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个桂花飘香的九月
父亲下地去了
到曾祖墓地旁
这一去会很久很久
没了来时……
二
鹤游坪
这里有祖辈世世代代的耕耘
历史上曾经的分州治所
周绍涌在这里竖起反清复明大旗
刘文澧从这里揭杆反清
共和国老帅血战丰都的疗伤之地
三
1936年九月
父亲来到这里
有一个父辈7兄弟的大家庭
这片热土滋养着他们
倭寇践踏这片热土
祖父丢下稀饭碗
加入抗战的川军
从此杳无音讯
几位叔祖先后都加入
抗战行列
曾祖守着摇摇欲坠的家
成了大后方的后盾
祖母违愿
四叔祖扛上承家重担
抚养我父亲成人
四
美国佬在家门口燃起战火
魔掌即将伸向东北
父亲丢下锄头
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骨肉兄弟的土地上摸爬滚打
流汗流血
把美国佬逼上板门店
换来了家国的和平
五
山西临汾的热土
迎来父辈的凯旋
父亲握锄把的大手
摇动备战备荒与建设的机床
伴随1959年的饥荒
在那个重阳时节
就着红苕稀饭宴宾客
父亲与母亲在半间茅屋成家完婚
(注:父亲回国后部队驻山西临汾,后转业山西机床厂)
六
随着三年经济恢复
父亲加入企业精简行列
重拾热土上的锄头铧口
与母亲并肩让热土翻身
挑来几多黄土
筑起四面墙体
架上几根木梁
就着草棚安居
七
娇儿呱呱坠地
带来几多喜庆
肩扛五个子女
老来背托孙辈
累弯父辈脊梁
换来一身痛病
八
父母下地去
儿女盼父回
山梁上小妹呼唤劳作的父亲
归家把午饭将就
院坝前流着鼻涕的弟弟
等待劳作的妈妈擦脸洗整
咳咳吭吭的小弟
需要母亲刮痧
唧唧歪歪的哥哥
还在外面惹事生非
鸡飞狗跳的生活
就是儿女们的少年光阴
父亲耕田能带回泥鳅黄鳝
就着火烤让孩儿开荤
母亲种地挖几根山葛
带给解馋的小儿
难忘父亲插秧带回的刺莓
难忘母亲割草带回的山果
一家人围着灶台的生活
那是暖融融的日子
九
儿女渐渐长大
父亲多了许多忧思
谋学为娃的未来
谋生是毕生的技能
于是 择校选师
时刻关注娃娃的课业
时时纠正孩子的品行
孩子的居所更是父亲的焦虑
十
于是修房造屋
是父亲近二十年的艰辛
娶一房媳妇 需要几间居所
嫁俩闺女 需要把嫁资筹措
草屋扩建 茅屋翻瓦屋
披星戴月 艰苦劳作
节衣缩食 紧凑慢凑
三房媳妇进屋
一个大湾造就
用半生磋磨和一身的伤痛
换来儿女的安乐
迎来绕膝的孙孙
十一
儿女各自成家
父母重回二人的氛围
耕耘这片土地
还带着照料几个孙孙
起早贪黑务农事
掌灯还问孙儿书
儿子造屋搭帮手
劳力资粮帮衬
十二
不意已是暮年
父母少了土地上的劳作
进城有个住处
融入小城生活
照看孙子读书
把新的希望寄托
为儿女把负担减省
十三
那是一个山菊花盛开的九月
母亲走向那片山地
伴随长眠的曾祖母
融进那片山野
从此留下 孩子们的思念
还有父亲与孤寂
十四
父亲对子女处处理解
母亲走了
父亲随了子女
静下来读了些好书
和老友说古论今参话头
随幺儿听孙儿嬉闹
与长子畅说世事今古
在二儿院坝里招呼来往的乡邻
去姑爷家看外孙的成就
用几多草药当茶饮
与一身病痛斗勇斗智
如是九年整
苦乐父自知
十五
六月,南部通道贯通
去曾祖墓地方便了几许
又是九月 国庆前后
父亲两次去曾祖墓地
看晚辈把墓地的杂草杂树打理
在墓地旁放眼远望
饱览西山一带山川秀色
快到重阳节
为父亲庆生日
牡丹湖畔留影
一览山水风景
十六
不经意
牡丹湖一游,竟是父亲的永诀
九月十四
一个寻常的日子
晚饭时父亲捂着心口
踉跄两步,倒在妹夫家过道一侧
躺在四妹怀抱
父亲去了天国
十七
桂花飘香的时节
天上飘了两天的阴雨
再现雨过天晴
父亲又去下地
就在曾祖父一侧
随了抗战未归的祖父
天国里三辈人相聚……
