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于楚,一方天造地设的砚台
起点,平江之头,终点,洞庭之尾
雕刻了高山、峡谷、溪流、牲畜和五谷
而木兰、宿莽、兰蕙、蘼芜、留夷,杜若一些植物
早已习惯沿途等候,在古韵的诗歌里生长,葳蕤
开出的花朵和结出的果子,拜谒者络绎不绝
有人在花朵里看到了凋零
有人在果子里找到了苦涩
马蹄声和刀光剑影,一段时光的背面,打坐
不知道谁会到此一游,拨开尘封的蛛网
掏出春夏秋冬里面的沉疴和痛点,逐一点评
岂可无竹,变成了竹简,还隐约看得见竹节
寻常之人,对于这种节很难辨认和理解
只有砚池里的蓝墨水,喜欢在带节的竹简上
被一个叫屈原的大夫,拿一支重若千斤的狼毫
一点一滴,一笔一划 ,直抒胸臆
楚国的版图上,一条汹涌的河,奔流呐喊
别想擦拭掉,蓝墨水写的鸟篆
在《离骚、《天问》、《九章》和《湘夫人》里
和历史血脉相连,与人心化为一体
(注:余光中先生称汨罗江为蓝墨水的上游,是屈原投江的地方)
起点,平江之头,终点,洞庭之尾
雕刻了高山、峡谷、溪流、牲畜和五谷
而木兰、宿莽、兰蕙、蘼芜、留夷,杜若一些植物
早已习惯沿途等候,在古韵的诗歌里生长,葳蕤
开出的花朵和结出的果子,拜谒者络绎不绝
有人在花朵里看到了凋零
有人在果子里找到了苦涩
马蹄声和刀光剑影,一段时光的背面,打坐
不知道谁会到此一游,拨开尘封的蛛网
掏出春夏秋冬里面的沉疴和痛点,逐一点评
岂可无竹,变成了竹简,还隐约看得见竹节
寻常之人,对于这种节很难辨认和理解
只有砚池里的蓝墨水,喜欢在带节的竹简上
被一个叫屈原的大夫,拿一支重若千斤的狼毫
一点一滴,一笔一划 ,直抒胸臆
楚国的版图上,一条汹涌的河,奔流呐喊
别想擦拭掉,蓝墨水写的鸟篆
在《离骚、《天问》、《九章》和《湘夫人》里
和历史血脉相连,与人心化为一体
(注:余光中先生称汨罗江为蓝墨水的上游,是屈原投江的地方)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