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为何钟情成都

作者:王嘉   2015年11月24日 16:32  成都日报    1138    收藏


   成都是一座诗歌写就的城市,诗为一代之盛的唐朝,更是写留下了无数与成都有关的优美诗篇。初唐四杰、李杜、王孟、高岑、李商隐、贾岛……都在成都留下了自己的诗意与情怀。

  韩愈在《城南联句》中提到“蜀雄李杜拔”,很早就将李白、杜甫在成都的居住和他们的诗歌造诣联系起来。本报携手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图书馆推出的“我们一起读唐诗”系列活动中,今日邀请到了杜诗研究专家王飞为读者讲述唐代诗人在成都的故事。


清新草堂生活——让杜甫一改沉郁顿挫诗风

  “杜甫的巴蜀生涯长达八年多,在成都两度居住,实际在草堂居住了三年九个多月。”杜诗研究专家王飞向记者介绍道,公元759年腊月,为避安史之乱,杜甫一家由陇右入蜀,抵达成都,暂住浣花溪附近一座古寺。当时的成都经济较富庶,杜甫在《成都府》一诗里描述了他对成都的第一印象:“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诗人萌生了定居安身的愿望。

  “杜甫为成都的自然地理环境做了很多描述,为成都全面画像,为成都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财富。”王飞告诉记者,杜甫寓居草堂的日子是快乐的,令诗人“眼边无俗物,多病身也轻”。这个时期,杜甫创作了大量田园诗歌,田园、农舍、邻里、妻儿的生活趣事尽入笔端。其《为农》《江村》《有客》《狂夫》《田舍》《野老》《南邻》等写出了诗人的闲适自然。“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这种轻松的诗歌是杜诗中很少见到的。成都气候温润,经常夜间下雨,滴滴雨声敲打着诗人的心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著名的《春夜喜雨》应运而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在草堂作的绝句四首、《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等诗歌,描绘了草堂一带多姿多彩、清新自然的景观。草堂生活让杜甫一改过去沉郁顿挫的诗风,诗人形象也因此而更加丰满。

    身居草堂的杜甫心怀天下,写出了反映底层人民疾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传世名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名震中外与日月齐光的千古绝唱。中华仁爱伦理的光辉,穿越时间空间照亮我们的心灵。

   成都至今保留着的“人日”民俗,是由杜甫与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的唱酬故事演绎而来。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时因想念杜甫,曾作《人日寄杜二拾遗》寄赠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杜甫当时未及酬答,离开成都后整理文稿时发现此诗,此时高适已故,杜甫睹物思人,悲情满怀,挥毫写下《追酬故人高蜀州人日见寄》:“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为纪念两人的友谊,后人便选择在“人日”游草堂,雅会吟诗,延续至今,现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川得及此间无”——李白对成都情有独钟

  王飞告诉记者,中国诗坛上,不仅诗圣杜甫与成都有着割舍不下的情缘,诗仙李白同样与成都有着不解之缘。李白少年时读书学道,信仰道教,其诗歌深受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等辞赋艺术影响。李白25岁出川远游,61岁时去世。才华横溢、豪迈不羁的李白堪称上天的宠儿,相比杜甫的诗直到后世才逐渐被认识其重要性,获得“诗圣”美誉,李白40岁出头就因诗才太高,被当时的文坛泰斗贺知章称为“谪仙人”。有学者考证后认为,李白青少年时代曾在青城山学道。在成都城区时,他则住过东大街附近的青莲巷(即现在青莲街)。

  李白在成都登过散花楼,瞻仰过司马相如琴台、扬雄故宅,写下了《登锦城散花楼》《白头吟》等诗。青年李白在《登锦城散花楼》中写道:“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全诗言辞华丽,折射出散花楼的美轮美奂。《白头吟》中李白写道:“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在他的笔下,对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历史故事作了深刻开掘,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与关怀。李白对成都情有独钟,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中,他盛赞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对成都的喜爱溢于言表。


唐代才女薛涛——为创作诗歌特制“薛涛笺”

  说到与成都有关的唐代诗人,不能不提薛涛。王飞介绍,薛涛约生于768年,卒于83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亲薛郧在四川做官,幼年薛涛随父来成都生活。薛涛是唐代女诗人中存诗最多的名家。她的诗视野甚宽,有边塞诗、爱情诗、述志诗、咏物诗等,艺术构思巧妙,用语灵动,受到当时诗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王建、武元衡、段文昌等人的喜爱叹赏。后世主流评价亦高。薛涛的诗作短小精致,为创作这些诗作,她还制作并给后人留下了著名的“薛涛笺”,“薛涛笺”又称“浣花笺”,在唐代为文友相赠名品。

  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平临云岛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这首诗为一直享有很高评价的薛涛《筹边楼》。明代钟惺曰:“教戒诸将,何等心眼,洪度岂直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清人纪昀曰:“如《筹边楼》诗云云,其托意深远,非寻常裙屐所及。”


成都魅力大——吸引众多唐代诗人

  唐代诗人与成都的故事不胜枚举。除了“初唐四杰”王勃为成都留下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句外,还有很多的诗人来成都。

  贾岛来到成都,为西府海棠林写下“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想必他从未见这么大规模的海棠林,才惊讶地感叹“纵使许昌持健笔,可怜终古愧幽姿。”李商隐出差到成都,这里的美酒令他陶醉:“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不过,李商隐最终没在成都终老,边塞诗人岑参罢官后却客死成都旅舍,他生前对成都的美酒也赞不绝口:“成都春酒香,且用俸钱沽。”诗人张籍则用“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的诗句,描述了当时成都酒家的兴盛。

  成都在唐诗里留下了太多印记,如果你有心,一定可以沿着诗歌的小径,重返诗意盎然的唐代成都,和千年前的诗人们相遇。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3.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4.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5. 诗桥连心,相知相亲
  6. 山中酬唱,诗短情长——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陕西商洛
  7. “我们处在同一片星空下” | 中外诗人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8. 诗人是有国界的,但诗歌是无国界的
  9. 《抗战诗选》:诗歌,抵抗遗忘的武器
  10. 永远保持对诗歌的热爱——2025国际青春诗会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