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写在中国三亿农民工回乡过年之际
谩言谋生易,游子汗湿衣。
随处风霜见,问谁肝胆知?
春来去桑梓,夜半忆柴扉。
腊尽心如箭,寒催日可期。
经年为客远,久别在家稀。
入梦三更短,驱车千里归。
真同戎马急,恰似旅鸿飞。
城市无亲老,爷娘是我思。
鹅惊生客影,犬作美人姿。
庭树重裁剪,窗尘复弃移。
花灯楼上挂,炉火嘴中吹。
自是家乡好,何堪骨肉离?
倾樽夸酒绿,揭盖爱鱼肥。
薄暮湖村静,连宵烟火奇。
天开新岁律,花发隔年枝。
斗柄朝东指,江流向海驰。
高香拜青帝,送暖莫行迟。
随处风霜见,问谁肝胆知?
春来去桑梓,夜半忆柴扉。
腊尽心如箭,寒催日可期。
经年为客远,久别在家稀。
入梦三更短,驱车千里归。
真同戎马急,恰似旅鸿飞。
城市无亲老,爷娘是我思。
鹅惊生客影,犬作美人姿。
庭树重裁剪,窗尘复弃移。
花灯楼上挂,炉火嘴中吹。
自是家乡好,何堪骨肉离?
倾樽夸酒绿,揭盖爱鱼肥。
薄暮湖村静,连宵烟火奇。
天开新岁律,花发隔年枝。
斗柄朝东指,江流向海驰。
高香拜青帝,送暖莫行迟。
注释:
4 “谩言谋生易,游子汗湿衣”:开篇“谩言”二字,直接否定“谋生易”,而“汗湿衣”则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农民工辛勤劳作的场景,一个“湿”字,形象地展现了劳动的艰辛,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他们辛勤工作的画面。
2. “随处风霜见,问谁肝胆知?”:“风霜”二字,既指自然环境的严酷,也隐喻生活的艰难;“肝胆”则体现了农民工内心的坚韧与无奈,而“问谁”一词,更增添了一种无人理解的孤独感,用字精妙,情感深沉。
3. “鹅惊生客影,犬作美人姿”:“惊”字生动地表现出家鹅对陌生人的惊慌,“生客影”暗示了游子久别家乡的陌生感;而“犬作美人姿”则以一种诙谐的笔触,描绘出家犬对主人的亲昵,用字巧妙,画面感十足。
1. “春来去桑梓,夜半忆柴扉”:“桑梓”是古代对家乡的代称,用在此处,典雅而富有文化底蕴;“柴扉”则勾勒出乡村的质朴景象,与“夜半忆”结合,营造出一种思乡的深沉意境,让人感受到游子对家乡的眷恋。
5 “经年为客远,久别在家稀”:“经年”和“久别”两个词,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离别的频繁,而“为客远”与“在家稀”形成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农民工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家的渴望,用词凝练,意境深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