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网精选(《诗刊》2023年第22期)

作者:王琪 等   2023年11月08日 10:41  中国诗歌网    1776    收藏

编者按:

中国诗歌网精选栏目,精选“每日好诗”推荐的优秀作品,以专辑的形式在《诗刊》推出,内容包括诗作和点评节选。入选《诗刊》2023年第22期“中国诗歌网精选”的作者为:王琪、刘腊华、云上笛音、邵纯生、梁龙乔、欧阳红苇、王海峰、南木子、曹荣兰、明明如月、赵红宇、紫衣格格、宋明星。

微信截图_20220815103640

一再说起从前

王 琪


我一再说起从前

还有从前的那些水仙花

木版画、纸质贺年卡、信笺上的字

关于它们

我写过大致如下的句子

这样的午后宽阔而又寂寞

我睡去,然后醒来

一些时间无声地流过

这些细碎的事物因时间的急剧向前

像沙子一样沉淀下来

构成背景和抗体

不管我身在哪里

只要它们在那里

我就会主动规避暧昧的表述

隐忍,沉默,平静

在急驰的途中猛然收缰

我一再提到从前那些旧事

柜中褪色的蔷薇花瓣

是因为有个人

和我一起经历了它们

那个人俯身屈就了我

而时间堆积

我们把彼此过成了亲人


王琪,现居山东威海,从事招商运营工作


点评:这是一首关于怀旧的诗,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一再说起从前”时,并非将诗的重点放在关于时间如水般的流逝上,而是透过湍急的时间之河,看到沉积在水底的琐碎,因此整体虽有淡淡的追忆往昔之憾,却并不哀伤。(忒忒斯)


纳木错

刘腊华


身体里的辛苦和心里的累

结晶出盐粒,被一座湖收容

走出那根拉山口

你就能看到我们的前生

一块块骨头,时光的胎记

已打磨成一颗颗鹅卵石

静静地躺在湖底

无棱无角,无悲无喜

一座雪山复制另一座雪山的白

一缕阳光照耀另一缕阳光的暖

草甸、牦牛、天空、云朵

像极了我们遗失又找回的中年

突然的出现,比往事更适合近在咫尺

比收藏更适合填补瓷器的空白

微风吹过,有干净的盐水荡涤

刚好愈合了沙岸上

旅人留下的一串串伤口


刘腊华,现居安徽安庆,供职于安徽交运集团安庆汽运有限公司


点评:这首诗较好地呈现出诗的多种功能,尤其是诗疗功能与诗教功能,对普通人来说,游纳木错不再感叹“人到中年万事休”。这首诗立意特别,叙事视角奇特,情感结构巧妙,将实线(所见)与虚线(所思)有机结合,语言的精致与粗放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抒情性语言(第一节)转向叙述性语言(第二节),再到议论性语言(第三节)的转换,比较自然。(王珂)


一个人的夏天

云上笛音


七月,你一个人在阳光下

摘取风

汗,从手背流向指尖

握紧的铁铲

扬起向上的信念

沙子、水泥被淋湿之后

粘住了所有的油盐酱醋

被太阳撞黑的皮肤

闪着光,拧干汗巾

再一次注入新的汗水

熬过这个夏天就好了

你捧着一大桶水

像要饮进一条江河

在你的身体里

有几条小船在漂着


云上笛音,四川南充人,自由职业


点评:诗歌是对生活的言说,这首诗开始得缓慢而简单,第二节中,“汗”和“铁铲”的出现表明“一个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只是这种艰辛与不易没有落入俗套,“向上”和“信念”收束了可能出现的抒情和感叹。第三节将第二节未完成的表达具体化。最后一节,“熬”字体现出一种辛酸的希望,回应第二节“扬起向上的信念”,也让读者获得另一种时间的体验。(邦吉梅朵)


