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风大如吼,雪花似斗,风刮石头走,这是对塞外自然环境的描述。
虽有些夸张,但也几近真实,春起黄沙飞卷,常常一连几日,昼夜不停,风力不减,天上黄沙蔽日,地上流沙滚滚,白日室内挑灯,行路远不见三尺,驾车要照明才能前行,当地称之为黄毛风。
冬季来早,九月草木即衰,冬月风夾大雪,一夜雪深盈尺,晨起风来,风逐雪飘,其形如银蛇翻滚起舞,在当地称之为白毛风。
一九八O年组建新师开赴边城林西驻防,一去十年,边关冷月,塞外夕阳,山重水复,远离故土亲人,深深感受了古来戍边将士“醉卧沙场君莫笑"……“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心境。
今日虽已离开边关,日子安宁,但那段日子始终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去。
写此小文,仅与当年曾经同壕并肩的战友同忆共勉。
移师塞外赴边城 ,铁马兵车正秋风。
边关对峙军戎紧,干戈相向陈重兵。
战马嘶鸣惊宿鸟,古道扬鞭昼夜行。
黄沙飞卷满征衣,路漫沟深远山横。
村落荒疏无驿站,风餐露营旷野中。
三日奔行五百里,饮马林西月升东。
边陲小城扎军帐,林西劈山筑新营。
从此遥望家山远,归途弯弯一程程。
寂寥边关守长夜,寒床枕戈听掠风。
难眠侧看天边月,今宵乡关可否明。
母病家书催归紧 ,一样愁绪两处生。
非是征人不儿女,身披甲胄难启程。
妻儿终年少团聚,稚小相见呼不应。
相见时难别更难,月台掩泪相送行。
儿啼妻泣夫难舍,长列呜鸣徐徐行。
望断天际目送远,不再孩儿嘻戏声。
塞外荒凉少晴日,春风五月不边城。
岭南早是蝶飞舞,坝上不闻候鸟声。
巴林河岸堤上柳,绿意才由枝头生。
寒风一夜忽复来,小叶含苞冻萌中。
寒冬朔气连端午,裘衣还着挡冽风。
黄沙呼啸连五日,室内昏昏昼挑灯。
窗外不见三尺远,沙暴飞旋目难睁。
通宵西风贯长夜,晨起衣被灰蒙蒙。
塞上历年秋风早,九月草木即凋零。
一夜北风忽来紧,风卷鹅毛雪不停。
龙头关隘一线窄,自古兵家浴血争。
砾石黄沙随风滚,鹰旋长空共沙鸣。
兵戎征战无寒暑,予设沙场苦练兵。
汗透征衣结霜雪,厉兵秣马为打赢。
戎装仗剑守天险,为使家园得安宁。
岁月流转十寒暑,年华草木共枯荣。
今虽解甲归故里,常登高处眺边城。
秋深总向鸿雁问,边关风雪可否停。
几欲边关寻旧迹,琐事身边终未成。
战友传报不再是,空有军帐孤伶伶。
边关对峙军戎紧,干戈相向陈重兵。
战马嘶鸣惊宿鸟,古道扬鞭昼夜行。
黄沙飞卷满征衣,路漫沟深远山横。
村落荒疏无驿站,风餐露营旷野中。
三日奔行五百里,饮马林西月升东。
边陲小城扎军帐,林西劈山筑新营。
从此遥望家山远,归途弯弯一程程。
寂寥边关守长夜,寒床枕戈听掠风。
难眠侧看天边月,今宵乡关可否明。
母病家书催归紧 ,一样愁绪两处生。
非是征人不儿女,身披甲胄难启程。
妻儿终年少团聚,稚小相见呼不应。
相见时难别更难,月台掩泪相送行。
儿啼妻泣夫难舍,长列呜鸣徐徐行。
望断天际目送远,不再孩儿嘻戏声。
塞外荒凉少晴日,春风五月不边城。
岭南早是蝶飞舞,坝上不闻候鸟声。
巴林河岸堤上柳,绿意才由枝头生。
寒风一夜忽复来,小叶含苞冻萌中。
寒冬朔气连端午,裘衣还着挡冽风。
黄沙呼啸连五日,室内昏昏昼挑灯。
窗外不见三尺远,沙暴飞旋目难睁。
通宵西风贯长夜,晨起衣被灰蒙蒙。
塞上历年秋风早,九月草木即凋零。
一夜北风忽来紧,风卷鹅毛雪不停。
龙头关隘一线窄,自古兵家浴血争。
砾石黄沙随风滚,鹰旋长空共沙鸣。
兵戎征战无寒暑,予设沙场苦练兵。
汗透征衣结霜雪,厉兵秣马为打赢。
戎装仗剑守天险,为使家园得安宁。
岁月流转十寒暑,年华草木共枯荣。
今虽解甲归故里,常登高处眺边城。
秋深总向鸿雁问,边关风雪可否停。
几欲边关寻旧迹,琐事身边终未成。
战友传报不再是,空有军帐孤伶伶。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