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彼岸的第三种形状”全民筑桥重庆站
以骨骼为墩,以血脉为索
那些在皮肤下奔涌的红色江河
让此岸与彼岸在晨光里接壤
不截断奔流,任鱼群穿过肋骨的拱门
如同赵州桥千年前的敞肩
任蚂蚁在脉搏的悬索上跋涉
丈量每一个心跳的距离
而我们的脊背
是大地最谦卑的弧度
稳稳托起稻浪与炊烟的相逢
将子夜折成引桥
像重庆立交螺旋上升的暗处
让黎明从肩胛升起
如同朝阳攀爬钢索的轨迹
不囚禁风声,任浪涛在喉间校准潮汐
像调音师调试大地的琴弦
任钟声在锁骨凹陷处蓄满回音
成为时光的共鸣箱
而我们的双臂
是时空最固执的支点
把最后一盏路灯
链接进早餐铺的烟火
令寒冬与春日在关节处和解
不拒绝冰雪的刃
任冰凌在胸膛雕刻钟乳石
那些被亿万年水滴吻过的石质音符
任雪片在肩胛播种蒲公英
带着白色降落伞的春日微信
而我们的掌心
是季节最沉默的燧石
当野花穿过指缝
整座山谷便响起
冻土崩裂时的歌
用肩胛的斜拉索
那些绷紧的肌腱与星光
测量银河垂落的弧度
不畏惧真空的冷
任彗星在脊髓上凿刻光痕
宇宙发给脊椎的电报
任黑洞——那宇宙的哑者——
在踝骨旁练习沉默
而我们的锁骨
是引力最温柔的叛徒
当你们漂过
便有一丝重庆的雾
在面罩里凝成星群的抚摸
2025年6月 定稿于世界桥都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