边 界

邵纯生


一个人过来,活在世间

与太多戏剧性纠缠不休

明白无误的真相就摆在那儿

却变得如此晦涩难解

即使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

也会产生质疑和自责

时间久了,原本自信的判断力

身不由己地出现了动摇

内心与外界相隔一道屏障

叫人越来越难以适应生存环境

我命令自己放平心绪

备足超出常规的耐性

从生活的中间地带

每天往外挪动小半步

不经意间,一天天挨近边界

像冬至后的夕阳,最终

消失在黑白交割的夹缝里


邵纯生,山东高密人,公务员


点评:这首诗书写了作者对现实人性和复杂人世的认知与理解,充满哲思与理性。个体的孤独心灵往往不易理解,重拾自信判断才能求取善恶真相,保持平常心和耐性才能突破现实生活中的戏剧性。作者对人际的隔膜和孤独深有反省,通过客观叙事议论的警醒,使语言显得更加敏锐精炼。(任毅)


清明帖

梁龙乔


清明会下雨吗,你说:会吧

文字潮湿,雨一直在那首诗里下着

清明的风很暖,不烧纸钱也暖

你看油菜花,更暖地开了

祭扫时要轻点,扫扫旧事

把心也扫扫吧,别扫出桃花那样的血来

此日阴阳无界限,敞开门洞,总想

从内心出来走走,走走,最好是谁也不见

清明,又想起你了,我们

互为未亡人,被春风埋了这么多年


梁龙乔,江苏徐州人,供职于邳州市卫健委员会


点评: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雨水、暖风、祭扫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作者对清明节的独特理解,对生命、记忆和情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诗中提到清明会下雨,文字潮湿,这种雨水不仅仅是天气的表象,更是对清明节的象征性解读。雨水滋润了文字,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大雄)


山 行

欧阳红苇


了解春天,必须以一条山路为捷径

必须与溪流的曲线相吻合

当我们驱车疾驰,群山逐渐向一边倾斜

一片松林里溅满鸟啼

落日和草木,开始描摹它们的余生

春风袭来,泡桐花尚未盛开

木姜子在风中摇曳,那是你伸手

从我心里揪出,一句句滚烫的话语

山谷深处,时光慢慢隐退

你的眼神在暮色里更加清澈

归来时,山中已无落日

我们紧紧相拥

仿佛重新走了一遍人间


欧阳红苇,现居江西赣州,某高校行政管理干部


点评:这首以写实为主的诗合拢于标题“山行”的伦理倾向,用“春天”这个时间性词汇加强了“山行”带来的真实感受。“山路”“溪流”“松林”这些自然之物与“山行”这个行为过程建立动态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又与“山行”搭建了整首诗的完整。(邦吉梅朵)


听一只杯子沉吟

王海峰


它娓娓吐出方言,有些许激动

酒香已抵达肺腑

村庄和旷野沉入杯底

月光如水,映出一张苍茫的脸

不知不觉,有人已醉卧异乡

只有夜色听它

在诉说着乡愁

此刻,孤独掏空了它的身体

风一动,影子就摇摇晃晃

此刻,仿佛只有把虚无斟满

才能慰藉它内心的不安


王海峰,河南平舆人,农民工


点评: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象,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进行了对比,意蕴丰富,读者沉浸其中,能够感受到诗歌带来的内心体验与情感抒发。诗歌充满画面感。(大雄)


有牵挂的风

南木子


它变成河流,因为满含泪水

满含群山起伏,星辰来来去去

在此岸和彼岸之间

独饮落花

悬挂于一棵老树

怀抱空无:不吹动

留在树上的枯叶都是它的漏洞

站在雨水之上,让雨声高于青草的拔节:

吹远一滴鸟鸣

吹远一些人的听力

安慰住大地无法平静的内心

一转身,就满身尘埃

在稻谷、落日,回忆这些金黄的事物前

慢慢低头,慢慢弯腰


南木子,重庆人,供职于重庆市巫山县文联


点评:这是一首哲理诗,作者凝视风、沉思风,已有的诗歌意象纷至沓来。古今中外,人的思想大同小异,无论多么深刻的哲理思辨,最后都可能回归到“常识”,所以思想型写作并不在于思想的深刻,而在于语言的睿智,甚至是诗句的巧与怪,尤其天马行空的语言想象,可以有助于诗人产生奇思妙想。(王珂)


