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多折与视角的对内
作者:陈泽亮 2018年12月05日 11:10
211 收藏
思维的多折与视角的对内
——《画皮》赏读
陈泽亮(安徽)
《画皮》一诗在诗歌创作上有两点值得广大诗者借签学习:
一是写作思维的多折创写。
多折创写,就是沿着诗歌主体立意方向,通过多重转折表达深刻的主旨。
这首诗歌的主体立意方向是:“披着羊皮的狼/不可怕充其量不过/一只狼”——心理强大者不会被外表伪装者所吓倒。
围绕这个主体立意,作者在诗中做了三次转折创写:
“它怕/要不它也不会披羊皮”为第一次转折创写,分析不要被外表伪装者所吓倒的心理原因。
“披着人皮的狼/也不可怕/敢披一张人皮/它就认为/所有羊和人都不在话下”为第二次转折创写,指出不要被外表伪装者所吓倒的思维原因。
“不过/事实会告诉它/别龇牙/虽然/我们小时候被狗咬过/……”为第三次转折创写,宣誓不要被外表伪装者所吓倒的行为原因。
二是创作视角的对内聚焦。
按照叙事学理论,叙事视角可分为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三大类型。
当前诗歌创作大都以全知全能的零聚焦与外聚焦叙述视角为主,叙事人称采用第三人称,作品给人特别空泛的味觉;建立在“有我之境”美学理论基础上的《画皮》一诗的创作,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内视角叙事创作,作品没去写风花雪月,而写了真感实受,给人特别亲切的感觉。
附文:
《画皮》
文/村夫
披着羊皮的狼
不可怕
充其量不过
一只狼
它怕
要不它也不会披羊皮
披着人皮的狼
也不可怕
敢披一张人皮
它就认为
所有羊和人都不在话下
不过
事实会告诉它
别龇牙
虽然
我们小时候被狗咬过
……
作者简介:村夫(高原之虹),本名刘利山,1952年11月出生,山东青島市人。1970年10月,以"知青"身份参加北京军区内蒙兵团。1979年2月,"知青返城″后为青島钢丝绳厂职工。现退休。1984年开始在地市级报刊发表诗写,2011年6月与兵团战友结集《岁月留痕》。近年文字散见于香港《流派》等紙刊及数百家网刊、网站。
陈泽亮,中共党员,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淮南五中高级教师,中国先秦史研究会与国语双语研究会理事,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安徽省省级家庭教育名师,《大西北诗人》杂志签约作家,中诗网特邀编辑,中国诗歌报吉林编辑部诗评部主任,《西北凤凰诗社》社长,现代诗歌文媒美国总社社长,曾在《中国华文教育》《同步悦读》《大西北诗人》《四川人文》《泰山青未了诗社》《诗歌联盟》等网站、杂志、平台等发表诗歌近三百首。 2017年,本人撰写的《把家庭教育过程伦理化》《把家庭教育力度课程化》《建立高效家长学校课堂的两大途径》《四个举措抓实家庭教育工作》等五篇文章分别被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浪网、财经腾讯网和凤凰网所转载。 诗观: 诗是奔向远方孤独的激情, 诗人用激情把一杯水酿成了一杯酒!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