务,使他在宫廷中经常有接触唐玄宗的机会,因而他的学识进一步得到器重,以后不断升官晋爵。仲麻吕在唐一呆就是五十四年,,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代皇帝,备受厚遇,官至客卿,荣达公爵。但是,仲麻吕眷恋乡士之情未尝稍减。开元21(733),仲麻吕曾以双亲年迈,请求归国。因玄宗皇帝挽留,未能实现宿愿。天宝十一年(752), 仲麻吕入唐已经三十七年,是五十六岁的老人了,在他的再三请求下,唐玄宗这一年终于同意他随日本遣唐使的船队回国。

  仲麻吕获准回国的消息传出以后,长安朝野人士纷纷送别,依依不舍。素与仲麻吕交好的诗友们怀着惜别的激情,挥笔作诗赠别。仲麻吕和大诗人、尚书右丞王维有莫逆之交。当他归国前夕,王维赠给他的送行诗《送秘书晁监还日该国》,充分表达了他们两人的深厚友谊: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长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王维还专为此诗写了很长的序文,热情歌颂中日友好的历史以及仲麻吕的过人才华和高尚品德。这是中日两国友谊史的真实写照。仲麻吕也以十分激动的心情写了《衔命还国作》的动人诗篇,赠答友人: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仲麻吕在诗中抒发了他留恋中国,惜别故人和对唐玄宗的感戴心情,意境深远,感人至深。它是歌颂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史诗,千百年来为两国人民所传诵。《衔命还国作》后来收录在宋代编辑的优秀诗文集《文苑英华》里,也是《文苑英华》中唯一外国人的作品。

  六月,仲麻吕随藤原清河大使一行辞别长安,往扬州延光寺邀请鉴真和尚东渡。十月十五日,他们分乘四船从苏州起航回国。是夕浩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撒满大江,秋水共长天一色。仲麻吕仰视海天,惜别中国,向往故乡,遂咏成和歌一首,并译为汉语示与众人,众皆叹赏: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但是,命运却偏偏和归心似箭的仲麻吕为难,他们在归国途中遇到了风暴,藤原清河大使和仲麻吕所乘的第一船触礁,不能继续航行,与其他三船失掉联系,被风暴吹到越南的驩州海岸。登陆后,不料又遭横祸,全船一百七十余人,绝大多数惨遭当地土人杀害,幸存者只有仲麻吕和藤原清河等十余人。公元755年(天宝14年)6月,他们历尽艰险,再次入长安。好友们见到仲麻吕脱险归来,不胜为之惊喜。

  唐朝时通讯不发达,仲麻吕的船队未能按期到达日本,于是长安城里风传仲麻吕在海上遇难了。那时的李白早已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了,但他在外地也听到了仲麻吕遇难的消息十分悲痛, 立刻挥泪写下了《哭晁卿衡》的那首著名的诗篇: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诗人把仲麻吕比作洁白如碧的明月,把他的死,比作明月沉碧海。因为是明月沉碧海,所以天愁人哭,万里长空的白云,刹时间也变得灰暗阴沉,一片愁色笼罩着天地人间。诗中感情充沛,深刻表达了两人的诚挚友谊,成为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年的不朽名作。仲麻吕回到长安后看到李白为他写的诗,百感交集,当即写下了著名诗篇《望乡》: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但此时的李白正在安徽宣城一带游历(大概就是他写《赠汪伦》一诗的时期),不可能再与这位老友相见了。

  然而,曾几何时,又遇兵燹。十一月,安禄山叛乱。唐玄宗蒙尘四川,仲麻吕随往避难。直至肃宗至德2(757)12月,玄宗自蜀还幸长安,仲麻吕亦随之返还。是年仲麻吕已六十一岁。以后再度仕官,历任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大历五年(770)终于长安,时年七十三岁。代宗为了表彰仲麻吕的功绩,追赠从二品潞州大都督。晁衡在中国生活、工作长达54年之久,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日本人民为其在东京的护国寺建了雕像和纪念堂。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