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平台就DeepSeek写诗现象对话韩倚云

作者:云帆 韩倚云   2025年02月21日 10:27  云帆诗友会    1564    收藏

WX20250221-101345@2x

受访嘉宾:韩倚云

河北保定人,现居北京市海淀区。工学博士后、教授,研究方向:航天宇航技术、人工智能、工程可靠性。余力为文。


深度访谈

云帆平台就DeepSeek写诗现象对话韩倚云


云帆:

韩倚云老师您好,很感谢您能接受这次访谈。

众所周知,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深度作诗,已形成文化界乃至社会性现象。当下的诗坛、平台、写诗人,该如何理性应对AI时代浪潮的机遇与挑战?您作为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诗人,比普通诗人更有发言权。

今天小编首先想请教您的是:在AI开始模仿古典诗词创作的今天,您认为坚守古体诗词创作的本质价值何在?您认为在数字时代,依然坚守的个性化创作,是否本身就包含着对抗数字冲击、对抗技术异化、对抗时间洪流的精神姿态?


韩倚云:

我的研究方向之一是“人工智能”。首先,人工智能仅可取代人类简单重复的工作,是人类劳动的延伸,不能代替人类创造行为。所有创作性的劳动,是人类独有的。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独创性,在于“独一无二”。古体诗词属于艺术,那么人类诗词的创作价值仍然是兴、观、群、怨。再者,诗者,释也,在于诗人情绪的释放,诗词始于喜悦而止于智慧,更在于帮读者承担苦难,给读者点亮前行的明灯。

我个人认为:在数字时代,依然坚守个性化创作,不是对抗数字冲击、对抗技术异化、对抗时间洪流。而且,人类也无须对抗数字冲击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活动。AI只是人类的工具,它可以在当代诗词海洋里,通过多媒体传播,迅速选出真正的好诗,呈于读者。同样,也会迅速淘汰平庸。我本人是支持AI创作诗词的,更支持AI取代一切可能取代的人类劳动,把人类从简单、重复、无创作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以便于有更多精力从事真正的创造性劳动。我们可以把AI作为一个检测标准,如果被AI取代了,说明某项活动的生命力就此终结。

但是,我坚信,AI取代不了任何形式的真正的艺术与科研!只会使优秀的诗人更优秀,并加速这个优秀过程。


云帆:

AI智能的迭代更新,肯定会对今天的人类创作构成冲击,有人认为AI首先是对那些本身不够优秀的作品构成冲击,对不够优秀的诗人产生冲击,而真正的诗人和他的作品,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一名优秀的当代诗人,您对基础较为薄弱的诗词爱好者有些什么建议?


韩倚云:

AI智能的迭代更新,肯定会对今天的人类劳动构成冲击,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不会冲击到真正的创作。AI淘汰的是平庸,甚至淘汰约99.9999%的诗人。对此,无须担忧,因为,就算平庸者不被AI淘汰,也会被历史淘汰。在唐代,参与诗词创作的诗人,应该远远超过当代吧?而我们能记住的诗人,也就那么几个,这就是历史事实。只不过,AI的介入,以极高速度淘汰约99.9999%的平庸者而已。并且AI的介入只会使诗词高手水平更高。

对于诗词初学者或者不太优秀的诗人如何创作?我的态度:从容对待,努力使自己成为最优秀的诗人,这需要坚强的毅力、淡泊名利的态度、长期承受寂寞的勇气......这些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 AI淘汰的不是平庸的诗人,而是平庸的态度与急功近利的思想。

李白的诗,我们都熟悉,据我查的资料显示:李白早年的一些不成熟的作品,远远不及当代一些“不太优秀”诗人的水平,最后,李白诗词生命力与地球同寿!

每一个喜欢诗词的初学者或者“不太优秀”的诗人,都是写诗天才,自你喜欢写诗那刻起,你已经具备诗人的一切天分了。就看你能否彻底抛弃名利、承受蜕变的痛苦!成功无捷径,优秀诗人的成功自然也无捷径!

我曾做过脑电研究,人脑在某项活动中,当经受多次刺激时,会由质变到量变。每个人都做梦,为何门捷列夫在梦中发现的元素同期表?苹果曾砸到许多人人头上,为何牛顿会因此,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这是脑电的量变到质量过程。天才,永远不是天生的。只有努力成为天才的毅力是独有的!


云帆:

有人认为诗词创作不是围棋竞赛,不是非胜即负的零和博奕。文无第一,诗无第一。只要把AI当作一位高手即可安然处之。诗词不排除竞争,良好的竞激,反而会有促进诗词的普及、发展和繁荣,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韩倚云:

围棋竞赛与作诗是两码事,围棋竞赛是棋手参赛,无论棋手胜利与否,都不会影响别人,最多吸引一些围棋爱好者,参与围棋游戏,仅此而已。而诗词是艺术,诗词的创作不只是诗人的事,更是读者的事,只有被读者喜欢的诗词,才是好诗词;只有震撼人心的诗词,才有生命力。AI作的诗不是真诗,只是依据一定规律的排列组合,AI也有溜须拍马之作,如果AI作诗恭维某位虚荣者,那位虚荣者当真了,他就是真蠢,如果他明知是虚恭维而到处宣传AI如何夸他,那么他就是个骗子!如此,AI何来与人类竞争?

