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写在二十四节气之“立春”来临日
节令轮回春又至,原野解冰冻。东风送暖,蛰虫开振,河里见鱼动。
冷冬大地升阳气,万物渐苏醒。日朗月皎洁,众生欢乐,欣迎好年景。
注释:
注1:思远人,词牌名。(词林正韵:晏几道体)注2: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和春季节气之首。于公历2月3-5日交节。注3:立春为岁首,又名正月节、岁节、岁旦等,标志新一个轮回开启。立春有吉祥的涵义。古人十分重视立春。注4:立春后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地区,立春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但在很多地区只是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闭藏的冬天。注5: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禳灾、除旧布新、迎新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其民俗功能一直遗存至今。注6:农历一年中,有一个立春或双立春或没有立春都是由阴阳历转换形成的,属正常的历法现象,完全与凶吉无关。注7:立春为“四立”之一,“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耕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注8:立春节气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到水面上游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