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南迁地,梅州誉千年。
一母三进士,四世两乡贤。
祖婆有杨氏,生卒北宋间。
至今香火盛,遗闻代代传。
风仪公十世,姻亲祖上缘。
贵在生三子,同榜登金銮。
帝王喜复赞,旷世成美谈。
受封获诰命,正寝卧丘山。
方圆百十里,遑论是忙闲。
莫道分四季,时时有诚虔。
天旱地不惧,石隙冒乳泉。
访客无不在,尝者早为先。
甘霖治百病,古迹成景观。
熙熙且攘攘,信女携善男。
准是道灵验,抑或求心安。
淑德承血脉,追远在寻源。
注:杨祖婆,由于其曾被封为诰命夫人因此又称“轿里夫人”,是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女性,因其教育子女的卓越成就及为人贤娴淑德而广受乡邻爱戴和远近闻名。她是南迁古氏十世祖凤仪公夫人,生有三个儿子古革、古堇和古巩,此三子在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同榜登进士第,一时之间声名显赫。哲宗皇帝对此拍案称奇,赞其为“一门三贵,旷世盛闻”。
其长子古革(1074—1154),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丁丑科与其胞弟古堇、古巩同登毕暂榜进士。后,兄弟三人分别官至广东端州、潮州知府(太守),以及广西象州剌史、广西宾州刺史,并分别加授中议大夫、中宪大夫、中顺大夫。其中兄长古革入祀程乡(今梅县)乡贤祠,崇祀潮州府名宦。古革,是继其曾祖父“岭南首第”“宋代岭南第一进士”古成之之后的又一古氏乡贤,因此有“一母三进士,四世两乡贤”之美誉。
杨祖婆不仅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现出色,她本人也以温娴淑德著称,深受乡人和家族的爱戴。在宋朝末年,为了避免家族受到政治变迁的影响,她和第三子古巩迁居五华县梅林镇黄砂村,以耕种为生,直至去世,死后葬于该村的丘子塘(丘山)。
在梅州及邻近的潮汕地区,杨祖婆因其教育子女的杰出成就而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方圆百里,不分姓氏和老少,均尊称其为“杨祖婆”。她的三个儿子在仕途上也有显著的成就,廉政受民,声望高,为当地百姓所称道。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