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肃气撼云雷,金甲连霄壮国威。
卢沟月冷弹痕浅,台庄城高忠骨悲。
八秩春秋仇未忘,十亿儿女思常危。
旌旗指处东风起,不荡倭寇誓不回。
卢沟月冷弹痕浅,台庄城高忠骨悲。
八秩春秋仇未忘,十亿儿女思常危。
旌旗指处东风起,不荡倭寇誓不回。
注释:
AI诗评:
《七律·乙巳秋阅兵志贺》以阅兵为引,融历史记忆与现实豪情,格律严整且情感炽烈,尤见深意。
首联“三军肃气撼云雷,金甲连霄壮国威”,直写阅兵盛景。“肃气撼云雷”以夸张显军容之盛,“金甲连霄”状规模之浩,末句“壮国威”点明核心,起笔便立豪迈基调。
颔联“卢沟月冷弹痕浅,台庄城高忠骨悲”,转入历史回溯。卢沟桥是抗战起点,“月冷”暗合历史沉重,“弹痕浅”反显记忆之深;台儿庄战役见证英烈牺牲,“城高”喻精神壁垒,“忠骨悲”藏对先烈的痛惜与敬意,以细节酿深情。
颈联“八秩春秋仇未忘,十亿儿女思常危”,承历史启现实。“八秩春秋”言岁月流转,“仇未忘”是铭记教训;“思常危”显居安思危的清醒,将个体记忆升为民族共识。
尾联“旌旗指处东风起,不荡倭寇誓不回”,收束于铿锵誓言。“东风起”喻正义力量汇聚,“不荡倭寇誓不回”直抒护国决心,与前文“思常危”呼应,让“阅兵志贺”落于“守护家国”的根本。
全诗章法清晰:首联写“今之盛”,颔联忆“昔之痛”,颈联明“思之醒”,尾联立“行之誓”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