诗词繁荣与否,取决于读者对诗词的喜爱程度。当我们作好一首诗时,只完成了创作的一半,另一半需要由读者完成,读者越多诗词的生命力强。如果无人喜欢AI诗词,那么,其生命力就此终结!

我个人认为,好诗从来不是从诗赛中产生的,更不是“专家们“评选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诗词的读者们选出来的。


云帆:

有人认为真正为自已而写诗,永远不会淘汰,推敲吟颂的过程和乐趣,永远不会消失。诗人写诗是为了情感渲泄,Al代替不了人的喜怒哀乐。有人认为AI本质上只是工具,诗人利用AI来辅助、来解析、来提升,是一条不错的途径。你认为利用AI来为诗人服务,这中间的边界在哪里?


韩倚云:

真诗不会被历史淘汰,也不会被AI淘汰!前面已经讲了,历史是公正的,更是苛刻的,容不得半点杂质。诗词不是个人感情的宣泄,而是诗人发自内心的真、善、美的情感表达。

AI是个工具,没错的,AI的产生,会促进诗词的发展。首先,AI存储海量的古诗词及其典故,可部分替代人脑存储,使得人脑有更多的空间去创新,这样,加速了诗词的入门,使真智慧者很快上道。其次,AI迅速传播诗词,读者会很快选出自己喜欢的诗词,并借助AI信息不自主的去推荐与传播,把大多数读者喜欢的诗词快速的选出来,增强其生命力。

我的另一个专业方向是流体力学,每种物质,其分子之间都有张力。AI诗词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在于:字与字之间只是简单的依规律的排列组织,而无内在张力,这是其最终“消亡”的最根本的因素。我们读古人诗词,无一不存在张力,字与字之间张力实足,句与句之间张力实足,这是诗词技法最基本的要求。

字与字之间张力问题,如何在AI程序里实现?至少我无思路。我搞人工智能多年,机器人是被组装而成,其机械臂等零件由链接件链接而成,不是由张力自动纠缠而成,能随意被互换,而且,互换之后,对整体无任何影响。试想,我们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臂膀随意换成别人的臂膀,能否正常无障碍的浑然一体的运行?


云帆:

您认为AI生成作品的作者是谁?您认为AI所作诗词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价值吗?您认为AI会取代人类吗?您愿意接受AI的“技术赋能”吗?如何更有效的利用AI来为诗人服务?


韩倚云:

我个人认为:AI作诗的作者是大数据的综合而成,融合作该首诗之前的大多数人的思维,并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而成。所以,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AI所作诗词无任何文学价值,但是,他可代替人类总结当时的诗词的取向与创新内容,给诗人提供思路。

艺术与科研,都是人类思维的火花,是人类特有的东西,无论艺术还是科研,都是人类向梦想而前进的方式。艺术是现实中不存在的,饱含人类梦境,而且这个梦境,不会离现实太远,是有可能变成现实的梦境。科研亦如是。

AI永远不会取代人类,我们目前做着的一项研究《智慧增强系统(IA)》,其宗旨是如何利用AI来增强人类智慧。至少在有人类生命的时代,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将来,会不会出现另一种更智慧的生物?留待后人去研究吧!

我本人当然接受AI赋能,AI也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把它创作出来,就是让它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的,在AI的刺激下,大脑会很快的从量变到质变,很快变得更聪明,专业人士更专业,优秀者更优秀!事实上,就算无AI,几千年的历史淘汰,人类能被记住姓名的寥寥无几,只不过,时间太长而已!

发一首DeepSeek与钟振振先生同题而作的诗,供读者批评!


影子

DeepSeek


形影相随,不离不弃。

光暗交织,长短各异。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虚实相生,玄妙无比。


赏析:这首作品以影子为主题,通过描绘其与形体的紧密关系、光暗变化中的形态差异以及动静之间的转换,展现了影子的玄妙之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表达了对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感悟。


影子

钟振振


仆虽阴姓,见光即活。

与君偕行,与君偕作。

凭君红紫,我但本色。

不拉自黑,不贪只墨。

花间壶酒,月下独酌。

唯吾伴饮,慰卿寂寞。

或谮我斜,付之一噱。

君若身正,予何由恶?

寔有部队,且有内阁。

盗吾名耳,权不在握。


韩倚云:

借这个机会,我要诚挚感谢初阳兄对诗词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又在为广大诗友们寻找新的出路。云帆平台凝结了初阳兄多年的心血,而且,他不求回报,于海量诗词中选优秀作品,每周定时呈于读者,令我感佩致极!

我坚持认为,只要大模型DeepSeek程序继续开发,而且训练到位,他会更接近人类思维模式,从而淘汰99.9999%的诗人,也就是说,只会留下百万分之一的诗人,这百万分之一的诗人,才是经得起历史洗礼的真诗人。真的诗词容不得半点虚伪、半点名利之心、半点浮躁!


云帆:

非常感谢韩倚云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云帆平台独家专访。作为平台的老朋友,希望韩倚云老师今后大力支持云帆平台发展,您的建议对我们平台乃至当代诗坛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再次感谢韩倚云老师!

同时,欢迎更多的诗友就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写诗现象,以留言的方式展开深入讨论,我们将在下一场访谈时选用您的观点,并可能邀请您在线访谈。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