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由《诗刊》社、北京十一学校、中国诗歌网、十一创意写作中心联合主办的“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在十一学校艺术楼灥湾成功举办,来自《诗刊》社青春诗会的诗人代表携手北京高校校园诗人,与十一学校师生共赴一场诗意盎然的春日之约。
“在春天,来到北京十一学校,看到一张张青春的面孔,这就是春天的容颜。”《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在致辞中表示,十一学校有着光荣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在新时代更以开拓创新著名。“春天送你一首诗”系列活动,将美好、温暖和爱送到每一个城市、每一座乡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方。今天,“春天送你一首诗”走进十一学校,就是让青春的故事在校园发生,新的时代春天的故事将不断书写。
十一学校语文学科主任闫存林表示,诗歌是人类最纯粹情感的最纯粹表达,春天最深入人心的就是诗意,相信通过这次朗诵会,我们能让诗意流淌在每个同学的心间,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预祝这次活动圆满成功,让诗意永远流淌在校园。
诗人们从不同视角谱写了春之歌,李少君的《春天,我有一种放飞自己的愿望……》道出春光里每个人的心声,燕子剪开雨帘、柳芽试探春寒,捕捉早春万物萌发的细节;王山追忆那年怀着朝拜之心前往青海湖,湖水“蓝得如透明的苍穹”,油菜花地“扑面而来的夺目耀眼的黄”,如同前世约定;辛铭将绿意、花香和月光织成春天沉醉的梦境,“在风的嬉戏和絮语中/青青的三叶草、蒲公英/在梦的边缘上游荡”。
王少勇书写雾霾消散后的春日傍晚,以丁香、风、新叶、星辰勾勒出春天初临的仪式感;张慧君记录了春夜半梦半醒间与孩子充满爱意的互动;马泽平朗读一首献给妻子的诗,将相遇的美好瞬间定格成永恒的春日艳阳;苏笑嫣重温高中时代青春岁月里的悸动与眩晕;吕周杭回忆小学第一次上计算机课的情景,那种欣喜如风吹麦田。严彬借由枇杷树在春日的开花结果,怀念祖辈与家乡。丁鹏的诗纪念了青春的一次美好相遇,“台北只是一张无效的机票,你我只是人海里一滴水”。
“每一天都因新的果子成熟/诞生一个节日/今天我们庆祝番荔枝”,葭苇在诗人、主持人、音乐人不同身份间游刃切换,在诗朗诵后,演唱改编自同名诗作的原创歌曲《体认爱的时刻》,将现场抒情烂漫的春日氛围推向高潮。程继龙分享了自己在春天的朴素心愿,“我只想回到家乡/院子里小木桌前/一家人坐着吃饭”,寥寥数语,感人至深;頨譞如此书写故乡的春天,“我是牵牛长在家的篱笆上/你们的院墙都被一场雨唤醒/春天的蜗牛,醒来准备翻耕”;张晏晨化身夏候鸟,感受四季流传,思念童年一样的春天,“听稻谷长大的簌簌声/听十二岁的月亮饮水”。
陈姝棠在谨严的词句中谱写早春的韵律,道出寒梅“冰蕊疏枝,苦无人和答”的寂寥;迟牧用典雅的诗句深究春的肌理,“透明的鸟鸣一路句逗南中国,写就树丛里亟待破壳的注脚”。姆斯的《寄生虫》用超现实笔法刻画另类春景,“花是树的寄生虫,寄生虫是花之花”;“在明亮的边缘,鸟喙停止在草尖”,蔡英明童话般晶莹的语言,展现春的斑斓与梦幻。“春天,请明目张胆地到来”,意寒在诗中的呼唤,简单却直指人心。
现场观众聆听了马欣雨《给妹妹》的信、参与了李傲寒的《春立刍议》,欣赏了吴昕阳的《春之舞》,并跟随木童一起到《春江散步》,在元媛《再撑过一轮寒潮》的鼓舞下,一同期盼春暖花开。
十一学校学生肖涵予匠心独具地将写诗过程具象化,将灵感比喻为“滋滋作响的电流,在我拨动琴弦时颤抖”。宋奕可用天马行空的语言,将失眠这件苦恼的事化为一首让人忍俊不禁的小诗。于莫凡、朱木西朗读了写给彼此的藏头诗,书写成长的坚韧,“莫愁前路/见轻盈灵动的步伐/如梦穿梭时光的缝隙”,铭记相知相伴的珍贵友谊。
现场一位来自十一实验中学的学生范李烁然现场在《诗刊》页面空白处,即兴创作了一首诗歌《春天,致白玉兰》,“春天/你弹奏纯白色的和弦/将花粉化作露珠/点缀地上的星空”。另一位中学生诗人代知行向大家赠送了自印的原创诗集。
据悉,“春天送你一首诗”是《诗刊》社自2002年创办的大型诗歌公益活动,20多年来通过一场场朗诵会、分享会和春天诗会,把春天的美好和祝福送达千家万户。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