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北宋著名词人,年幼成名,有“神童”之称,被曾任宰相的大官张知白亲口推荐。
很多人知道他写的《浣溪沙》,特别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更是脍炙人口。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句中的“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原创者,并非晏殊本人。
故事要说到公元1027年,当时晏殊37岁,为礼部侍郎,一天他去扬州,参观当地有名的大明寺。
大明寺藏书甚多,里面还有一种“诗板”的留言簿,类似于“留言簿”,过往的文人墨客可以在诗板上题诗赋词,留作纪念。
晏殊闭着眼睛,让手下念诗,看有没好诗句,闭眼是因为怕名人引起干扰。
没想,念了几十首,都感觉平平,没什么佳作。
直到听手下念到《扬州怀古》的诗:
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陈迹,鸣蛙底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他大为欣赏,便让人去打听作者,很快有人回答——作者是时任扬州主簿的王琪。
晏殊设宴招待他,宴罢之后,晏殊和王琪两人在大明寺前的池畔散步,聊着诗词。
忽然,晏殊对王琪说道:“我昔日写了一个上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苦思多日,却写不出下句,你能帮帮我吗?”
王琪沉吟了片刻,对晏殊说道:“用‘似曾相识燕归来’作下句,不知道您觉得怎样?”
晏殊听后,觉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放在一起真是浑然天成,就赞赏不已,越发看重王琪,将他提拔到自己幕府任职。
这两句,便成了晏殊《浣溪沙》的名句。
后来,晏殊还写了《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元已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选万才。”来记述此事。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