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作者:罗曼   2024年03月28日 16:47  中国诗歌网    230    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328163412


近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希担任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栏目点评专家期间,别开生面把诗歌直播引入课堂教学,数百名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同诗人作者以及来自全国的网友切磋诗艺。两场直播活动累计3个小时,吸引超15000位诗友在线收看,点赞超50000次。

“每日好诗”《档案》的作者牧雁人,是来自江西的一名退休职工,“我写诗不咋地,在中国诗歌网贴了1000多首,今天终于被编辑老师看上了”,这是他第一次上直播,怕紧张,认认真真准备了发言稿,“《档案》就主题而言,更多是时间的累积,但如果侧重于此,就会拖沓与绵密。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写这棵大树的前世、今生和来生上。”“由树变成一个切面之后/充满了不确定性。成为/椅子、书柜、婚床和刀把子/都有可能。最绚烂/是变成柴火的那一部分/……一百年的轮回,时间会长出花白的胡子。”这首诗写树木的生命轮回吗?为什么用《档案》这一命名?陈希教授启发学生思索诗歌背后的隐喻,“作者以树木拟人,人生档案,仿佛树木的年轮,每一步都记载着不确定性,那些生命过往中的蝴蝶、樵夫、小兽,都是我们的经历,因弥足可贵而不离不弃。”


微信图片_20240328165333



中山大学材料学院的一名学生分享阅读这首诗的感受,“《档案》内蕴丰富,具有深刻的美学性和哲学性”,他将诗眼总结为不确定性,并从三方面详细解读了这首诗。有幸同中山学子分享自己的诗作,令诗人牧雁人倍感后生可畏、可期,“我这个没读过大学、走进暮年的老人,对你们的学习环境和可随意挥洒的时光心向往之。”陈希教授的“新诗研究” 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开课,“原定40人的课,报名了80人,没想到这门小众课程这么受欢迎,在中山通识课教学评估排名第一”,陈希激动地介绍。

写诗是牧雁人工作之余的爱好,他从2015年开始在网上写诗,和诗友成立了一个写诗小组“诗歌敢死队”。“诗歌创作是在语言的刀刃上跳舞,《档案》这首诗既有陌生化,还写出了生命的不息,和时间的绵长与永恒”,他这样阐述自己的诗观。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走进大学课堂还是首次!”中国诗歌网编辑部主任、本场直播主持人孤城谈到,“‘诗必有教’,诗歌的审美与创作皆有赖于教育,诗艺的探讨与切磋,正是诗歌教育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一次出新的直播尝试,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


微信图片_20240328163408


另一首每日好诗《棋子》,是一首极富张力的深度意象诗,“棋子的理想,是不再杀戮/是返回棋盒的军营,盖着棋盘的薄被入睡/但它移不动自己的命运/它的一举一动,都来自人的心机”,经陈希老师的解读和点评,读者由关注棋子和棋手的命运逐渐升华到对棋局和棋道的思考,引发在场同学争鸣,“这首诗让我思考作为棋子如何不受命运的摆布,同时又不像棋手般盲目追寻一局又一局的刺激”;还有同学认为,“这首诗不仅让我看到棋子的悲剧,也看到了棋手的悲剧,这种竞争拉远了人与人的距离,该如何应对这样的现实困境?”

这首诗来自知名诗人、小说家黄梵,他毕业于南理工飞行力学专业,后留校教授创意写作,他的文学作品和诗歌理念受众颇广,其中《意象的帝国》一书广为流传,填补了现代诗创意写作的空白。

“每日好诗直播间”从2022年5月开播,坚持每个工作日晚8点直播,诗人、专家和编辑共同赏读网友投稿、中国诗歌编辑评选出的原创诗歌,至今已成功直播了460多期,成为无数爱诗人每晚的必修课。

“每日好诗”直播间直播极大地拉近了诗歌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诗刊》社主编助理、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谈到,诗歌和大众之间的误解和隔阂有多种原因,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此前诗歌没有有效地融入现代传播格局。《人民文学》与“与辉同行”直播间的合作,就是传统文学阵地与互联网传播平台融合的经典成功案例,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诗歌融入现代传媒格局提供了经验。


微信图片_20240328165521


金石开表示,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起步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通过直播,我们团结了一大批热爱诗歌、有一定诗歌创作和鉴赏能力的读者、诗人和评论家,又通过直播将他们在直播间凝聚的共识影响了更多的诗歌爱好者,让我们的工作“被看见”,让诗人和诗歌“被看见”,有效地推进了诗歌“破圈”的进程。今天,我们把直播放在了中山大学陈希教授的诗歌课堂上,让诗人接受当代大学生的检阅,让大学生体验来自当今诗坛最鲜活的诗歌文本,让读者体会当下诗歌创作观念的碰撞和融合,取得了我们理想的效果,也是我们千方百计让诗歌融入现代传媒格局的努力,是我们“开诗坛生面”、“树诗歌正气”的一种尝试。此次直播广开视野,努力通过现代传媒和现代阅读方式,让诗歌更多地进入到热爱诗歌的人群当中,从而冲破观念缚和既定审美,在更大的视野、更广泛的人群当中发现作者、发现诗人、发现读者。

浙江诗人“南方嘉树”每晚坚持收看直播,他认为,“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从‘纸上谈兵’,到‘网上直播’,再到现在的‘直播进课堂’……一步一个新脚印,一年一个新举措,让我们广大诗人朋友和诗歌爱好者,获得了更多学习、欣赏、写作诗歌的知识,得到了更多诗歌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河南诗人“濂江之鲲”是直播间评论区的常客,在他看来,“诗歌直播进校园,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接受新诗教育的机会,也给广大网友、特别是新诗爱好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增强了我们对新诗创作的信心和动力,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诗歌网在推动中国诗歌创作、传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干劲。”

“与985高校的学生一起上了一堂诗歌课!”直播间读者纷纷留言抒发内心喜悦,今后中国诗歌网将走进更多的大学诗歌课堂,把“每日好诗”直播带到更多的生活现场,让诗歌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