那个桂花飘香的九月
父亲下地去了
到曾祖墓地旁
这一去会很久很久
没了来时……
二
鹤游坪
这里有祖辈世世代代的耕耘
历史上曾经的分州治所
周绍涌在这里竖起反清复明大旗
刘文澧从这里揭杆反清
共和国老帅血战丰都的疗伤之地
三
1936年九月
父亲来到这里
有一个父辈7兄弟的大家庭
这片热土滋养着他们
倭寇践踏这片热土
祖父丢下稀饭碗
加入抗战的川军
从此杳无音讯
几位叔祖先后都加入
抗战行列
曾祖守着摇摇欲坠的家
成了大后方的后盾
祖母违愿
四叔祖扛上承家重担
抚养我父亲成人
四
美国佬在家门口燃起战火
魔掌即将伸向东北
父亲丢下锄头
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骨肉兄弟的土地上摸爬滚打
流汗流血
把美国佬逼上板门店
换来了家国的和平
五
山西临汾的热土
迎来父辈的凯旋
父亲握锄把的大手
摇动备战备荒与建设的机床
伴随1959年的饥荒
在那个重阳时节
就着红苕稀饭宴宾客
父亲与母亲在半间茅屋成家完婚
(注:父亲回国后部队驻山西临汾,后转业山西机床厂)
六
随着三年经济恢复
父亲加入企业精简行列
重拾热土上的锄头铧口
与母亲并肩让热土翻身
挑来几多黄土
筑起四面墙体
架上几根木梁
就着草棚安居
七
娇儿呱呱坠地
带来几多喜庆
肩扛五个子女
老来背托孙辈
累弯父辈脊梁
换来一身痛病
八
父母下地去
儿女盼父回
山梁上小妹呼唤劳作的父亲
归家把午饭将就
院坝前流着鼻涕的弟弟
等待劳作的妈妈擦脸洗整
咳咳吭吭的小弟
需要母亲刮痧
唧唧歪歪的哥哥
还在外面惹事生非
鸡飞狗跳的生活
就是儿女们的少年光阴
父亲耕田能带回泥鳅黄鳝
就着火烤让孩儿开荤
母亲种地挖几根山葛
带给解馋的小儿
难忘父亲插秧带回的刺莓
难忘母亲割草带回的山果
一家人围着灶台的生活
那是暖融融的日子
九
儿女渐渐长大
父亲多了许多忧思
谋学为娃的未来
谋生是毕生的技能
于是 择校选师
时刻关注娃娃的课业
时时纠正孩子的品行
孩子的居所更是父亲的焦虑
十
于是修房造屋
是父亲近二十年的艰辛
娶一房媳妇 需要几间居所
嫁俩闺女 需要把嫁资筹措
草屋扩建 茅屋翻瓦屋
披星戴月 艰苦劳作
节衣缩食 紧凑慢凑
三房媳妇进屋
一个大湾造就
用半生磋磨和一身的伤痛
换来儿女的安乐
迎来绕膝的孙孙
十一
儿女各自成家
父母重回二人的氛围
耕耘这片土地
还带着照料几个孙孙
起早贪黑务农事
掌灯还问孙儿书
儿子造屋搭帮手
劳力资粮帮衬
十二
不意已是暮年
父母少了土地上的劳作
进城有个住处
融入小城生活
照看孙子读书
把新的希望寄托
为儿女把负担减省
十三
那是一个山菊花盛开的九月
母亲走向那片山地
伴随长眠的曾祖母
融进那片山野
从此留下 孩子们的思念
还有父亲与孤寂
十四
父亲对子女处处理解
母亲走了
父亲随了子女
静下来读了些好书
和老友说古论今参话头
随幺儿听孙儿嬉闹
与长子畅说世事今古
在二儿院坝里招呼来往的乡邻
去姑爷家看外孙的成就
用几多草药当茶饮
与一身病痛斗勇斗智
如是九年整
苦乐父自知
十五
六月,南部通道贯通
去曾祖墓地方便了几许
又是九月 国庆前后
父亲两次去曾祖墓地
看晚辈把墓地的杂草杂树打理
在墓地旁放眼远望
饱览西山一带山川秀色
快到重阳节
为父亲庆生日
牡丹湖畔留影
一览山水风景
十六
不经意
牡丹湖一游,竟是父亲的永诀
九月十四
一个寻常的日子
晚饭时父亲捂着心口
踉跄两步,倒在妹夫家过道一侧
躺在四妹怀抱
父亲去了天国
十七
桂花飘香的时节
天上飘了两天的阴雨
再现雨过天晴
父亲又去下地
就在曾祖父一侧
随了抗战未归的祖父
天国里三辈人相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