你 是

曹荣兰


我们确认眼神。从彼此的脸上

解开时间的密码  

我们互相拍打对方一下。短暂的愣怔

疑问、惊诧,都消融在一声尖叫里

继而又举诸多例子

言笑无所忌,必须承认腼腆

这么多年,一想起盛开的桐花

像一张张稚气的脸,笑容就爬上面颊

校园里,桐花蜜洇稠午后的阳光            

我们仍是常拌嘴、任性,转身又和好的同桌


曹荣兰,江苏徐州人,农民


点评:不同于日常趣味的散文叙事,这首诗是跳跃着叙述,短短数行,几个细节,数个意象,就把同桌邂逅的诗意点化出来,充分发挥了诗歌以少胜多的经济而节制的艺术专长。作者匠心独运,诗中用“桐花”和“桐花蜜”暗喻和象征校园生活的情趣,灿烂、甜蜜、温暖、丰富而美好,颇得袁枚《随园诗话》所言之境:“诗含两层意,不求其佳而自佳”。(杨四平)


在无为大堤看长江

明明如月


江水也是繁忙的。

大货轮、小货轮在我们眼前

过长江。

第一次这样走过去,

零距离触摸。

在沙滩上,女儿画了一艘轮船,

这么小她就学会了纪念。

我坐高铁,南下或北上,

不止一次

看江水浩荡着远去。

这里是长江,苏子与客的问答

也在江面上泛出波涛。

我们拥有此刻的幸福,

不羡长江之无穷。

七星瓢虫刚到手臂,

就脱离母港般飞走了。

翅膀扇动,

风落了下来。

当车行驶在长江三桥,

回看我们站立的地方

风景无限。当时我在前面,

妻子在中间,女儿跟着,

像货轮三艘。


明明如月,安徽萧县人,从事外贸业务


点评:作者以缓慢的叙事节奏还原了一家三口在长江大堤上观物听风的情景,情感真挚,叙述节制。整首诗充满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眷恋,充满了对自身当下生活状况的满足与感恩,更充满了时空意识,让作品的境界加速度提升。(佘晔)


青玉案·夏意

赵红宇


葱茏夏意幽深路。鹊有语、寻声去。

细碎影痕香暗度。踏风游谷,揽云访户。

藤蔓浓荫处。

粗茶饮淡炊烟暮。斑驳延伸偶成句。

一念怦然贪又许。拈枚闲趣,了怀繁絮。

邂逅流星雨。


赵红宇,辽宁鞍山人,已退休


点评:词中夏意,上片以夏日草木繁盛之特点反复点染,情味凝聚;下片由向晚炊烟袅袅之引申渐次生发,意趣悠远。至于结构,因其凝聚,上片较紧凑;以其悠远,下片较松散。而二片均以夏景收尾,故能将全词统于题下,不显跳脱。此作之声调,因次韵贺方回《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略显滞涩,偶以声涩,致其意涩。又下片换头处,因有所转,首字宜用仄声,用之平声则声情不似。此作之情韵,有细腻柔婉之感,着眼立意处,确是女性词人本色。(马骁)


浣溪沙·无题

紫衣格格


病作相思已结痂,鬓边霜雪替芳华。

巫山沧海两无涯。

怕惹情多常拒酒,贪看月白故添茶。

案头笔下有梅花。


紫衣格格,本名邵红霞,吉林长春人,供职于《长白山诗词》


点评:此词选题,乃非常熟悉之别情离恨。选传统题材而有不同视角,且构思新巧艺术独特,乃此作成功之处。通篇主题:相思成疾,所谓“思情已成日课”也,直到青丝变白发,巫山沧海仍无尽头。主人公或为一段电影故事中女子、或为词人自己、或为艺术想象之理想女子,总之,动人!从侧面烘托别情之苦,虚实相生,情文并茂,吐弃陈词套语而形成妙构佳篇!(韩倚云)


巫山一段云·夏末夜雨晓晴寄

宋明星


雨过山青色,风来半日凉。阴晴一霎

掠心窗,明朝便清商。

若未初阳晞露,疑梦飞涛水瀑。摐摐

沉寂少年心,风雨了无痕。


宋明星,湖南宁乡人,供职于人力资源部门


点评:词题中的“夏末夜雨晓晴”,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天气现象。而“夏末”正处于炎热的“三伏天”。“夜雨”“晓晴”之际,暑热暂时退避,空气一时清爽,是难得的清凉瞬间。作者陈述此种天气现象,于其后添加一“寄”字,题作“夏末夜雨晓晴寄”。虽“寄”字可视为衍文,然试图“寄意”于词中之意图甚明。(莫真宝)



编辑:简直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