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失君道
秉承两大爱好不改——
厚敛以装饰宫庭
在高台上用弹弓弹击路人
以观其避弹凡取乐
更有甚者
一次厨师未将熊掌炖熟
便将其杀掉,装在筐里
令妇人从朝堂运出
正卿1赵盾与季士为之深忧
商定依次进谏
季士向前走了三次才到屋檐
灵公假装才看到信誓旦旦——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季士引《诗》鼓励与忠告——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灵公说一套做一套
赵盾跟进,多次进谏
灵公将赵盾视为心腹大患
派士力鉏麑暗杀赵盾
理由是不忠不义
赵盾敬业忠君行止
令鉏麑悲愤自尽2
灵公并不就此罢休
埋伏甲士,请赵盾饮酒
败露后又放出恶犬
赵盾鄙夷道——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赴盾只好离开晋国
尚未离开晋境时
其从父昆弟赵穿
将灵公击杀于桃园
听说晋灵公已死
赵盾回国都再次登上卿位
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对赵盾“不然”的申辩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
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这便是史官的逻辑
孔子的评判是——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3
这是怎样的胸怀
甲辰龙年正月初二
写于北京鉴道斋
注1:正卿,即晋行政负责人。
注2:鉏麑奉命黎明潜入赵府,看到的是三道大门全都洞开,赵盾衣冠楚楚坐等着上朝履职,身边没有一个警卫。鉏麑不禁喟然长叹——孤身一人的赵正卿啊,也不忘对君王恭敬,对职务如此兢兢业业
是能为民做主的正卿。此时此刻的鉏麑,陷入两难境地,不从君命便是不忠,刺杀好人便是不义。左右为难的他,最后满怀悲愤地撞死于一棵大树。撞出了历史的又一个第一:第一个“自杀的刺客”。
注3:“为法受恶”即愿为法维护恶名。
秉承两大爱好不改——
厚敛以装饰宫庭
在高台上用弹弓弹击路人
以观其避弹凡取乐
更有甚者
一次厨师未将熊掌炖熟
便将其杀掉,装在筐里
令妇人从朝堂运出
正卿1赵盾与季士为之深忧
商定依次进谏
季士向前走了三次才到屋檐
灵公假装才看到信誓旦旦——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季士引《诗》鼓励与忠告——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灵公说一套做一套
赵盾跟进,多次进谏
灵公将赵盾视为心腹大患
派士力鉏麑暗杀赵盾
理由是不忠不义
赵盾敬业忠君行止
令鉏麑悲愤自尽2
灵公并不就此罢休
埋伏甲士,请赵盾饮酒
败露后又放出恶犬
赵盾鄙夷道——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赴盾只好离开晋国
尚未离开晋境时
其从父昆弟赵穿
将灵公击杀于桃园
听说晋灵公已死
赵盾回国都再次登上卿位
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对赵盾“不然”的申辩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
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这便是史官的逻辑
孔子的评判是——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3
这是怎样的胸怀
甲辰龙年正月初二
写于北京鉴道斋
注1:正卿,即晋行政负责人。
注2:鉏麑奉命黎明潜入赵府,看到的是三道大门全都洞开,赵盾衣冠楚楚坐等着上朝履职,身边没有一个警卫。鉏麑不禁喟然长叹——孤身一人的赵正卿啊,也不忘对君王恭敬,对职务如此兢兢业业
是能为民做主的正卿。此时此刻的鉏麑,陷入两难境地,不从君命便是不忠,刺杀好人便是不义。左右为难的他,最后满怀悲愤地撞死于一棵大树。撞出了历史的又一个第一:第一个“自杀的刺客”。
注3:“为法受恶”即愿为法维护恶名。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