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聂:习酒魂

“故事习酒”获奖作品

作者:钟聂   2024年04月07日 16:24  中国诗歌网    0    收藏

习酒魂

◎钟 聂

有人说,她是习酒魂,托起了习酒冉冉升起的太阳;有人说,她是勤劳的园丁,为了习酒培育出希望的花朵;有人说,她是赤水河畔女杜康,奉献毕生精力,全力谱写了一曲习酒盛世之歌……

她是谁?她就是久负盛名、我们可亲可敬的习酒公司原总工程师——吕相芬。

四十多载青春年华,一万四千多个白昼黑夜,她将习酒写进了自己的人生长卷,把热血芳华奉献给了习酒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用忠诚信仰铸造了辉煌的习酒人生。



20世纪60年代,“文革”旋风席卷全国,很多学校受其影响难以正常教学,读书成了最困难的事情。吕相芬深感此时读书难有出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体贴父母艰辛,她主动辍学,申请进入当时的红卫酒厂,当了一名临时工人。

那时候红卫酒厂刚刚起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波及,生产经营发展缓慢,产量低、效益差,年年亏损。

吕相芬进厂以后,盼望着能够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和大家一起带动酒厂生产,可摆在眼前的困境却让她一筹莫展。还是师傅曾前德点醒了她:“哪个创业者不是从零起步?无论环境和形势多么艰难困苦,仁怀和习水两县都坚持接力办厂;无论粮食多么紧张,管理部门都想方设法调剂周转;尽管也有短暂停工,只要情况稍有缓解,我们便要重新上马生产。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师傅对酒厂发展的坚韧,让萌生退意的吕相芬十分感动。她重振精神,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困难再大、再苦再累,也绝不能放弃酿好酒的希望。于是,她在师傅曾前德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泸州老窖和郎酒厂学习。每次学习,她都十分用心、一丝不苟。在生产上,不光认真看别人怎么做,私下里更是主动与精通技术的员工交朋结友,虚心取得他们的酿酒“真经”。

那会儿的酒厂条件十分艰苦,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公路、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很多时候都是兔子拉犁耙——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面对诸多的困难,但吕相芬并没有因此被吓倒,她从师傅曾前德的身上学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强韧劲。平日里,天刚蒙蒙亮,她便和工友们背着背篓,坐船渡河去邻岸郎酒厂背曲药、窖泥和糟醅……即使刮风下雨,也未曾停歇。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师傅曾前德的领导下,吕相芬和工友们硬是靠着长期肩挑背驮、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烤出了上好的大曲白酒,创造的奇迹使所有人为之欢欣鼓舞。

习水县政府被他们的成绩所打动,1970年初拨款给酒厂配备了一台柴油发电机,使酒厂结束了油灯照明的历史,电动机械减轻了工人的苦累程度,持续提升了酒厂的酿酒数量和质量。吕相芬也始终坚信,酒厂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几年后,吕相芬从酿酒车间走出来,受命组建酒厂制曲班。这时的她已不再是进厂时的及笄姑娘,而是有着丰富酿酒经验和技艺的“老工人”了。她勇于探索,带领制曲班的姐妹们生产出了属于自己酒厂的曲药产品。

都说曲为酒之骨,曲定酒之型,酿酒必先制好曲。吕相芬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为了探索新的工艺,减轻姐妹们的劳动强度,在高温、高湿、闷热、曲蚊满身爬、痒得一抠一个大包的恶劣工作环境下,在姐妹们下班走后,她还独自留在曲房里,对照当天的工作笔记,总结研究曲药生产的制作工艺。

制曲生产不是每一次都完满,也不是被每一次的困难所吓倒。吕相芬在制曲班长的两年工作岗位上,认真求索,刻苦钻研,积极奔赴各地酒厂拜访取经,搜集资料,潜心研究,带领姐妹们不断地改进制曲工艺,创造出了规范的“六条制曲工艺”,而这套制曲工艺法习酒人今天仍在运用,足以见其经典。

这一工艺的发明和创造,迅速在业界流传开来,让吕相芬名声大震。在当时,不但提高了制曲生产,为白酒酿造提供了技术支持,还大大减轻了制曲的劳动强度,保持了曲质的稳定性,改进了制曲的卫生环境,使配料更精确,拌料更均匀。

吕相芬的才华慢慢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能量。

懂得了酿酒技术,掌握了制曲工艺,对于勤奋好学的吕相芬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为了提升自己,她怀揣梦想,到酒库跟着老酒师们学习勾调、尝品,向着更高的领域冲刺。

