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广大少年儿童诗歌创作,特别是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表达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更多孩子与诗结缘,8月18日上午,由《诗刊》社和中国银联主办的“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作家》主编李云雷,《人民文学》副主编邓凯,《民族文学》副主编朱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敬文东,诗人、儿童文学家蓝蓝,《诗歌风赏》主编娜仁琪琪格等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专家参会。发布会由《诗刊》社主编助理、中国诗歌网总编金石开主持。
自2019年起,中国银联携手公益机构发起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通过云闪付App在银联诗歌POS机上捐赠1元钱,就能获得一张印有大山里小诗人诗歌的POS单,所得款项将全部捐赠给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为大山里的孩子提供艺术素养教育,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李少君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诗歌作为最纯粹的语言艺术语言,承载人类最朴素的情感和最辽阔的想象。自2019年起,中国银联携手公益伙伴发布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希望通过诗歌的力量为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大山里的小诗人”第二季与《诗刊》社合作征集儿童诗歌,较第一季规模更大,希望更多的孩子与诗歌发生缘分,无论是在雪域高原,还是江南水乡,用铅笔写下的童谣,还是用手机录下的歌谣,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去阅读。第二季活动全面升级,征集范围更广,通过《诗刊》中国诗歌网面向全国青少年征集诗歌,特别是面向乡村振兴重点地区的留守儿童。传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这些优秀作品不仅通过银联POS机,我们还要出版公益诗集,另外还有通过中国诗歌网进行线上展示,能让孩子们的才华被更多的人看见。
我们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通过云闪付APP捐赠的每一块钱,你转发分享的每一首诗,包括给孩子的推荐的每一本书,都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的力量。乡村儿童笔下的“星星会眨眼”“小溪爱歌唱”,这样的诗歌是最动人的文学。我们也希望在开启“大山里的小诗人”第二季的征途上,涌现更多打动人心的诗行,见证更多以诗育人的奇迹。
李云雷表示,中国银联以如此宏大的视野和社会关怀投入到公益事业来,是助力文学,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事情。《诗刊》作为诗歌专业机构,在其中起到专业性的诗歌教育、发现诗人、培养诗人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大众文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让那些大山里孩子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他们的声音在各种媒体上发表出来,这确实是一个特别有创意的活动。
邓凯表示,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诗教传统的社会,这个活动通过诗歌征集,为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一个辽阔的世界、一个巨大的想象的空间,这是非常难得的。在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的碎片化无时无刻不侵袭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挤压我们的阅读空间,通过这个活动为广大少年儿童保留一份提升自己审美的渠道,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朱钢看来,孩子离自然更近,离生命的本真更近,这是真正的诗歌想象力。孩子的诗歌让我们重新回到了诗歌的纯真。希望大山里的孩子守护好自然,守护好他们的本真本性。
敬文东谈到,“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活动是“让诗歌行动起来”的一个非常好的版本和最动人的一个计划,是最让我们温暖的计划,这也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提到乡村振兴,记得毛泽东说中国最大的问题还是农村,今天这个情况仍然没有变, 这个诗歌计划作为乡村振兴一部分,是非常有价值的。
蓝蓝近年为普及儿童诗歌教育做了大量工作,编写出版了《给孩子的100堂诗歌课》,她分享一首孩子写的诗,只有三行,“第一次读的时候潸然泪下,这首诗的名字叫《一家人》,‘我8岁 /弟弟5岁 /小黄狗3岁’。就这么短短一首诗,可以看出这一家人没有父母,没有爷爷奶奶,8岁的孩子与5岁的弟弟和一个只有3岁的小黄狗相依为命,我们就知道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当这些孩子开始写诗,他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找到了一种孤独中的陪伴,在那么艰难的生活里,有了精神的支撑,写诗给这些孩子的生活带来跟从前不一样的东西。”
娜仁琪琪格在参加辽宁诗歌周活动时回到家乡,目睹了山区教育的困境——许多学校因生源减少而消失,孩子们不得不远赴他乡求学,甚至因经济压力面临失学。她回到自己成长的地方,触景生情,深切感受到留守儿童的孤独与对外界的渴望。她联想到自己儿时面对大山的迷茫,而诗歌和文学成为照亮孩子们心灵的灯盏,提供表达内心世界的园地。她认为,诗歌如同种子,在文学的滋养下发芽、开花,让原本幽暗的心灵世界变得明亮,诗歌正是他们与梦想、希望联结的桥梁。
彭敏说,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用诗歌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启示他们将来不砸玻璃、不干坏事,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山里的小诗人”这样的诗歌教育来和山里的孩子进行心灵对话,非常有必要。希望这个活动能够长期办下去,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地改变更多孩子的人生。
据悉,六年来,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走进安徽、河南、四川、新疆、云南等地的400多所山区学校,开办了100多场诗歌课堂,累计帮助超过7000名山区儿童接受艺术素质教育,收集诗歌6000多首,出版公益诗集《大山里的小诗人》,第一座银联公益图书馆和114个公益图书角已在安徽金寨投入使用。
2025年,中国银联携手《诗刊》社,联合发起中国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联合举办“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面向所有怀揣诗歌梦想的青少年儿童征集诗歌和歌谣。活动目前已在中国诗歌网正式对外发布(→征稿启事)。本次活动征集到的优秀作品将通过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诗集、诗电影、线上展览等多重形式传播,让孩子们的才华走出大山,被更多人看到,让世界的善意,守护山里孩子长大成才。
参加发布会活动的还有《诗刊》社办公室主任张志刚,《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彭敏,中国诗歌网副总编辑符力,中国诗歌网编辑部副主任王夫刚,中国诗歌网事业发展部主任祝雪侠,中国诗歌网编辑牛莉、邢建建、张义明、张永锦、王傲霏,以及来自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作家网的媒体记者。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