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虫鸣绿意中聆听“大地生长”:诗人江非新书首发式在穗举办

作者:熊安娜   2025年08月25日 15:50   羊城晚报•羊城派    0    收藏

“我从11岁开始写诗,至今40年,写了十几本诗集。”绿意掩映的湾区书屋中,诗人江非笑谈:“可这么正式的新书分享会,倒真是头一回。”

8月23日晚,《大地为万物彻夜生长》首发式在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办。围绕诗集中“动物”与“劳作”两大创作主题,江非与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作协主席谢有顺及诗人黄礼孩展开对谈,分享创作背后的生命体验与诗学思考。


1

首发式现场


《大地为万物彻夜生长》精选了江非141首诗歌,分为“好的邻居”“柴木与斧柄”“剩余之物”三辑。在对故乡、自然、劳作的咏叹中,他不断重返乡愁,叩问来处与归途。

“我们这一代人终于老了”,与同为70后的好友围坐谈诗,江非不禁感慨:“我们是活了一定的年岁的人,有些东西我们经历了就忘记了,有些东西我们仍念念不忘。”


wechat_2025-08-25_150806_306

江非分享


活动现场,编辑王璠朗诵《一只白鸡》:

一只白鸡融身于另一种类同的物体/想起它向远处踱去/在关涉着别处的生活

谈及诗歌中对动物的关注,江非说:“这些都是我在山东老家常见的动物,它们构成了我幼年经验非常重要的部分。”江非坚持一种“生命的诗学”,在他看来,诗歌应 “看到生命如何存在、如何与时间搏斗,获得一种对生命触摸性的感受”。他在创作中聚焦人与自然、人与天然、人与偶然、人与果然四个维度,通过对动物的观察,探讨“人与天然”的关系。

“我庆幸自己是诗歌的读者”,谢有顺表示,在算法将人数据化的时代,“葆有一份诗心”能够打开我们对世界的想象。他指出,江非用诗歌重新擦亮那些俗常而平凡、长期被遮蔽的事物,使其成为一种尖锐又柔软的存在。诗歌的本质,就是将对生活和自然的触觉带回来。


wechat_2025-08-25_150927_797

谢有顺分享


虫鸣在侧,现场读者手捧诗集,朗诵《一个卖柴的人》:

他坐在柴捆上/有一支烟/有一个故事,一段记忆,一个女人/他已经不爱

江非将人与自然的关联概括为四个阶段,举例而言,李白的诗是“对原野的沉思”,王维的诗是“对旷野的沉思”,陶渊明的诗是“对田野的沉思”,当下我们则处于“对景观的沉思”。

在他看来,“劳作是时间爆破的形式,从中能够看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在诗中描写了许多我曾参与过的劳动,生命正是通过这些劳作的细节得到了展开。”

黄礼孩说,江非的诗歌“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他用语言复活了大地上的这些动物、事物,令我对熟悉的地方产生一种另外的想象。”他回忆起少时在家乡徐闻凌晨四点收割香茅的夏夜——“又冷又重又饿,那滋味真是忘不了,但我至今记得旷野上晶莹的那抹下弦月。”

黄礼孩认为,诗歌的意义就在于唤醒——唤醒遥远的过去或是将来,带你抵达那个未曾去过的世界。


7

黄礼孩分享


谢有顺强调,在江非的诗中,劳作已从年少苦役变成生命呈现的方式。“文明不断地将我们的生存复杂化,而生命又要不断回到简单朴素的状态,劳动是对生存最好的简化”,他说,诗使我们不断迫近我们生命原初的感觉。

分享会最后,江非向读者朗诵他的《一首诗》:

它只是让我感到了/人活着/人希望/人在孤独中相爱


1 

江非为读者读诗


“这本书的书名中隐含着一个悖论,”江非分享道,“‘万物生长’是空间生长,而‘大地生长’却是衰老式的时间生长。”

谈到创作的本质,他说:“写作只关乎你对生命的理解。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我始终是在‘世界’之中生活,并不断回应那些根本的追问——‘我是谁?我应该是哪一个?’”

(图 | 主办方供图)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宋耀珍长篇散文诗《红》研讨活动举行
  2. 陈年喜:稿费可以解决当下生活,但未知的老年让人焦虑
  3. 存在之思与超现实之越——王山《在白马寺遇见一只鸽子》简评
  4. 来生重逢只为诗
  5. 夏红梅:在漫长的时光梦道中,依依行进的都是一些深情的人——读何郁诗集《以骨头为师》
  6. 乌兰察布青年诗人展 | 晓角:三天过完十六岁
  7.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乡村网吧角落里写诗的人:火棠印象及我们的交游
  10. 游戏还未结束,你将要传送至何方
  11. 完整榜单>>
  1.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2.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3.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4. 长枪 | 巴彦乌力吉
  5.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6.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9. 新大众文艺时代的中国新诗教育——诗教老师九人谈
  10. “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在京发布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