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雷峰塔二十八韵

作者: 2024年03月11日11:33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久闻西湖十景名动天下,尤其雷峰夕照,可谓一绝。今再读鲁迅先生《论雷峰塔的倒掉》,感慨之余,留有此作。 雷峰塔,即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多称之为 “黄妃塔”。系吴越国王钱俶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在西湖之南夕照山上所建,用于安放佛陀圣物,并纪念黄妃产子一事。 在佛而言,塔本大德高僧之墓。新千年三月考古,掘现塔基底部井穴式地宫,下即藏有安放佛螺髻发舍利之纯银阿育王塔一座,另有鎏金龙莲底座释迦牟尼佛坐像一尊并其他物事。所砌塔身之砖,部分为腹内镂空之经砖,秘藏有雕刻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如今举世皆知雷峰塔久纳重宝,可谓万千佛子并信徒之圣地。 回顾历史,雷峰塔见证朝代更迭,几经焚毁,几经修缮,可谓命途多舛,历尽沧桑。 大势扶赵宋于陈桥立,吴越为十国之余,其主钱俶笃信佛教,获佛陀圣物而兴事,成不到一年乃亡国。此可谓成于战乱,命运由此太息。 北宋末,金兵发于外而方腊举于内,山河风雨飘摇,此塔亦损毁严重,权且南安之隙,初为修缮之功,“雷峰夕照”由此始。 明初,沿海倭患严重,至嘉靖犹烈,围攻杭州城而火烧雷峰塔,草木成灰,砖瓦通红。后抱残缺直至康乾南巡之际,依旧徒闻白蛇之说,无半分雨露之荫蔽,反陷经砖辟邪,为之招来人祸。 清末,亡国灭种之危,推及蝼蚁,冯玉祥赶溥仪出紫禁,雷峰塔不堪重负,塌于同年。鲁迅先生闻之,亦感慨不已,作《论雷峰塔的倒掉》。 世纪之交,浙江省决定于原址重建。掘地考古,得前文之重宝若干。今雷峰新塔,斗柱栏枋,皆钢骨铜衣,厚重而精美,纵为假古董,亦是真精品,雷峰夕照更胜往昔。
钱塘古迹已成尘,不见今人见古人。
草木新开夕照景,楼阁旧忆柳堤春。
终非绿蚁明初性,始是白蛇悟本真。
此刻无极夺梦幻,当时至境染缤纷。
千年回首不吴越,万载驰眸更楚秦。
谁敢欺天说假话,立将掘地见真神。
经砖散落城头雨,佛宝集结塔外身。
灵鹫洞中息坎坷,无忧树下起艰辛。
金棺贮发盛银椁,丹壑登舟入紫宸。
慷慨帝王埋毒汞,伤怀志士葬甘醇。
残存万法知三界,聊剩七珍洞六轮。
花鸟菩提空见性,鱼虫般若自明心。
凭君眼下山川覆,任我胸中海陆沉。
四海农夫挑宇宙,九州士子担乾坤。
蹉跎紫禁王公去,倥偬皇城寇盗临。
英法失时犹北猎,康乾得意却南巡。
以为宋末方兵燹,岂料明初又火焚。
壁挂昆仑难借水,椽迎霄汉易搏云。
风吹眼泪虽无韵,浪打泥沙却有魂。
颗粒平铺皆旖旎,涓滴投射满氤氲。
徐福访药失诚信,裕仁侵华建战勋。
倭寇刀枪旁月日,汉奸嘴脸内阳阴。
隔洋掷矢出门远,距海张弓入户深。
烈焰遮天怜木迹,凄风旷日叹砖痕。
坍塌砖瓦尝遐迩,兀立云烟若古今。
错付榆关桃叶渡,消磨梓里杏花村。
幼宁舍肉求胎母,老自含饴为弄孙。
岂料闲闻和鲁迅,愧因人事暗呻吟。
——2023年3月2日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