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巩县自古以古东周誉称,其缘何以此是名,除专家学者,能详述其细者寡。依有关史籍获悉:历史上所谓的西周、东周之名其含义曾历三次沿革。周朝自武王灭商定鼎镐京(今陕西西安),至第十三代周天子幽王数举烽火戏诸失信,被犬戎杀于骊山下,都城沦陷,再到太子宜臼被申、许、鲁等诸侯在申(河南南阳北)拥立为平王这一阶段,历史上称之为西周。为避祸犬戎,平王将都城东迁至雒邑(亦名郏鄏),自此历史上始有“东周”、“西周”之别。即周之定鼎处镐京为“西周”,新都雒邑为“东周”。子朝之乱后,敬王因畏惧其余党势力,无奈之下又将都城迁往雒邑东北不远处的狄泉,史籍上称其谓“成周”。而“成周”相对于其西边的雒邑“王城”,则又被称之为另一层意义上的“东周”,而“王城”则被称为另一层意义上的“西周”。这与此前的东、西周概念所指本质上有别。 迨考王时,因惧怕“弑兄”之剧重演,于是,就将弟揭封于王城,以续周公之官职,是为河南桓公。自此以后,东有“王”,西有“公”,而东、西之名未立。 显王二年,韩、赵分周地为二,二周公治之,王则属于寄焉而已。周自分东、西自此始也。 自慎靓王以上,皆在成周,赧王立,复徙于王城。 盖东西周之名,前后凡三变,初言东、西周者,以“镐京”对“雒邑”而言。中间言东、西周者,以“王城”对“成周”而言。(《春秋》昭二十三年:王子朝在王城,时谓之西王,敬王居狄泉,在王城之东,时谓之东王。) 最后言东、西
周者,则以“河南”对“巩”而言也。《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
帝辛称纣王,商朝末代君。
荒淫行无道,自焚朝歌中。
姬发尊武王,周朝开国君。
定鼎择镐京,成王筑都城。
幽王临朝荒,腐败且贪成。
政事懒不问,谀谄多奸佞。
废嫡立伯服,申后遭黜命。
烽火戏诸侯,褒姒悦以宠。
失信招祸端,杀身累朝廷。
都城毁兵燹,百姓陷飘零。
诸侯拥新主,宜臼称平王。
勉强撑残局,避患忧心忡。
即位吉二岁,都城向东迁。
郏鄏代镐京,东西周初称。
镐京祥发源,宗周亦西周。
雒邑新都邑,东周亦王城。
国祚又十二,姬贵称景王。
心疾崩荣锜,子朝庶乱乘。
纷争载十余,敬王畏余党。
狄泉作都邑,成周史有名。
姬匄下五任,考王封其弟。
揭为周桓公,复归昔王城。
王公各为政,东西周未名。
桓公生威公,威公生惠公。
惠公班少子,又别封域巩。
受命以奉王,东周谓惠公。
班兄仍公爵,西周谓武公。
由此述往后,东西各有公。
采食虽异所,合一尚为周。
显王时二年,韩赵分周营。
二周公治之,王则属寄焉。
周之分东西,史籍据有凭。
慎靓往上朔,王栖皆成周。
迨至赧王立,复徙于王城。
东西周三变,每变指所异。
初言周东西,雒邑对镐京。
中间言西东,王城对成周。
最后曰西东,河南对以巩。
姬延临末位,秦国霸正兴。
赧崩民东亡,秦取周九鼎。
遗民谋伐秦,七年功不成。
吕氏收七邑,东周遗名巩。
注释:
帝辛:(?-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世称“纣”(一说为“受”之音转)、“商纣王”等。朝歌:商朝國都,3000多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今淇县,隶属于鹤壁市。周武王姬发:姬昌次子,西周开国君王。定鼎:相传夏禹铸九鼎以为传受帝位的宝器,而王都所在便是鼎的所在,因此后人称定都、建都为“定鼎”。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与丰京并称为“丰镐两京”,是西周时代的首都,京城,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称京的都城,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称宗周(前1046年―前771年)。周成王(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姬诵,周武王姬发之子,母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在位21年。武王即位近3年就病死了,因此镐京都城主要由成王负责完成。周幽王(? -前771年):姬姓,名宫涅 ,《 史记 》作宫湦。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也是西周的亡国之君。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幽。周幽王贪婪腐败,不问政事,任用为人奸佞乖巧的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政事,引起百姓强烈不满。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亲申侯大为愤怒。