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一句书摘在抖音悄然走红,其中充满神性的想象和慈悲之心,令网友动容,一周以来,点赞量已突破3.7万!网友评价其为“伟大的句子”“没有堆砌也并不繁复,却能直指人心”,令人联想到李贺的名句:“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这句话其实出自梁书正的诗集《群山祈祷》中的后记。梁书正的文字质朴、灵动,既立足于广阔的大地,又翱翔于高远的天空,以悲悯之心,与万物平等对话,在一次次的沉思和追问中,不断完成对生命和灵魂的救赎,其作品的魅力远非这句书摘所能概括。
小编精选《群山祈祷》的后记和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对于万物的大爱之心。
大地在说什么
梁书正·《群山祈祷》后记
洞庭湖往西,穿过莽莽的武陵和雪峰两大山脉,与云贵高原环抱而成的广大地区,湖河密布,群山起伏,一座座村庄星罗棋布。这些,共同组成了我的故乡。
父亲戴上斗笠,顺手把屋檐下的锄头递给我。锄头上,泥巴尚未干,那是埋掉阿婆残留的。现在,我们将拿着这把锄头去播种了。
稻草、苞谷秆烧成的灰,有些用来做田土的肥料,有些做药引,还有一些给孕妇接生。小时候,看到那些灰撒到软和的稻草上,洁白洁白的。好多年后才知道,这与祈祷时香火燃烧的灰以及骨灰没有多大差别。
山间的一块土地上,地瓜繁盛,攀岩的茎叶慢慢爬上田野一角的新坟。有些事情不是苍天和大地能够回答的。往往,泥土里小小的地瓜更清楚答案。在我的掌心,长着许许多多的果实,其中最繁盛的一颗,是生生不息的大地。
登上白塔寺,敲响巨大的古钟。有一次,惊飞了一群白鹭;有一次,酉水荡起了波纹;还有一次,钟响之后,巨大而磅礴的落日如从指尖抛出的一枚硬币,开始古老而永恒的占卜。
菜园篱笆上的喇叭花开得正好,齐刷刷地吹响唢呐。唢呐响彻天际的时候,不是有人出嫁,就是有人西去。喇叭花一年年繁盛,为一拨拨人迎来送往。
而所有人,穷尽一生,最终都只是获得一堆小小泥土。
与一片枯叶合掌,才获得最虔诚的祈福姿势。那一刻,枯叶是我的另一面手掌,或者说,我的手掌是另一面枯叶。那一刻,辽阔的天空,湛蓝、澄明,如一滴巨大的泪。
一片片祈福的红布,风吹翻飞。有人曾在上面,看到许多消失的身影。而在红布下匍匐的人群,弓起的脊背,与问号极其相似。
扶贫户的小女孩见到我,欢快飞奔而来。她的爸爸妈妈打工去了,我把她抱起来,嫩嫩的小手颤颤地轻轻地触及我的脸庞。那一刻,我多么希望兜兜里有全世界所有的糖果。
还有一个小女孩在山坡上,对着盛放的野花,奶声奶气地呼唤:妈妈,妈妈。
站在田坎上的傻子朝着我们嘿嘿笑个不停,旁边,柳条返青,轻轻拂过他脏烂的衣衫,那是上苍伸出的手吗?
走累的老人停在路边,拐杖不时叩击脚下的土地。沉闷的声音不断回响。
一个孕妇缓慢走过花开的梨树下,几片花瓣散在她的发际。轻飘飘的,如栖息在天空之上的云朵。梨子刚结出来不久,婴儿也跟着来到了这个世界。
我听到了人世间所有花朵都传来婴儿的啼哭。
一群阿姨在广场上跳舞,旁边的鸽子在觅食,她们互不打扰,鸽子也不惊怕。这是一群生育过的女人,当了母亲的女人;这是一群洁白的鸽子,象征爱与和平。
孩子们围成一圈,对着手机屏幕的一个中年人,不停地喊:爸爸,爸爸。我看到了中年人沧桑的脸庞舒展着人世间最舒心的笑容。
曾祖父是和尚山上寺庙的住持。小时候,村庄里的雪融化了,山顶依然白雪皑皑。洲上坪的人们依据积雪融化的程度安排农事,祖父安装的神龛,要面朝雪山。而在我的梦里,多少年只有一身袈裟、一双草鞋,一步步踏雪而上。
人世,如一本经书,我努力阅读和写好每一个字。比如不能把冬天当作春的开始,因为有人死在了那个季节。比如群星选择密集地待在天上,让万物从尘埃中抬起头来。
这里是我的故乡,也是你的故乡。我们头顶有同样的太阳和明月,我们脚下有同样厚实的土地。
当我从阿婆的坟前站了起来,松柏瞬间高大苍翠。当我挥别寺庙之上的云彩,我才获得一具真正的肉身。
站在沅江之畔,打捞中年苍茫的倒影,半江山川,与我互为呼应。站在武陵山顶,迎着大风而歌,整条酉水,为我收拢臂弯。
苍天和大地,是两面巨大的合十的手掌。我们在其中,都被祝福。
梁书正于2022年7月15日晚
捉迷藏
门后、箩筐、床底,这些地方
曾藏着我们小小的躯体
稍微大一些,开始藏在田野
稻草垛、苞谷丛、野草荒芜处
有一年找不到的一个孩子