多岗历练的工作经历,让吕相芬懂得了有多大担当就能干多大事业的人生哲理。工作中,她始终以身作则,挺身而出,遇到困难不退避,遇到风险不逃避,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

九十年代初期,习酒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习酒、习水大曲依靠醇美甘甜的品质闻名全国,纷纷在各大白酒赛事中争金夺银,成为消费者心中最喜爱、最信赖的健康品牌。习酒的旋风在全国风靡开来,正如著名歌唱家蒋大为那宏浑、激昂的歌声中唱的:“二郎滩头一杯酒,招来天下好朋友。入口生异香,习水美名扬……”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以吕相芬为杰出代表的艰苦付出,她用奋斗的汗水浇筑着习酒的梦想。

其后,公司开发研制星级习酒,吕相芬作为技术骨干,又主动承担了这一重大的责任。

那会儿,为了沉静下来,心无旁骛认真开展研究,她将母爱割舍,把女儿和儿子托付给丈夫抚养,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强韧性,一心一意钻进酒厂工作。为了做好产品的研发,她将家搬到了实验室里,在那儿一睡就是三年。三年里,她做了几千次实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始终不曾气馁。她将自己的青春和精力都托付给了习酒,一年四季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车间和实验室里度过的,两个孩子几乎看不到她的身影。而每当孩子们看到别人的妈妈,想念她的时候,丈夫李光荣都会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李光荣了解妻子的工作,体悟妻子的艰辛。为了缓解孩子们的情绪,他想尽办法陪孩子们玩游戏,经常给他们做好吃的。面对有时孩子们想念妈妈的提问,他也总是安慰地说:“你们的妈妈非常了不起,她工作很辛苦,没有时间,就让爸爸代替妈妈来陪陪你们吧!”简单的几句话,道尽了他对妻子的体谅和支持。

后来,岳父岳母晚年病重,吕相芬没有时间陪伴,李光荣也是整日整夜地守候床边,端屎端尿,跑上跑下,任劳任怨。面对女婿的付出,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底,临终的时候更是感叹地说道:“我的晚年很幸福,光荣就像亲生儿子一样,让我感觉很温暖。”

李光荣默默甘当背后的绿叶,让吕相芬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工作。吕相芬把丈夫的奉献转化为夜以继日的攻关,使一个个难题被攻克,取得了习酒的硕果累累,迅速引起了业界的哄动。

当时,白酒圈里的人都在议论吕相芬,谈论她的成果,乃至有传言说道:“任何一家酒厂,只要能‘请’到吕相芬,就相当于请到了真‘财神’,凭她那神奇的点化术,想要挣钱真是太容易了。”有的酒厂甚至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抛出高于她在习酒10倍报酬的待遇,希望能够将她打动,但都被吕相芬毫不犹豫一一拒绝了。

旁人不解,乃至问她。她说:“我是习酒人,是习酒和习酒的土地哺育了我,习酒值得我一生守护。回想50年前的习酒厂真的很荒凉,而现在的习酒厂真正发展壮大了,这里有我所有的青葱和热血,我对习酒是真的有感情啊!”朴素的话语,诠释了她对习酒深沉的爱,甘守清贫的初衷。



对吕相芬而言,习酒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她梦想归巢的家园。她将自己的青春和所有精力都托付给了习酒,并伴随着习酒从一个小作坊成为今天的国家大二型企业一路成长。

2008年,吕相芬在习酒公司光荣退休,结束了她一生所热爱的习酒事业。其时,习酒正处于加入茅台以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刚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急需吕相芬的再度奉献,一切高难技术问题都离不开她的攻关钻研。面对公司领导的诚挚邀请,希望她再为习酒做5年技术顾问,吕相芬欣然地接受了安排,继续为了习酒的发展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在吕相芬的心中,她深爱着习酒,她的血液中流淌着习酒。她把自己的一生和习酒紧密相连,一片丹心,不弃不离。

几十年来,她历经风雨、饱尝艰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像“钉子”一样深入习酒,高薪诱不走,调她不动心;几十年来,她忠于职守、言传身教,培养了许多技术人才,为习酒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十年来,她秉承优秀传统、推陈出新,为习酒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几十年来,她用极度热忱、极度认真的态度勾调美酒,像制作艺术品一样酿造美酒,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她对习酒终生的爱,无悔的选择。


注释: 写于2022年8月,习酒创立70年之际。

编辑:行云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