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幽王死后,诸侯与申侯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迁都雒邑,史称东周。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得褒姒(bāo sì)一笑而多次点燃烽火而戏弄诸侯,当犬戎真的入侵时,诸侯也不来相救,镐京攻破后,幽王也被杀死。宜臼:周平王(?―公元前718年),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继位第二年,为避患犬戎之祸,就将都城迁于雒邑。郏鄏:中国古邑名,周之旧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国祚:本义是指王朝维持的时间,也可指国运或皇位。在这指的是周天子传位至几代。周景王姬贵(前545年—前520年在位):东周第十二任君主周灵王之子。
在位时,财政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在邙山围猎,因心疾病死于荣锜涧。王子朝:周景王姬贵的庶长子。周景王的太子聪明但早逝。周景王二十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因宠爱王子朝,想立为太子。同年四月十八日,周景王还未立王子朝为太子,便在荣锜氏那里去世。为争王位,周王室内部发生了长达十余年的子朝叛乱。周敬王:姬匄,东周君主,周景王的儿子,周悼王弟。周景王死后,周悼王继位。王子朝攻击并杀害周悼王,晋国攻打王子朝而拥立周敬王继位。狄泉:周敬王时,因王子朝在王城势力很大,敬王就将都城迁到王城东20公里的狄泉成周城。这里又作翟泉。春秋周王城池。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中。春秋时诸侯会盟处。《左传》定公元年(前509年):“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即此。周考王:姬嵬(?—前426年),周朝第三十一代君主,周贞定王之子,周哀王与周思王之弟。公元前441年,姬嵬杀害其兄周思王自立,在位15年。公元前441年,周贞定王崩,其有四子,长子姬去疾继位,即周哀王。三个月后,二子姬叔弑兄篡位,即周思王。五个月后,三子姬嵬又弑兄篡位,即周考王。姬嵬弑兄篡位之后,忧前事重现,遂在即位后划王畿河南之地,封其弟揭于王城,疆域为瀍水以西、洛河以南,是为西周桓公。周桓公死,传位于子威公。公元前367年,威公卒,公子朝继立,即西周惠公,公子根遂叛。赵成侯与韩懿侯乘乱侵周,分周为二,逼周显王封公子根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即东周惠公。周王畿于是分裂为西周国和东周国两个小国。慎靓王(?-前315年):姬定,一名顺,东周君主,在位6年,周显王之子。当时战国七雄为壮大自己各寻盟友,联合抗秦。大国外交“连横和合纵”形势出现。周赧王(?-前256年):本名姬延,周慎靓王之子,东周第25位君主,也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15-前256年在位,是周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期,周朝的统治仅限于王畿(今洛阳附近)。秦国势力迅速膨胀,并以西戎霸主自居。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因此对于周朝的灭亡,周赧王已无能为力。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崩,宣告东周覆灭,周民东亡,秦取九鼎。后七年,秦庄襄王灭东周国。遗民谋伐秦: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军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西周国惧怕之下背叛秦国,与东方各诸侯相联合,率领天下的精锐部队出伊阙塞去攻打秦国,使得秦国与阳城之间无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将军摎攻打西周。西周君跑到秦国,叩头认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万人口都献给秦昭襄王。秦国将西周君绑在柱子上游街示众,贬为平民。便放其回到西周。吕氏(吕不韦)收七邑:公元前256年,秦将军摎灭西周,周赧王和西周公献洛阳。公元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取巩等七邑。
注释:
2023·3·28·烟台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