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2017.4.16
近日神烦体闷,神思不定,寓于经典,怅然有慨,闲暇余奉读《六祖坛经》、《金刚经》、《楞严经》等佛教典籍,恰逢朝鸟啼鸣,清新空渺,忆前人故作《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拟以诗意,感知我悟,试以禅诗遣怀。
夜半三更寻佛语,幽山初寄鸟啼深。
晓露禅灯一点梦,空等山钟送寺声。
莲灯不明缘暗夜,经纶如转去风尘。
菩提法忍实自性,须弥山座立众生。
晓露禅灯一点梦,空等山钟送寺声。
莲灯不明缘暗夜,经纶如转去风尘。
菩提法忍实自性,须弥山座立众生。
注释:
夜半:深已过半,指已过了凌晨。
三更:指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更”中的第三更,即午夜11点至凌晨1点(子时)。
寻:寻找。
佛语:佛教典籍。
幽山:化用“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指代学校宿色后的幽静山林。
初寄:开始寄托、托付。
鸟啼深:化用“山光悦鸟性”,指代鸟啼鸣悠长深沉。
晓露:清晨的白露。
禅灯:指代供奉在佛相前的油灯。
一点梦:化用“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空等:指代深夜难寐,点灯等待清晨寺钟敲响。
山钟:山寺的铜钟。
送:传播。
寺声:化用“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指代寺庙颂经的声音,引申为佛教经典的智慧。
莲灯:指代供在佛前的莲花灯。
不明:灯光昏暗不明。
缘:指代缘由,引申为佛教中的缘。
暗夜:黑暗的夜晚。
经纶如转:指代藏传佛教有转经纶乞福的传统。
风尘:人间红尘。
菩提法忍:指代佛性。
实自性:化用《六祖坛经》:“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须弥山座:指代佛教圣山须弥山。
立众生:指代佛教大乘佛法普度众生。
《朝鸟啼》白话翻译:
深更半夜,我翻阅佛经,
幽静的山林里,传来鸟儿悠长的啼鸣。
晨露沾湿佛灯,映照如梦似幻的微光,
我静坐等待,山寺的钟声送来清晨的梵音。
莲花灯昏暗不明,是因长夜未明,
转动的经轮,仿佛在驱散尘世的纷扰。
菩提智慧与忍辱修行,本就在自性之中,
如同须弥山巍然耸立,承载着芸芸众生。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