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逝水无回波,去箭无返筈。
十载昭阳春,万里龙荒月。
风沙满宫衣,惨淡馀香歇。
哀弦湿丝泪,泪尽弦亦绝。
寄语汉飞将,此计诚太拙。
蛾眉岂长好,不久为枯骨。
——元朝·周权《明妃曲》
古城里的流光摇曳成了耍孩腔的唱词
秋风晃过的那道清远街巷口琴音折叠
华灯点亮流光,照见了满地秋霜
捻弦弹起宫商,恍惚的天涯暮雪
声声叹息咳咳难成句
撞见平城撞见出塞的她
逝水无回波,故事倒叙成一阙绝唱
雁门关外的潦草小径
短调里惦念的还是长安
去箭无返筈
这一行的忧伤就是一出离合的戏文
在高歌处断肠,收入囊中的是十载昭阳春
滚烫了一路星河,走过春夏,走过远方
光阴几何莫问,万里龙荒月终没有枉费
一去紫塞,一座祈求平安的城
此行万里的颠沛,风沙满宫衣
歇脚在琵琶老店,听晚钟悲鸣
且将朔方夜色寒,寄予边陲曲
惨淡馀香歇,断续秋风断续胡笳泪
平城秋叶也为她红了轮廓
哀弦湿丝泪,泪尽弦亦绝
南风曾经吹过的巷末,丁香记得那次的离别
汉马彳亍在边墙
柳枝上多一把秋风弹过的琵琶
旧戏词唱到了这一折
恰逢一场秋雨淋湿了一座城
浇乱了凤凰城里轻声哼唱送别的人
浇不灭的是白登山上飘忽的鬼火
这一路行来看过的山
这一路听过送别的歌
潸然哽咽都不及此处弦断秋风
鸿雁向南,谢却落雁的惊鸿一瞬
但托去白登山上征夫泪寄语汉飞将
人间有多少温柔的唱词
拂不平这座叫大同的伤
一城扛起的繁华世间
一人换来的天下大同
在秋风中婉约又婉约,敛作成了遗忘
于是,后来的人都笑此计诚太拙
百世唱过的那诗篇,叹息的都是蛾眉岂长好
青冢里的人不久为枯骨,一部汗青史千古流传
一曲犹在耳畔,谁曾亲手弹
用一人的一生换红尘长治久安
用一城的风雨换世间天下大同
古来江山多无情,冷眼只记一朝事
惟有老店最有心,一人琵琶一城念
秋风晃过的那道清远街巷口琴音折叠
华灯点亮流光,照见了满地秋霜
捻弦弹起宫商,恍惚的天涯暮雪
声声叹息咳咳难成句
撞见平城撞见出塞的她
逝水无回波,故事倒叙成一阙绝唱
雁门关外的潦草小径
短调里惦念的还是长安
去箭无返筈
这一行的忧伤就是一出离合的戏文
在高歌处断肠,收入囊中的是十载昭阳春
滚烫了一路星河,走过春夏,走过远方
光阴几何莫问,万里龙荒月终没有枉费
一去紫塞,一座祈求平安的城
此行万里的颠沛,风沙满宫衣
歇脚在琵琶老店,听晚钟悲鸣
且将朔方夜色寒,寄予边陲曲
惨淡馀香歇,断续秋风断续胡笳泪
平城秋叶也为她红了轮廓
哀弦湿丝泪,泪尽弦亦绝
南风曾经吹过的巷末,丁香记得那次的离别
汉马彳亍在边墙
柳枝上多一把秋风弹过的琵琶
旧戏词唱到了这一折
恰逢一场秋雨淋湿了一座城
浇乱了凤凰城里轻声哼唱送别的人
浇不灭的是白登山上飘忽的鬼火
这一路行来看过的山
这一路听过送别的歌
潸然哽咽都不及此处弦断秋风
鸿雁向南,谢却落雁的惊鸿一瞬
但托去白登山上征夫泪寄语汉飞将
人间有多少温柔的唱词
拂不平这座叫大同的伤
一城扛起的繁华世间
一人换来的天下大同
在秋风中婉约又婉约,敛作成了遗忘
于是,后来的人都笑此计诚太拙
百世唱过的那诗篇,叹息的都是蛾眉岂长好
青冢里的人不久为枯骨,一部汗青史千古流传
一曲犹在耳畔,谁曾亲手弹
用一人的一生换红尘长治久安
用一城的风雨换世间天下大同
古来江山多无情,冷眼只记一朝事
惟有老店最有心,一人琵琶一城念
注释:
周权(1275—1343)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今浙江丽水)人。磊落负隽才,然不得志。延祐六年持所作走京师。袁桷大异之,称之为磊落湖海之士,谓其诗意度简远,议论雄深,可预馆职,力荐弗就。后回归江南,更专心于诗,唱和日多。当代名流赵孟頫、虞集、揭傒斯、陈旅、欧阳玄皆推许其诗才。
——来源于网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