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耒《浅谈诗歌》

作者: 2024年04月08日16:19 浏览:5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诗歌,是我精神世界向往的诗和远方,让我认识到文字的魅力,让内心烦躁时候总能守得住那份宁静。有人调侃,内心深处总留有一块净土供奉,假如生活中没有诗和远方,诗歌可以带领我们去领略……。如此美好的诗歌,怎么才能写好呢?一直是思考与探索的话题,这里浅谈几点,权当抛砖引玉的作用。
意境上的优美,是诗歌的灵魂。诗歌首先要美的意境,展现一副美丽的画卷或富有哲理的话题。要选择个新的角度理性的切入,有深度的智慧灵光,挖掘不一样的肥料,也就是找个有亮色的“诗眼”,这样才会让人耳目一新,内心触动,不至于像读八股文、味同嚼蜡。美的诗歌意境,总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也是人们生活方式和姿态的一个展现。比如,解决人们生活中、工作中的困惑,激发人们心中的感动等等。
风格上的新颖,是诗歌的精神。诗歌,在格式上和立意上与时俱进方能做到常新不败、清新脱俗。任何事物的发展与更迭,告诉我们不能总是走老路,在旧路上越走越深,即使下的功夫很多,诗歌的精神却跟不上时代的审美、大众的品味,容易囚在一个困顿的环境中走不出来,往往写不出来新的成果。试想,中国几千年的诗歌文化以及风格,一个世纪的新诗体便取代了大半江山!看似无奈,却揭示了诗歌风格变化的内在发展规律。
内容上的务实,是诗歌的筋骨。诗歌贵在“言之有物”,一篇好的诗歌,都是一个完整思想或者概念的展现。很多时候,可谓言之无物,不能大胆的围绕“诗眼”来写,内容上没有落地的实在支撑,语言的落脚点悬在空中,找不到一个扎根的点,完全追求“朦胧感”,重在辞藻的华丽、意境的描画、隐喻的叠砌上,感觉有“无痛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犹如昨夜乱梦,醒来头脑一片空白。
语言上的灵动,是诗歌的生命。一定程度上说,灵性的语言才是诗歌的生命力。要锤炼诗歌语言的灵性,把握诗歌语言和语境的准确性,要拥有语言和语境的转换能力,才能做到诗歌语言的干净利落、意境的完美呈现。如,写万家灯火要能联想到宇宙星辰,写哲理内容要能用感性的语言,写山水景物要能用抽象化、诗意美的语言等等,不能像记述文的平铺直叙、议论文的一板一眼。当然,让诗歌的语言变得优美起来更需要平常的积累和淬炼,不是一蹴而就的。
情感上的热忱,是诗歌的血液。诗歌重在“言之有情、言之有味。”要求诗歌有情感的支撑、热情感染,要有“我与诗歌生命同节奏”的热爱,要有“敢向上天再借五百年”豪气,只有保持这样饱满的激情,才是诗歌创作的不竭动力。可以说,饱含热情贯穿到创作的每一个过程,没有创作的激情,作品就显得疲软而缺乏精神,内容也会显得死板而缺乏生气。同时,好的诗歌还要精于修改和反复淬炼,才会有“江风又绿江南岸”千古流传。

注释:
通讯地址:巴中市巴州区滨河北路中段87号;中国农业银行巴中分行:6228 4838 5961 1913 076;联系电话:18090201399。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