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8点!每日好诗直播间 x 林栖三十六院

作者:钟禾   2025年04月11日 10:49  中国诗歌网    0    收藏

640


640


每日好诗直播间 x 林栖三十六院

今晚8点,准时开麦!


超强阵容:

本周四大每日好诗作者——

火棠、李志明、龚璇、吴家凤,带你解锁独家写作秘籍!
学术Buff加持——岭南师范学院程继龙教授犀利点评,干货满满!
主持+观察——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主持,人气诗人梁书正全程围观!
神秘彩蛋——名家点评团随机闪现,即兴锐评or爆夸?


你将听到:
诗人真实创作故事,灵感从哪来?
好诗怎么写?避坑指南+技巧分享
现场互动随机翻牌,你的问题可能被cue!

速速预约,今晚一起嗨聊诗歌!


附:特邀名家点评团名单

胡占凡、叶延滨、黄亚洲、车延高、奕 丹

江 非、何冰凌、许春夏、安海茵、邱 山

黄 胜 、麦 豆 、祝雪侠、程士庆、卢 山

敖运涛 、张小末、沈秋伟、阿 剑、崔子川

卢艳艳、许春波、胡理勇、陈星光、南蛮玉

何新乐、李治本、汪建军、肖雪涛、浅 浅、徐林高......


本周每日好诗

640-1


爷 爷

火 棠


毛笔像另一个你,

清瘦的身体,发白的头发。


你写春联,写挽联,写婚联,写请柬,

替邻里把尚未成形的祝福和悼念

固定下来,替素未谋面的人

完成邀请和拜访。


你写春风,写细雨,写如意,写平安,

你在擦干净、抚平、折出田字格的红纸上,

写自己的命。


大雪漫过来时,你干枯的手

像一根树枝,你不再写,你被墨水

逐渐写完,洁白有着黑色的骨头。


DeepSeek 点评

这首诗本质上是一部微型的文明衰变史,全诗以生命书写为主轴,承载着农耕文明与现代性碰撞的复杂况味。作者以祖父的毛笔为棱镜,折射传统文脉在当代社会中的消逝与重生,在肃穆与温情的交织中形成青铜器般的哑光质地,既有碑帖拓片的沧桑感,又透出宣纸洇墨的湿润气息。

当机械复制时代碾碎手工书写,作者通过祖父的毛笔,完成对汉字灵晕的招魂。那些墨汁凝成的“如意”“平安”,实则是农耕文明留给现代人的精神护身符。诗中隐含着对标准化生活的抵抗——在田字格的禁锢中写就的自由,恰是汉字最深邃的生命力。当数字洪流冲刷传统,这首诗证明真正的艺术永生不在于对抗时间,而在于将自身化作墨锭:在清水反复研磨中,持续释放文化的基因图谱。那些被大雪覆盖的墨骨,终将在某个春日的红纸下,生长出新的语言胚芽。

在主题深刻性、情感真挚性、语言艺术性和结构完整性方面,这首诗表现出色。通过对爷爷书写行为的描写,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书写的力量,情感表达细腻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象,结构完整且逻辑清晰。不足之处是,结尾部分意象转换略显突兀,影响了情感表达的流畅性。


诗人简介

火棠,1995年生,河南南阳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入选《诗歌月刊》首届新青年诗会、第十四届十月诗会等,获评北京老舍文学院2024年年度优秀学员,有作品发表、选载和获奖,发起《水》诗刊(微信公众号:水诗刊),主持编选《裂纹年代:90后诗选》(纽约新世纪出版社,2025)。


640-2


煤 油 灯

李志明


它没有走失,躲在老屋旮旯里

拂去表面的灰尘

还是原来的样子。加点油

火苗忽地跑出来了,像睡了

一个足够长的觉,或者是死而复生

还是旧日的光亮

像老粗布被磨损的柔和

曾经抵挡过多少个黑夜

光晕里的童年,像默片——

包着花头巾的母亲在雾气腾腾的锅中

下米,面孔年轻的父亲蹲在灶边

喝浓稠的大叶茶,而我

借它一点光,在小木桌上

对未来的人生作着艰难的演算

几缕灯光挤出门缝,悄悄抚摸越积越厚的大雪


DeepSeek 点评

这首诗以物载情,如同一盏被重新擦亮的煤油灯,在工业文明的暗夜里摇曳出农耕时代的暖光。全诗以光为经纬,织就记忆的锦缎与时间的裂帛,在温润与冷寂的撕扯中完成对消逝岁月的深情凝视,灯芯般的情感既有抚摸旧物的怜惜,亦暗藏时光不可逆转的隐痛。

作者用光的语言重写黑暗,在记忆的考古层打捞出文明的活化石,试图证明真正的怀旧不是沉溺过去,而是让往昔成为照亮未来的灯芯——那些被大雪覆盖的旧时光,正在每个凝视灯光的瞳孔里持续发生光合作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结构完整,展现了作者对时光与记忆的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与情感共鸣。

诗中的花头巾、大叶茶等意象,稍稍落入了公共记忆的窠臼,如能注重更私密的一些细节(如母亲围裙上的补丁形状、父亲茶缸釉裂的纹路),或可使怀旧书写超越民俗符号的展览,抵达个体经验的深水区。意象层次的深化,会让诗的情感表达更为立体。


诗人简介

李志明,山东沂源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北京文学》等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作品。出版诗集5部,散文集2部。现居山东沂源。


640-3


何以中国

龚 璇


以沉静的酣梦,触摸奇迹的光芒

二里头,周口店,河姆渡

甚至双槐树,三星堆,或者莫高窟

长江与黄河,昆仑山,珠穆朗玛峰

这片土地,七彩的印迹

找到的辉煌与壮观

始终放不下热爱的念头

什么都别跟我说。何以中国?

