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每逢年节,母亲总要带我走亲戚
那时全凭双脚,一步步丈量一程程的山路
去往大姨家,要过一条叫鹿木溪的溪流
溪又宽又深。须乘一叶竹筏,才能渡到对岸
此去半生,这画面仍常入梦——
一少年紧攥母亲的手 ,颤巍巍站在竹筏上
溪水清浅,漫过筏沿,悄悄沾湿布鞋
撑筏的,是个眉目鲜亮的姑娘
竹篙点水的声响里,她一边
弯腰用力撑篙,一边轻哼歌谣
整条溪流,仿佛都流淌着她的青春和欢乐
她的篙,点的是水,渡的却是
贫瘠的岁月和我半生的沉浮与眺望
长大后再去大姨家,走的是碇步
石墩子在溪中列队迎候
大姨已长眠溪畔的土丘
我忽然想起撑篙的姑娘
想起她溪水般清澈的青春
后来嫁去了哪道山梁?如今又在
哪个渡口,是否继续唱着当年的歌谣?
那时全凭双脚,一步步丈量一程程的山路
去往大姨家,要过一条叫鹿木溪的溪流
溪又宽又深。须乘一叶竹筏,才能渡到对岸
此去半生,这画面仍常入梦——
一少年紧攥母亲的手 ,颤巍巍站在竹筏上
溪水清浅,漫过筏沿,悄悄沾湿布鞋
撑筏的,是个眉目鲜亮的姑娘
竹篙点水的声响里,她一边
弯腰用力撑篙,一边轻哼歌谣
整条溪流,仿佛都流淌着她的青春和欢乐
她的篙,点的是水,渡的却是
贫瘠的岁月和我半生的沉浮与眺望
长大后再去大姨家,走的是碇步
石墩子在溪中列队迎候
大姨已长眠溪畔的土丘
我忽然想起撑篙的姑娘
想起她溪水般清澈的青春
后来嫁去了哪道山梁?如今又在
哪个渡口,是否继续唱着当年的歌谣?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