居然藏在屋角矮小的棺木里
有一年找不到的一个孩子
藏在深深的河床底下
这些年来,陆续玩这个游戏的有
阿公、阿婆、舅舅、大姨
以及许许多多村寨的人
母亲指着星星,告诉女儿
那些离开的人都藏到了天上
这些年来,曾看见群山上的萤火
听见野坡的虫鸣
门前的芨芨草,一夜哭湿了一身
村寨是一个巨大的藏身之所
有些事情可以问苍天和大地
有些事情只能问地瓜和洋芋
悲伤帖
失聪的母亲在阿婆坟前
边烧香纸,边低声细语
阿婆听不到母亲的声音了
母亲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了
在斜斜的山坡上
我这两个失去听力的亲人
努力使用着语言
颤巍巍的语调
萦绕着,传递着
有时候语言用尽了
就用泪水代替交流
泪水用尽了
沉默来替代
有一年寒冬腊月
母亲跪伏在阿婆坟前
苍天和大地
放肆地使用着
满世界的积雪和风霜
春望
喧嚣太盛大了,只有远山的草木替我们
承受着恒久的沉默和慈悲
因为尚有露水,得以拥抱汹涌的人群
因为低过尘埃,得以望见满天星斗
今年办了两张残疾证:一张母亲的,一张堂弟的
今年流过两次泪水:一次送弟弟当兵,一次
望向葱茏而辽阔的山河,天地茫茫,不见一人
锄头叙事
在我的家乡,那些扛在乡亲们肩膀上的
被随意丢放在屋檐下的锄头
最后都成为埋掉他们的工具
一把把锄头,从祖辈传到父辈
又传到我的手中,我用锄头
埋掉了爷爷和阿婆,用他们教我的
使用锄头的技巧,和播种的方法
如今我常回到乡下,教孩子播种
小女儿丢下种子,笑声烂漫
大女儿扛着锄头,嘻嘻哈哈
我接过锄头,战战兢兢,跌跌撞撞
我暂未到达更高的山峰
往洲上坪望去,最高的山,当数和尚山
往和尚山望去,最高的山,应是吕洞山
在吕洞山上,一只黑白斑点的小鸟
站在最高的枝头
在湘西,我暂时没有,到达更高的山峰
我有亲人,隐没在人间
最深的土里
登白云山
山脚下,堆满了星罗棋布的村庄
苗族人沿着山体开垦,粮食种到的地方
人也埋到了那里。乡亲们在墓前哭,又在田野唱歌
白云山,年年收割,粮食和新坟
再往上,草木苍翠,成群的鸟雀
筑巢,欢歌。一个个鸟窝,似一只只碗
山顶平坦、开阔,苗族人小心翼翼种下
白云寺。风和阳光一年年走来,种了些
青草和野花
站在最高处的是终年不散的白云
一朵一朵缓缓飘动,擦净人间的尘埃
村居
房屋周围是田野,一眼望去为南山
一条小河缓缓流淌,唱着昼夜不息的歌谣
燕子们温暖的呢喃
组成人间最动听的合唱
山林里,鸟叫和虫鸣此起彼伏
那座山坡是它们的大提琴
青草和花铺满村庄,浩荡的春风
又一次把大地唤醒
我在这样的洲上坪居住:除了以上写到的
小伙伴们,还有太阳、月亮和诗歌三位友人
空山新雨后
一切都是崭新的
草叶睁开露水的眼睛
蝴蝶打开花朵的翅膀
森林放飞鸟儿的歌声
我已褪尽尘埃,身轻如羽
清风借助我的身体
吹出久违的蝉鸣
我的身边只有你
出发的路上,野花烂漫
归来时,星斗满天
想到一路上只有鸟鸣和流水,这些年
我的身边只有你
想到灯火璀璨的小城,有一盏
为我亮着的灯
想到此刻你轻轻折叠吸满阳光的衣物
温柔地把婴儿哄睡
那轻柔的晚风轻轻搂住我
就像此刻,我轻轻搂住整个世界
因为这慈悲的人间
因为被赋予祝福,每一朵花绚烂盛放
因为带着养育的使命,每一株庄稼努力生长
因为是生命的甘泉,每一口井清甜甘洌
因为得到上天叮咛,每一滴雨侧身躲过人群
因为接受更多的祈祷,手术室外的墙格外洁白
因为群山是最终的去处,所以厚实苍翠
我有质朴的愿望
当我还在仰望星空的时候
父亲早早下地播种了
成片绿油油的秧苗长了出来
父亲如一粒种子垂向田野
当我丢下手中的风筝
没有了奔赴高处的念头
我才明白一颗粘满泥巴的土豆
如何成就一顿简易的早餐
我愿俯身捧起一颗丑陋的红苕
也不再追逐那漂亮的彩云
相对于天上缥缈的骏马
我喜欢看铧犁在阳光下的柴门前打盹
群山祈祷
不是看到遍地盛开的花朵
才理解你所说的春天
不是等到河流汇聚成大海
才打捞到你心中的明月
而今,寒霜将至
群山的睫毛噙满泪水
有片枯叶,借助我的手掌
朝着苍天,静静地合十
梁书正,1985年生,湖南湘西人,苗族。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曾获红高粱诗歌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诗歌奖,出版诗集三部。现居湖南湘西。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