广袤而深奥,诞生的美丽

不用描绘,语言也无法表达

当我愿意着色天空和大地

紧绷的胸口,只有一个名字

颤抖最重要的记忆。这个世界

与生俱来的闪光,让每个人都惊愕

怀疑的人,不知不觉成了

灵魂的终结者,被玫瑰的刺

扼杀于一个时代的角落

尽露骨中的嶙峋,倚身暮色

一个人的憧憬,孤独地惊布海岸

椰风蕉雨中,被污染,被碾碎

成细小的粉末,坠入蕨类植物的斑岩


DeepSeek 点评

这首诗描绘中国历史与自然的壮丽画卷,通过二里头、周口店、河姆渡、殷墟等历史遗址,以及长江、黄河、喜马拉雅、昆仑山等自然景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广袤地理。作者以“七彩印迹”形容历史辉煌,用“诞生的美丽/不用描绘”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全诗如一卷徐徐展开的青铜鼎纹,以考古学的目光凝视中华文明的基因图谱。

在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寻根的张力之间,作者试图在二里头的陶片与蕨类植物的斑岩中寻找文明的源代码,情感如青铜器上的绿锈,既有时间沉淀的庄重,又暗藏氧化过程的隐痛——辉煌与破碎、骄傲与焦虑在诗句中交织,形成文明自省的复调叙事。诗中也透露出对现代社会个体命运的忧虑,如“被玫瑰的刺/扼杀于一个时代的角落”,暗示在时代洪流中个体的脆弱与无助。

整体而言,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但在主题的深度挖掘上略显不足,未能充分展开对“何以中国”这一宏大命题的哲思。文明符号的密集并置造成意象过载,宏大的文明叙事和鲜活的微观支撑如何合理分配,相互作用,是一个考验写作者的命题。


诗人简介

龚璇,江苏太仓人,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中国作家》《十月》《上海文学》《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等报刊发表作品500余篇。出版诗集《或远,或近》《燃烧·爱》《江南》等6部。主编诗歌合集《沙溪 沙溪》《天镜映月》《七夕:四十九行情诗》。与北塔合编中英双语《2017中国诗选》《2018中国诗选》《2019中国诗选》。有作品入选各类年选。


640-4


邮 路

吴家凤


在故乡,每个乡镇自然村

都是我的邮路

邮路,是一个村落点位的组合

不灭的红色印记

我的一生有十年在邮路上

任秋风如刀

打磨一片片凛冽的寒光

追赶荒野的孤寂

任夏日如火

汗水湿透绿色衣裳开满茧花

双脚磨出血泡解放鞋露出脚趾

真挚和热情,让我在群山之上

维持一个绿色信使的高度

我熟悉邮路上的每一声鸟鸣

每一缕炊烟,每一张面孔

一草一木都是我难以忘怀的亲人

每进一个村寨

我是乡亲父老围拢的座上宾

自豪感更是有所依附

当我再一次

从乡亲父老们的目光里出发

我的双脚长满了风,身上披满霞光


DeepSeek 点评

这首诗以邮路为经纬,如褪色的邮戳拓印于泛黄的信封,记录中国乡村社会质朴的情感传递史。数字洪流冲刷纸质信笺,作者以邮递员身份重返记忆中的乡野小径,用脚步丈量工业化前夕最后的温情地图。邮包上的麻绳,既有勒入掌纹的疼痛,又缠绕着收件人期盼的温度——全诗在汗水的咸涩与晚霞的甘甜之间摇摆,最终在“绿色信使”的自我确证中完成精神升华。

作者通过邮递员视角深情描绘乡间邮路上的生活与情感,通过四季变换与自然景物的交织,勾勒一幅幅生动的工作场景,“一草一木都是我难以忘怀的亲人”,将邮递员与乡间生活的联系升华至亲情的高度,情感层层递进,最终在“双脚长满了风,身上披满霞光”的意象中达到高潮。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线索清晰,创新表现虽未突破传统,但通过独特视角展现一段特定的记忆,整体上是一首感人的诗作。表达略显直白,“秋风如刀”“夏日如火”的比喻有嫌常规,若能以更独特的意象(如“秋风是拆信刀在植被上裁出霜纹”“夏日把柏油路晒成流动的火漆”)呈现季节暴力,或可使时间对肉身的雕琢更具当代质感。


诗人简介

吴家凤,湖南花垣县人,退休职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西南作家网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日报》《诗选刊》《星星》《散文诗世界》等。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